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概况1101

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概况1101


• 新加坡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CNS制度
国外专科护士主要从事的领域
• 专业静脉治疗、手术专科护理、麻醉护理、精神科护理、肿瘤与癌
痛控制护理、骨科护理、腹膜透析护理、艾滋病护理、糖尿病护理、造 口(包括造口、切口及失禁护理)、急救护理、感染控制、心脏康复、
损伤护理、临终关怀、儿科护理、老年护理及器官捐赠者护理等
• 美国有近300万名护士,
仅70多万名医生。
• 英国医疗体制的一大弊病是等候时间长,慢性 病预约就诊可能要等几周甚至更长时间。因此, 开业护士承担部分医疗工作,减轻全科医生负担, 使更多需要当日诊治的病人能够得到服务。
我国的情况:
• 我国医生总数200多万,护士140多万,医护
比倒置。
• 我国有一个多层次医学教育体系,有大量医师
专科护士分类:
内科、老年、肿瘤、宁养、疗养、外科、骨科、妇科、脑外、耳鼻
喉、眼科、手术/麻醉科、口腔科、深切治疗、社康、产科、精神科等。
香港专科护士培养及资格认证要求
• 具有基本临床经验5年
• 大学学位
• 曾接受认可专科护理培训并取得专科证书
• 专科护理临床经验2年及以上
理论课:
病理学、药物学、临床管理学、专科护理学、循证科研
护理员NA
美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
• 1910年提出培养在临床某一专科或专病领域具有较高理论 水平和实践的高级专科护理人才 • 20世纪60年代出现临床护理专家和开业护士 • 1954年,Rutgers大学开设第一个正式硕士学位的专科护士教 育——精神病专科护士 • 1965年,Dr.Loretta Ford和Dr. Henry Silver在科罗拉多大学 开设第一个 NP(儿科)培训班 • 目前在40多个专科领域培养60000多名CNS • 截止2004年,开业护士达10万人
• 21人(44.7%)担任学术团体的主要职务
ET主要工作
—临床造口护理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对患者、家属的教育 —开展研究 —组织造口人员的联谊活动
重要成效
—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护士的专业价值得以实现
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及认证
• 为指导各地规范地开展培训工作,卫生部下发了《专科护 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针对5个领域的培训,在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学习)、考核要点等方
(Breda,2003)
美国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专 科 护 士
继续教育 (初级专科护士)
研究生教育 (APN)
美国专科护士资格认证
初级专科护士认证
• 当前有效的美国RN证书或法律认可的其它国家的等同证 书 • 作为RN已参加临床满2年 • 过去3年内在专科领域至少完成2000h的临床实践 • 过去3年内已经完成专科护理30h的继续教育 • 具有学士或以上学位
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
专科护士
重症监护、急诊急 救、器官移植、手术室 护理、肿瘤病人护理
2008年5月12日实施的《护士条例》明确指出:
——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 护理培训。
部分省市医院评审标准指出:
——到2010年,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率不低于5%,二级医院专科护士
临床实习 6~10周
我国发展专科护士的必要性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增加、职业要求提高 护理专业化发展和护理功能的扩展 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 医院市场化的需要 危情护理?行业转机?
43
200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 ——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
而不是在某一专科工作的护士
• 有研究者建议将专科护士 分为初级专科护士和专科 护理师。
国外专科护士 发展概况
美国护理人员分级
• 从事高级护理实践
APNs
• 在各种医疗保健场所从事专业
护理,指导并管理登记护士和护 理员工作 • 协助注册护士护理病人 • 协助注册护士进行一般生活护理
注册护士RN
登记护士LPN
面提出要求。
• 专科护士的培训主要依靠各医院继续教育、临床实践培训 为主,尚无统一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模式。 资格认证:通过操作和理论考试,由卫生部门及护理学会 颁发证书。
专科护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专科护士的概念不统一 • 对专科护士无专门、统一的培训 • 对专科护士缺乏权威的认定机构及认定标准 • 角色模糊、职责不清,缺乏相应待遇 • 学历偏低:本科学历19.1%,大专学历52.4% • 护理人员与床位配比明显不足 • 护理人员未分层使用
护士,结业时可获得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书。
• 2004年在北大医学部成立第二所造口治疗师学校
我国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 2002年中华护理学会、香港危重病护理学会、北京协和 医学院护理学院三家联合举办“危重症护理文凭课程”学 习班,首批培养ICU专科护士49人。2004年培养第二批ICU
(李亚洁,2002)。
• 荷兰CNS大部分为肿瘤患者服务
• 新加坡CNS负责患者评估、健康教育、特殊仪器
使用说明、特殊护理技术培训等。
我国专科护士 发展概况
香港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 香港自1992年成立了13个护理专家组,开发21个专科护理
领域(郭燕红,2004)。 • 香港医管局于1994年正式设立专科护士职位 • 现有197名专科护士,29个护士诊所(高琪,2009)
专科护士71名。
• 2009年中华护理学会举办手术室及肿瘤护理专科护士培 训
规模化探索期
• 各地纷纷开办专科护士培训
造口治疗师(ET)
王玲燕等曾对广州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培养有 47名ET进行调查:
• 8人(17%)担任全职的造口专科护理 • 12人(25.5%)开设造口门诊
• 6人(12 在5年的证书有效期内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分
——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NCC)
其它国家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80年代后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相继培养了 大批CNS • 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发展临床专科护士和 高级开业护士
• 日本在1993年开始培养专科护士,已有1200多名
专科护士在14个领域广泛开展工作
—执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NP)
(陈伟菊,2007)
APN
初级专科护士
高级实践护士(APN)
临床护理专家( CNS )
1980年,美国护士协会 ANA 定义 CNS指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注册
护士,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且精通某临床专科特殊领域的知识和
技能并有较高护理水平者(Mary,1994)。
高级护理实践的基本特征
专科化、角色扩展、高级
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基于主、客观统一的实践 与患者建立合作关系 运用专家型的临床推理,具有将科学知识运用 于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能力 用研究指导实践 能运用各种健康和疾病的处理方法
高级实践护士(APN)
美国护理学会
——APN具有研究生学位,能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能高水平地独立工作, 拥有诊治和治疗的专家技能,能够处理个人、家庭和社区实际或潜在的各 种复杂的反应,能制订临床决策管理急、慢性疾病、促进健康的注册护士。
国内外专科护士 发展概况
四川省人民医院护理部 彭文涛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护理学博士
主 要 内 容
• 高级护理实践及专科护士相关概念
• 国外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 中国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 我院专科护士发展现状
高级护理实践及 专科护士相关概念
高级护理实践的概念
• Calkin提出高级护理是针对人们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 行有意的诊断和治疗。 • 美国护理州董事会参议会将高级护理实践定义为:建立在 通过基本护理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上的实践。 • Hamric认为高级护理实践是在更大的护理学科领域内的 某一专科临床范围内,将更多实践的、理论的和以研究 为基础的治疗方法运用于具体工作。
执业护士(NP)
——是承担高级临床护理角色的执业护士,并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 范围内具有诊断、处方、转诊建议的权限。 NP主要从事基层医疗 CNS主要从事高级临床 护理、临床教学
高级实践护士的实践范围和标准
• 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临床判断能力,能熟练地进 行自我创造性护理以及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探究精神。
或助理医师在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
• 在我国,护士行医没有相应法律保护,涉及合
法性问题。
我国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零星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护理界开始提出我国“护理专业化”发展目标 • 2000年邵逸夫医院率先在国内设立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培养糖尿
病和造口专科护士。
• 2001年中华护理学会、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和 香港造口治疗师学会联合开办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培养造口专科
• 尤黎明将CNS翻译为专科护士,指具备一定执业资格,遵
• 循相应的执业标准,可有其专门的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
是 在护理专门化进程中形成的护理专业中的一种分工、一种专 门化的角色。 • 高级临床专科护士(APN)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受过进一步
或特定专业教育并具有实践经验的注册护士(冯金娥,2006)。
我国关于专科护士概念的争议
• ANA指出:所有的高级实践护士都能够独立或协同做出健 康保健决定,并积极地以专门的临床人员身份参加护理实 践。提供给患者超越一般护士水平的高级评估技术和具有 综合分析资料能力。
高级实践护士的基本标准
三个基本条件
•某一专科方面的高级水平 的专业证书 •某一专科护理方面的硕士 或博士 •有护理患者及家庭的实践 经历并作为工作重点
少6个月专科课程培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