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水稻茎秆特性与抗倒伏关系的探讨

关于水稻茎秆特性与抗倒伏关系的探讨

关于水稻茎秆特性与抗倒伏关系的探讨 
侯召亮 
(黑龙江省江川农场第十五作业站 154302) 

摘要:文章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对水稻茎秆特 
性与抗倒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今后的工作给予一些 
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水稻:茎秆特性;抗倒伏 
1水稻茎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 
1.1株高 株高对水稻倒伏的制约争议比较多,有人认为水稻株高的提 高增加了水稻倒伏可能性,也有个别人认为提高水稻株高不能制 约水稻植株抗倒性,可株高太高能提升水稻倒伏的危险性是被公 认的。 1.2节间长度、粗度与茎壁厚度 按照倒伏出现的部位,水稻倒伏通常分为茎倒伏和根倒伏。 水田种的水稻人土较深,根系发达,倒伏一般出现在茎秆部位,特 别是茎基0~40em段与茎秆抗折力矩关系紧密。调查表明.缩短 增粗水稻茎秆基部节间,提高茎秆节间厚度,可实际提高水稻抗 倒伏能力,茎秆长与茎基粗、茎秆强度与茎基粗及茎秆强度与茎 秆长间都呈非常明显正相关 1.3节间切面结构 水稻节问切面结构主要有如下构造,由外而内依次为表皮、 基本组织、维管束以及髓腔(中空部分)。当中表皮部分的硅细胞 与病虫害抵抗力、茎秆强度有关;维管束、表皮以内之间都是基本 组织,组成水稻基本组织的薄壁细胞解体构成髓腔.厚壁细胞将 构成坚强的机械组织;水稻维管束大体上排列成内外两环.外环 小维管束埋藏于机械组织,内环大维管束为基本组织所包同,两 环维管束之间形成通气组织 有研究表明.与水稻倒伏有关的切面结构主要是表皮部分的 硅细胞以及构成机械组织的维管束环。增加水稻茎秆巾硅元素的 含量可直接提升水稻抗倒伏能力。 1.4茎秆化学成分 水稻茎秆中与倒伏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半纤维素与 纤维素、可溶性糖、淀粉与木质素以及硅钾等矿质元素。半纤维素 与纤维素是水稻茎秆的主要物质成分,直接制约水稻茎秆的机械 强度。一定茎秆体积内纤维素含量越高,其抗弯折能力越强。而且 经过合理的养分管理来提高基部节间的可溶性糖含量,能够减少 氮含量,增加碳氮比,提高茎秆的机械强度和形态建成,增加茎秆 抗折力。水稻灌浆后期增加茎秆中可溶性糖或纤维素以及硅钾元 素的含量可以提高茎秆的抗倒伏性能。 2水稻茎秆性状的调控途径 2.1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 植物生长是由基因表达,多种物质共同控制的程序性过程。 在植物生理学上,控制植物体生长发育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被称 为植物生长物质.按照是否由植物本身合成分泌可分为植物生长 调节剂与植物生长激素两大类。植物生长凋节剂则是具有植物激 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如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丙酸等。按照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类型分为植物生长延缓剂、植物生长抑制 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三大类。在水稻研究与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植 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赤霉素、萘乙酸、矮壮素、多效唑以及其他 多种调节剂的复配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水稻倒伏的作用机 制则主要是经过增粗和缩短水稻基部节间,或者缩短穗颈节和基 
部节间,在某种程度上矮化水稻植株,减轻成熟期水稻植株重心 
来达到抗倒伏的目的。调查表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充实 
水稻基部节间,提高水稻干物质量和基部节间厚度,提升节间抗 
折力.进而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2_2肥料调控 
当地水稻产量近50年来大幅度提高.除了育种技术的创新 
使用之外,以氮肥为代表的化学肥料的施用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 
作用。在水稻生产中,肥料的施用可第一时间实际地补充植株体 
内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元素,推动植株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积 
累。另一方面,肥料的施用不当也将产生制约甚至毒害作用。与水 
稻倒伏密切相关的肥料主要包括钾肥、氮肥、钙肥及硅肥。适量适 
时的氮肥可以实际推动水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而氮肥 
过量就会造成植株生育期推迟,基部节问伸长过度,引发水稻倒 
伏情况。施用硅钾肥可提高水稻茎秆钾元素和硅元素含量,让茎 
秆粗壮.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提升。液态硅钾肥配比施用可 
减少基部节间长度,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适量的钙肥也有提 
高茎秆抗折力的作用。此外,新型肥料、有机肥微与生物肥在水稻 
抗倒伏种植上也应该进行研究和应用。 
3展望 
水稻抗倒伏是水稻优质高产种植巾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大 
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水稻种植生理上。进行多节间育种,优化水稻 
茎秆性状.是水稻中、高秆抗倒伏技术的一个非常有可行性的方 
向。另外.水稻根系是否发达也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稻的抗倒伏能 
力:水稻成熟期遭受病虫害或不良天气影响是导致水稻发生倒伏 
的直接原因。因此,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以及适当深耕、适时 
地早种早收也是水稻生产中可以考虑的防倒伏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f1]郎友忠,杨晓东,王美娥,等.结实阶段不同时期倒伏对水 
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l1.中国水稻科学,2011,25(4):407— 
412. 
『21田宝明,杨光圣.农作物倒伏及其评价方法『lll中国农学通 

报,2005,21(7):111—114. 
f31袁志华,赵安庆,苏宗伟,等.水稻茎秆抗倒伏的力学分析 

『『1.生物数学学报,2003,18(2):234-237 
『41袁志华,冯宝萍,赵安庆,等.作物茎秆抗倒伏的力学分析 

及综合评价探讨『『1.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30—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