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一期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东华软件股份公司2014-11-05文档修订记录*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目录1.引言 (5)1.1编写目的 (5)1.2预期读者 (5)1.3建设背景 (5)1.4参考资料 (6)1.5定义 (6)2.系统功能概述 (8)2.1系统功能结构 (8)2.2系统功能大纲 (8)2.3数据部署结构 (10)2.4关键技术设计 (11)2.4.1数据交换技术实现 (11)2.4.2统计报表设计 (12)2.4.3多表查询设计 (12)3.功能设计 (14)3.1疫情管理子系统 (14)3.1.1监测数据管理 (14)3.1.2数据核查 (20)3.1.3传染病数据质量评价 (24)3.1.4资料管理 (27)3.2流行病学调查 (32)3.2.1访视任务管理 (32)3.2.2流调任务响应管理 (37)3.2.3个案调查管理 (49)3.2.4流调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53)3.2.5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分析 (56)3.2.6调查及时性统计 (59)3.2.7专家信息维护 (62)3.2.8事件帮助信息维护 (67)3.2.9食品安全事故接报记录表 (71)3.3移动端流行病学调查 (76)3.3.1数据更新 (76)3.3.2流行病学调查 (79)3.3.3随访管理 (82)3.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 (85)3.4.1慢病个案管理 (85)3.4.2伤害个案管理 (117)3.4.3危险因素监测 (122)3.4.4统计分析 (126)3.4.5质量控制 (155)3.5地方病管理 (165)3.5.1地方病防治管理 (165)3.5.2地方病预警管理 (207)3.5.3地方病统计分析 (220)3.5.4地方病工作管理 (230)3.6病媒生物监测 (242)3.6.1重要病媒生物监测 (242)3.6.2重要病媒生物检索 (270)3.7公共卫生信息统计平台 (282)3.7.1分析建模 (282)3.7.2决策支持 (285)3.7.3辅助决策支持 (340)3.8数据交换管理 (353)3.8.1任务管理 (353)3.8.2上传任务监控 (356)3.8.3数据交换 (359)3.9系统管理 (361)3.9.1用户基础数据管理 (361)3.9.2日志管理 (365)3.10表单设计 (368)3.10.1表单管理 (368)3.10.2表单上报 (373)3.10.3用户管理 (377)3.10.4机构管理 (382)3.10.5科室管理 (385)3.10.6修改密码 (388)3.11用户权限管理系统 (391)3.11.1用户管理 (391)3.11.2角色管理 (394)4.接口详细设计 (398)4.1用户接口设计 (398)4.2内部接口设计 (398)4.3外部接口设计 (398)4.3.1数据传输配置管理 (398)4.3.2传输日志管理 (402)5.环境与工具 (405)6.数据库分层设计 (406)7.系统非功能设计 (407)7.1性能设计 (407)7.2安全性设计 (407)7.3保密性和隐私性设计 (408)8.部署设计 (409)8.1逻辑部署图 (409)8.2服务器软件部署清单 (409)8.3用户端部署说明 (410)9.测试计划 (411)9.1组织结构 (411)9.2测试方法与步骤 (433)9.3测试管理工具 (434)9.4缺陷处理流程 (435)9.5测试通过准则 (437)9.6测试异常终止准则 (437)9.7风险分析及防范 (437)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是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承建单位)的软件设计师根据本公司已编写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开发的原型系统、并参考了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供的相关业务知识,在分别与软件使用者和疾控业务专家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导《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海淀区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测试、及未来维护工作。
此详细设计说明书对软件的功能分配,程序的总体结构,功能设计,程序和数据库编码规范,输入输出和接口设计,数据库分层设计,系统非功能设计,部署设计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为软件程序的开发及测试奠定了基础。
1.2预期读者用户方、承建方、监理方、设计管理方等。
1.3建设背景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受到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视。
随着卫生部下发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相关规范及标准,数字医院和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正有序开展。
但公共卫生方面,尤其是涉及社会各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公共卫生信息的互通和共享,目前未受到国家及各地、各级卫生机构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分重视卫生信息化工作,把它作为助力深化医改,提升卫生管理和服务能效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积极谋划和筹建区域卫生信息一体化建设。
根据海淀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要求,同步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海淀区唯一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着全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保障任务,主要职能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消毒卫生、学生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卫生学检测评价,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健康教育,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等。
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提供准确、公正、有效的检测数据。
为适应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的进一步提高,海淀区疾控中心急需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实现与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急救援中心、疾控机构、学校等多部门、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卫生信息数据库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应急反应、调查处置和现场指挥、科学决策的能力。
1.4参考资料《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招标文件》《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投标文件》《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实施方案》《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1.5定义1、本项目:海淀区“智慧卫生”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海淀区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疾病预防控制系统2、数据交换:在多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称为数据交换。
2.系统功能概述2.1系统功能结构图2.1-1 系统功能结构2.2系统功能大纲表2.2-1 系统功能大纲2.3数据部署结构数据库在设计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基础数据区:存储了维持系统正常运转的数据,包括一些系统的查询语句,统计报表语句,系统解析参数数据等。
2、业务基础数据区:存储了业务系统中的基础信息,包括用户管理(用户信息、用户权限)、基础数据(地区编码、机构编码、数据字典)、日志信息。
2.4关键技术设计2.4.1数据交换技术实现本项目中涉及众多业务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预处理数据均来源于其他业务系统,如海淀区区域卫生平台、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海淀区现有部分业务系统。
为了避免与目的业务系统直接交互,有效的屏蔽异构业务系统的差异性,减轻业务系统端的复杂性,实现数据交换的透明性,本系统通过WebService方式实现良好的数据共享接口。
WebService是基于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利用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实现的,通过开放标准、Internet以及基于业界标准的Intranet技术动态交互的软件组,它可以将不同厂商、不同硬件、不同语言编写成的应用程序集成在一起。
2.4.2统计报表设计本次建设中,系统统计数据来源复杂,统计的范围也很广,对统计内容进行外部系统中间表流行病学调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病媒生物监测地方病管理系统管理数据交换管理公共卫生信息统计平台中间表中间表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种类与数量会逐步增多,每个病种都有自己的个案调查表,每张个案调查表字段都很多,同一属性对应的字典内容也存在差异,导致查询极不方便,而且效率也非常低。
在此我们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将这些个案调查表中不涉及字典的个人基本信息抽取成中间检索表,涉及到具体操作数据时,再去操作对应的个案调查表。
图2.4.3-2 多表查询设计思路3.功能设计3.1疫情管理子系统3.1.1监测数据管理3.1.1.1程序描述1、功能概要说明此功能主要用于实现按现住址、发病时间、审核状态、报告机构、病种为条件,查询、浏览传染病报告卡信息。
2、与其他子系统/模块的关联与访视任务管理相关联。
3、前置条件权限设置。
4、后置状态无。
3.1.1.2界面设计1、界面名称监测数据查询页面。
2、界面构造查询条件区:地区类型-下拉列表、地区范围-下拉列表、报告单位-下拉列表、日期类型-下拉列表、日期范围-日期控件、审核状态-下拉列表、疾病名称-下拉列表。
3、界面名称监测数据添加页面。
4、界面构造添加页面录入区:地区编码-下拉列表、报告单位-下拉列表、报告单位-文本框、填卡日期-时间控件、患者姓名-文本框、患儿家长姓名-文本框、身份证号-文本框、性别-单选按钮、出生日期-下拉列表、患者工作单位-文本框、联系电话-文本框、现住址类型-单选按钮、现住址国标-下拉列表、显著详细地址-文本框、职业-下拉列表、发病日期-时间控件、诊断日期-时间控件、死亡日期-时间控件、疾病名称-下拉列表、疾病分类-下拉列表、密切接触者有无相同症状-单选按钮、备注-文本域。
3.1.1.3输入\输出1、查询:表4.1.1.3-1 监测数据管理查询输入输出2、添加表4.1.1.3-2 监测数据管理添加输入输出2、关联的数据库表与访视任务表关联。
3.1.1.4设计思路数据交换功能定时抽取国家疾病监测系统录入的相关数据,存入本系统数据库中,用户根据需要,查询已存在的疫情信息。
对数据交换未成功的数据,本系统还为其留有录入的接口,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采用通用查询方式完成查询和分页。
3.1.1.5流程逻辑1、查询流程3.1.1.6关键sql语句采用框架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