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数值模拟的电炉氧枪结构及参数优化

基于数值模拟的电炉氧枪结构及参数优化

TotalNo.171冶金设备总第171期October2008METALLURGICALEQUIPMENT2008年lO月第5期基于数值模拟的电炉氧枪结构及参数优化尹振江①朱荣王慧霞卢帝维李国丰刘纲董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探索基于数值模拟对电炉氧枪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

在氧枪常用工作压力等条件下,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氧枪射流特征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氧枪结构及参数下的射流特性。

经比较,主氧压力0.79MPa情况下当弧形燃烧室长度为80mm,环氧流量为450m3/h时,氧枪超音速核心段长度最长,氧枪聚合度最好,射流特性最优。

并进行了冷热态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信性。

关键词电炉氧枪数值模拟优化中图分类号TF341.1文献标识码AOptimizationofEAFLanceStructureandParametersBasedonNumericalSimulationYinZhenjiangZhuRongWangHuixiaLuDiweiLiGuofengLiuGangDongKai(MetallurgicalandEcologicalEngineeringSchool,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ABSTRACT1懿sreseal℃hisabouttheoptimizationofEAFlancestructureandparametersbasedonnumeri-calsimulation.Inthelancenormalpressurecondition.thejetcharacter“differentlancestructureandparametersisealculatedthrou曲numericalsimulationsoftware.Thenumerical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bestjetcharacterappearswhenthemainpressureis0.79MPa.thefireboxlengthis80mmandcircularoxygenflowrateis450m3/h.Inthiscondition,thecojet(nucleusdistanceinsupersonicspeedoflance)reache8thema】【imuInlengthandbestCO'-herent.Thenormaltemperatureexperimentisalsotakenandtheresultsmatchthenumericalsimulation.TIIisprovedthereliabilityofnumericalsimulationresult.KEYWORDSEAFlanceNumericalsimulationOptimization当前国内电弧炉所用氧枪的射流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氧枪结构参数的改变,多由人工经验及简单计算确定,造成氧枪参数设计不合理,氧气利用率低,节电效果较差¨。

2J。

借助于基本的理论分析,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可以替代大量的物理模型实验。

本研究在氧枪常用工作压力等条件下,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氧枪射流特征进行模拟,尝试基于数值模拟对氧枪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冷热态实验验证。

l数值模拟p“1选取弧形燃烧室长度分别为80ram、120mm和160mm的三组氧枪,在环氧流量分别为200、250、300、350、400、450、500m3/h并在主氧0.79MPa条件下进行模拟(共计21组数据);对环氧450m3/h,,燃烧室80ram情况下直筒燃烧室进行了模拟并与同等条件下的弧形燃烧室对比。

模拟结果如图1所示,主氧0.79MPa不同弧形燃烧室长度下,不同环氧流量超音速核心段长①作者简介:尹振江,男,1985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研究方向电炉炼钢高效化及节能工艺研究・--——46・--——万方数据尹振江等:基于数值模拟的电炉氧枪结构及参数优化2008年10月第5期度变化。

由图可知主氧0.79MPa情况下弧形燃烧室长度80mm,环氧450m3/h,超音速核心段长度最长。

环氧流量/(m3/a)图1超音速核心段长度随环氧流量变化图图2表示在主氧0.79MPa,环氧450m3/h,燃烧室长度分别为80、120、160mm条件下射流模拟图。

由图可知80mm弧形燃烧室具有更高的聚合度。

图2弧形燃烧室不同条件下的对比图图3为80ram直筒和弧形燃烧室在主氧0.79MPa,环氧450m3/h条件下的对比图。

比较得知,弧形燃烧室氧枪射流长度更长,聚合性更高,射流特性更优。

图3直筒和弧形燃烧室同等条件下的对比图较大的射流长度和较高的聚合度使得能够具有更大的冲击强度,能够增加射流对熔池的搅拌作用,提高钢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性。

另外,由于氧气能够喷入到熔池更深的地方,增大了与熔池中钢液的接触时间,所以可以有效地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减少炼钢的氧气消耗,降低冶炼成本。

2冷态实验2.1实验装置及方案冷态实验测定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射流速度轴向及径向的衰减状况。

带弧形燃烧室氧枪和带直筒燃烧室氧枪的射流两种情况下,比较集束射流的衰减程度的差别。

实验示意如图4所示。

图4冷态实验速度测试根据氧枪数值模拟设定环氧流量条件和中心氧气压力条件,分别测试了所选喷头的距氧枪端部不同距离处中心的流速和相同距离处距中心0.1m和0.2m处的速度。

测试系统由测速仪来完成。

测速仪是利用其内置的U型压力计测得两点的压力差,从而计算出所测点的速度值,并直接从表读出。

1)需要测试的各种燃烧室依次序放在实验台上,依次安装好进行测量。

2)通过计算机输人参数,测量实验用毕托管,测量时沿着氧枪的轴向移动。

当轴向位移量分别为D、2D、3D、4D……时,测定轴向中心速度的衰减规律。

(其中D是一个固定的位移量,本实验选取0.2m)。

研究径向中心速度的衰减规律时,在固定的轴向位移,使毕托管作上下移动,当径向位移量分别为£、2£、3L、4L……时,测定径向中心速度的衰减规律。

(其中£是一个固定的位移量,本实验选取0.2m)。

2.2实验结果及分析主氧压力为0.79MPa,弧形燃烧室长度为80mm,环氧流量为200,250,300,350,400,450,500m3/h条件下分别进行冷态实验。

图5所示在射流轴向上不同环氧流量下的中心气体流速分布情况。

由图可知:在射流中心,弧形燃烧室长度为80mm,主氧压力为0.79MPa情况下环氧流量450m3/h射流比其他具有更高的气体流速。

在距氧枪头出口1.4m处,仍一47一馋砸弭乃缱酷研讲nQ讲讲nQnmQ万方数据总第171期冶金设备2008年10月第5期保持较高的气体流速。

薹錾距喷枪端部距离,(呻图5中心气体流速分布图图6所示为弧形燃烧室及直筒燃烧室在燃烧室长度为80ram,主氧压力为0.79MPa环氧流量450m3/h情况下在射流径向上气体流速分布情况。

由图可知:距氧枪出口距离相同时,弧形燃烧室射流流股的速度变化率比直筒燃烧室射流流股内的速度变化率大。

这说明弧形燃烧室在距喷头端部1.Om和1.2m处集束射流具有更高的聚合度,同等条件下该弧形燃烧室氧枪比直筒燃烧室氧枪射流特性更优。

l誊螽l甓蛙r1-'=-1j1吾1联蛙r-0.2一U.10.00.10.2—0.2—0.10.0O.10.Z径向距射流中心的距离“m)径向距射流中心的距离,(m)图6射流径向分布(a)工=1.Om;(b)工=1.2m3热态模拟实验3.1实验装置及方案在冷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热态模拟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氧枪的火焰特征,进一步验证射流数值模拟的结果。

实验示意图如图7所示。

图7热态模拟实验示意图l一流量计;2一压力表;3一氧枪;4—热电偶;5—燃烧炉用煤气代替环氧,中心射流用氧气,喷吹时火焰长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枪的射流长度,火焰的聚合性也可以反映真实氧气射流的.—-——48---——聚合性。

主要实验仪器:氧枪及附属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氧气罐、空气压缩机、输水管、燃烧炉、热电偶等。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分别对氧气和煤气的流量进行设定以及实时监控,根据不同要求来调节二者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满足实验的要求。

仪表柜内的显示仪表可实时显示空气、氧气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管道压力,燃烧炉内温度的变化,计算机也同步显示各个参数的变化。

3.2实验结果及分析・在主氧压力0.79MPa下,进行了弧形、直筒燃烧室长度80mm不同环氧流量情况下的实验。

图8、9所示为工作压力0.79MPa,环氧流量450m3/h,燃烧室长度80mm弧形和直筒燃烧室情况下火焰图。

图8弧形燃烧室火焰图图9直筒燃烧室火焰图实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出的最优化氧枪弧形燃烧室长度为80mm,环氧流量为450m3/h时的射流长度和聚合性都比其他结构及参数下的射流特性更佳。

4结论1)通过改变电炉氧枪结构及参数,在主氧0.79MPa条件下分别模拟了氧枪不同环氧流量不同结构及长度燃烧室情况下的射流特性。

经比较,发现80mm弧形燃烧室450m3/h环氧流量氧枪具有相对更优的射流特性。

2)通过冷热态模拟实验,所得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80mm弧形燃烧室450m3/h环氧流量氧枪具有相对更优的射流特性,验(转24页)万方数据总第171期冶金设备2008年10月第5期的辊身磨损凸度变化规律。

可以看出,轧制压力对辊身磨损凸度的影响较大。

轧制压力越大,辊身磨损凸度越大,变化也越明显。

平整钢卷致/卷图7不同轧制压力下辊身磨损凸度变化5.4窜辊方式图8为三种不同的窜辊方式下对应的辊身磨损凸度变化情况。

对比发现,三条曲线虽然变化趋势相似,但由于窜辊步长和节奏不同,曲线拐点和斜率差别较大,辊身磨损凸度表现出较大差异。

由此推断,可以通过寻找合理的窜辊方式达到减小辊身磨损凸度的目的。

呈蟊日鬟嘛群平整钢卷致,卷图8不同窜辊方式下辊身磨损凸度变化综合以上分析,工作辊不均匀磨损程度与平整量、带钢规格、材质、轧制力、窜辊方式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生产中,平整计划中的带钢规格材质是确定的,为了保证目标延伸率,平整轧制力也相对稳定。

因此,窜辊方式是影响辊身磨损凸度的诸多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不同的窜辊方式下辊身磨损凸度变化不同,相应的轧辊不均匀磨损程度也不同。

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窜辊方式减小工作辊不均匀磨损。

6结论1)根据热轧平整机现场数据,分析了平整机工作辊磨损的特点,指出热轧带钢平整机的“W形”不均匀磨损会严重影响平整机板形调控性能。

2)建立了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