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实务》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 )。
A、档案工作者B、档案信息利用者C、档案资料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 )正式实施,馆成为政府信息的查阅场所,依法为社会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服务。
A、2007年4月1日B、2007年10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8年5月1日3、档案馆(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是:( )。
A、档案外借B、档案阅览C、档案咨询D、档案复制4、告诉利用者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档案的咨询活动,属于( )。
A、指导性咨询B、文献专题咨询C、专项事实咨询D、数据咨询5、《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 )向社会开放。
A、10年B、20年C、25年D、30年6、《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重大活动档案,进馆满( ),应当向社会开放。
A、30年B、10年C、1年D、6个月7、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是( )。
A、选题B、选材C、加工D、辅文编写8、现行文件汇编,选材时应特别注意文件的( )。
A、政策性B、机密性C、时效性D、指导性9、要求做到“从宽防漏”原则的是选材的( )。
A、初选B、复选C、定选D、贯彻始终10、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忠于原文,注意维护档案内容的历史真实性,保存档案文献的原文原意,切不可妄行增删改易,这是( )的要求。
A、求真原则B、存真原则C、慎改原则D、规范原则11、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编研工作的最基本形式是( )A、档案文献汇编B、编写评价或介绍档案材料的工具书C、档案参考材料D、编史修志12、档案文献汇编一般由汇编题名、编辑说明、目录和正文等构成,而正文以( )为主,按一定体例进行编排。
A、全录式转录 B节录式转录 C、综合提炼 D、问答式摘录13、《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属于( )。
A、机关大事记B、国家或地区大事记C、专题大事记D、个人大事记14、会议简介的主体部分是( )。
A、会议名称及届次B、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C、会议主要议程及内容D、会议参加人员15、讲解词是对展品的讲叙和介绍,编写时要求( )。
A、口语化B、书面语C、专业名词D、生僻字16、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具备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场所和设施,按照《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范》的要求,展厅面积一般不低于( )。
A、100m2B、200 m2C、500 m2D、1000 m217、坚持( )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A、服务原则B、开放原则C、法制原则D、效益原则18、各档案馆保存的经济、科学、文化类涉密档案,有必要提前向社会开放的,应向档案形成机关发出要求提前解密的通知,有关机关接到通知的( )内应予以答复,否则,档案馆可根据有关规定办理。
A、3个月B、半年C、9个月D、1年19、材料的( )是保证档案编研工作质量的生命线。
A、真实性B、典型性C、新颖性 D、完整性20、“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小事不要”是( )的编写要求。
A、大事记B、组织沿革C、专题概要 D、年鉴二、多项选择题:1、档案借阅是档案馆室通过提供档案为直接利用者服务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包括( )等具体形式。
A、档案阅览B、档案外借C、档案咨询D、档案展览2、档案公布的主要形式:( )A、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B、展览、公开陈列档案或者其复制件C、通过电台、电视台播放D、在公开场合宣读、播放3、档案编研选题必须考虑( )。
A、社会需要B、档案文献基础C、编辑力量D、编者主观愿望4、在编研工作中,选择典型材料,要注意典型材料的( )A、多样性B、相对性C、连续性D、短小精悍性5、体例就是将组成档案编研成果的档案文献或其相关内容进行分类和排列的组织形式,因档案编研成果的多样性和档案文献内容成份的复杂性等,决定了体例的多样性,一般来说,主要有( )A、按时间分类编排B、按问题分类编排C、按责任者(或受文者)分类编排D、按文种分类编排6、档案编研成果的辅文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评述性材料、查考性材料和检索性材料等,其中评述性材料包括( )A、注释B、目录C、序言D、编辑说明7、注释是对档案文献中不易被利用者所理解的某些文字或内容的揭示和加工情况的说明,根据注释对象和注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
A、内容注释B、文字注释C、篇后注D、书后注8、组织沿革的编写方法主要有( )A、编年法B、阶段法C、系列法D、图表法9、专题概要是指简要记述某一特定的社会事物或自然现象产生、发展、变化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它可分为( )等类型。
A、会议简介B、地区综合隋况简介C、产品简介D、专题问题简介10、属于综合性年鉴的有( )。
A、浙江年鉴B、杭州年鉴C、档案年鉴D、邮政年鉴11、档案展览的展品选择应遵循( )原则。
A、真实性B、典型性C、适应性D、外在表现力12、布展是将档案展览付诸实施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档案展览的质量和效果,具体可分为( )等环节。
A、展览设计B、展品制作C、展板制作D、展柜制作13、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和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 )原则。
A、公正B、公平C、便民D、安全14、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形式应以( )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多种教育形式。
A、基本陈列B、展览C、夏(冬)令营D、专题讲座15、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馆拓展服务功能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是一个集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服务窗口,其基本功能包括( )。
A、档案信息服务功能B、宣传功能C、网上办事功能D、交流功能16、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是指档案馆室满足档案用户需求的基本工作形式,其中按照开发利用工作的对象可分为( )。
A、提供档案原件B、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C、提供档案信息加工品D、提供网络利用17、档案编研工作应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和社会需要进行选题,具体应考虑( )等几方面因素。
A、现实性B、战略性C、预见性D、新颖性18、任何一部档案编研成果都必须具各的辅文主要有( )。
A、编辑说明B、序言C、目录D、注释19,会议文件汇编不需要将一次会议的全部文件都收录进来,可以考虑收录的文件有( )。
A、会议通知B、小组会议记录C、会议纪要D、会议公报20、属于档案参考资料的有( )。
A、大事|己B、会议文件汇编C、会议简介D、年鉴三、是非判断题:( )1、档案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的档案信息,包括档案原件和各种档案信息开发的成果。
( )2、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最终受益者是档案信息利用者。
( )3、档案室一般应单独阅览室,而档案馆一般设置开放阅览室和内部阅览室。
( )4、我国公民或组织凭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即可查阅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档案。
( )5、本单位干部职工一般只需办理登记手续,即可在档案室查阅所需档案文件。
( )6、外国人或组织凭护照等合法证明,即可查阅利用我国档案馆保存的开放档案。
( )7、档案外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档案馆(室)一般可根据用户要求,允许用户将档案原件借出馆(室)外使用。
( )8、档案部门出具档案证明就是向用户提供档案复制件。
( )9、档案利用统计分析就是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经过整理的反映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资料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根据具体的质量关系,探讨档案利用工作的特点,提示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结论。
( )10、档案开放就是档案公布。
( )11、各级国家档案馆对所有到开放期限的档案,应组织鉴定小组及时进行鉴定,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无需继续保密或控制使用的,均可由档案馆报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开放,必要者报本级政府审批。
( )12、档案利用者可自行公布档案馆已开放的历史档案。
( )13、单位和个人寄存在国家档案馆的档案,由档案馆公布。
( )14,档案编研只是对档案原件的简单照录,反映不了编研人员的观点和认识。
( )15,按照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原则,凡经过编者加工的部分,须以加工符号或文字标示注明。
( )16、在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中,文件中的批语应视其具体性质、内容和作用而决定是否保留,但对于出自重要人物的批语应该予以保留。
( )17、序言就是编辑说明。
( )18、档案编研成果可根据篇幅的长短来决定是否编写目录。
( )19、《浙江省档案工作大事记》属于机关大事记。
( )20、基础数字汇集编写中要求科学确定统计指标,即要求对专题内容及其利用者范围进行认真分析,选择能揭示专题实质、具有研究或实用价值的统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