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年大事记馆

十年大事记馆

2012.12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

10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桥下广场与河道
11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12
建筑学报

十年大事记馆
建设单位:四川安仁建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非常建筑
合作设计:深圳市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建筑师:张永和、刘鲁滨、吴瑕、郭庆民、梁小宁、冯博

建设地点: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设计时间:2009-2010年
竣工时间:2012年

用地面积:2403.2m2㎡
总建筑面积:2114 m
2

摄影:曹扬

总平面

河道
广场
2012.12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

12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桥馆的正式名称为十年大事记馆,
是用于展示樊建川先生所藏文化大革命
时期文物的陈列馆。馆址位于四川安仁
建川博物馆聚落中,因基地横跨河流,
该建筑同时是一座步行桥,从而得名:
桥馆。
桥馆的设计建立在3个观察和思考上: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受苏联的影响,1950
-
1970年代社

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居中国建筑的主流
地位,构成中国建筑设计传统中不可或
缺的一章。剥去意识形态的符号,这种
风格的形式语言实质是古典主义,以均
衡、完整、简洁等为其主要特征。既然
桥馆是人们反思20世纪中期一个时代
历史的场所,我们认为设计以该时代的
建筑语汇为线索对建立起时间的连续性

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本项目也成为一
项回溯西方古典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以及尝试在当代设计中传承古典精神的
探索。在此考量下形成的博物馆形态是
一个简洁的带有深远出檐的单一体量。
粗犷之美或粗野古典主义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
古典主义的原则。比如,博物馆盒子没
有典型古典主义建筑所具备的基座,而
是支撑在倾斜的柱子上。更为明显的是,
混凝土表面的粗糙肌理颠覆了古典主义
的优雅感。整个混凝土结构由技术不甚
熟练的当地施工人员建成,结果成为了
对粗砺质感的礼赞。受画家卢西安·弗
洛伊德作品中以“粗野”现实主义挑战
当代人性的启发,我们希望桥馆“粗野
古典主义”建筑与生俱来的富有历史沧

桑感的外观能引导参观者们追问历史的
真义。对于混凝土材料本身,我们认识
到以日本建筑为代表的高精细度手法并
非表现混凝土质感的唯一途径,采用别
的形式也可能传达混凝土的美。我们提
出:向巴西建筑学习。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筑
我们将步行桥看作街道的延续,试
图弱化基础设施、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界
限。博物馆盒子的悬挑出檐覆盖了步行
桥,创造了供参观者和过路者止步的室
外建筑空间,同时也用作博物馆的入口。
博物馆室内通过4个横跨屋顶的天
窗采光。展览陈列由樊建川先生设计。
桥下开放空间将用作展览、茶座和演出
场地,屋顶平台将来可作雕塑展示。
(文:非常建筑)

轴测

建筑东南视角
13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12
建筑学报

屋顶平面
桥下平面
展馆平面

东侧正立面
2012.12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

14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西侧桥头阶梯
桥面楼梯
15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12
建筑学报

主楼梯
2012.12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

16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桥下广场斜柱
剖面2
剖面1立面1
17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12
建筑学报

立面2

上:室内自然采光
下:室内光与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