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课欣赏大提琴《天鹅》教案

音乐课欣赏大提琴《天鹅》教案

卡米尔·圣-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音乐家和民族乐派杰出的代表人物。

这首我们熟悉并为之感动的优雅、温柔的大提琴曲,它出自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第十三首。

圣桑采用了以两架钢琴为大提琴伴奏的演奏形式,这首乐曲是G大调,全曲分三部分。

这是整个组曲中唯一的一首抒情乐曲,后来成为大提琴独奏名曲。

钢琴表示清澈的湖水,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旋律,描写天鹅高贵优雅的神情。

它不仅是一首大家所熟悉的脍灸入口的名曲,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唯一允许在他生前叫人演出的乐曲,被视作圣桑的代表作品,这首大提琴曲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甚至被改编为芭蕾舞《天鹅之死》。

该曲是由G大调、6/4拍子、由单主题发展而成的三部曲式。

乐曲一开始,钢琴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简洁地奏出犹如水波荡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优美的主题,描绘了天鹅以高贵优雅的神情,安详浮游的情景。

中间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固定发展而成,犹如对天鹅优雅而端庄型象的歌颂,把人带入一种纯洁崇高的境界。

第三部分,钢琴以优美的琴音表现出天鹅游荡于水面时,水面波动、天鹅高雅悠闲。

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

在这乐曲里,如果大提琴代表了天鹅,钢琴就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美丽的天鹅公主在湖水里载沉载浮,期待着王子的到来。

在西方,有一种传说,天鹅临死之前,必唱一首动人的歌,这首曲子也有这种意境。

它让我常常想起英国诗人、著名的意象派大师弗林特的名作《天鹅》,其中的两句——“天鹅游入我忧伤的漆黑深处,衔着一朵白玫瑰般的火焰。

”这是一种印象深刻的、难忘的忧伤。

弗林特《天鹅》在百合花的荫影下,在金雀花和紫丁香倾泻在水面的金色、蓝色和紫色下,鱼影颤动。

在又绿又冷的草叶上,天鹅的脖子彷佛显出涟漪荡漾似的银色,天鹅嘴里彷佛是暗淡的铜色,朝着黝黑的水深处,在那一座座拱门下,天鹅缓慢地游动。

天鹅游入那座黑色的拱廊,天鹅游入我忧伤的漆黑深处,衔着一朵白玫瑰般的火焰。

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课共三首描写天鹅的乐曲。

第一首:选自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三课,由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大提琴独奏《天鹅》;第二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鹅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场景音乐《天鹅》。

重点欣赏第一首。

这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

用两架钢琴伴奏表现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

2、教学目标:通过三首“天鹅”音乐的欣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同一主题却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乐曲,提升音乐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创造美,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调动多种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情绪和意境。

4、教学难点: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天鹅》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提琴、天鹅头饰若干、水彩笔、画画纸、检测表格四张。

二、精选教法让学生想学高尔基说过:“在听赏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听)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为了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的方法。

动包含了:动口回答问题、动脑想像意境形象、动体态模仿天鹅舞、动手描出天鹅画,最终使学生动情(表现在上课的兴趣及对天鹅乐曲的喜爱),这是使学生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

因此,本堂课我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1、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2、多渠道调动学生的多个感知通道参与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并获得独特感受与见解。

具体教法有:演示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律动法、描述法、绘画法共七种。

三、暗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愿意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1、用听、想、看、说、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

2、用画、舞、颂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各自对《天鹅》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这些方法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各显其能:能画的画一幅《天鹅》画,能舞的跳一段《天鹅》舞,能写的写一首《天鹅》颂,并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巧设程序让学生乐学1、组织教学:放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学天鹅飞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2、导入: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

3、初听:放课件:大提琴独奏的录音《天鹅》。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扒在桌上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学生回答,以此温故而知新(巩固弓弦乐器及其音色)。

4、复听: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

接着放课件观赏绘画音乐《天鹅》。

(我们来看看美术大师是怎样理解刚才这首乐曲的)欣赏完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5、介乐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及大提琴的音色和它在管弦乐队中的作用,并出示大提琴试奏。

6、再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师跟伴奏音乐演唱由上面这首《天鹅》乐曲改编的歌曲《天鹅》。

7、检测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分组讨论完成检测表。

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发一张检测表进行选择:第一句旋律线条示意(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得出答案,这时教师应边启发学生哼唱旋律,边用手势示意旋律起伏的线条走向)情绪(用你认为合适的颜色表示)意境幽静热闹节奏舒展紧凑速度缓慢快速力度较弱较强然后各组派代表将填好的表格贴在黑板上,集体评议出优胜组给予奖励。

8、奖励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放课件听赏动画音乐《四小天鹅舞曲》,进一步感受“天鹅”的音乐美,并简介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剧情。

要求学生听赏完后将乐器的性格、形象、意境与前一首《天鹅》对比,用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慨括它们的典型特点(前一首是高雅忧伤的天鹅,后一首是天真活泼的四小天鹅),学生回答后再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舞曲》,并请愿意上台表演的同学上台戴上天鹅头饰模仿或自编动作随音乐表演《四小天鹅舞曲》,其余同学起立随音乐即兴舞蹈。

(这是本堂课的高潮之处)9、欣赏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放课件观赏芭蕾舞剧中的场景音乐剧情。

由学生慨括这首乐曲的性格、形象、和意境(美丽、动人)后教师归纳三首乐曲的特点:(展示板书)主题相同,都很好听、很美,但性格、形象和意境却不相同。

10、动手表现音乐,抒发各自的独特感受与见解:放课件:大提琴独奏的实景片《天鹅》做背景,学生在如诗如画的背景音乐中画天鹅、颂天鹅。

然后展示、朗颂并讲评、奖励。

(这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亲身体验过的经历进行联想,发挥想像来创造、表现)11、课堂小结:如诗如画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三首描绘“天鹅”的乐曲(看板书):有高雅忧伤的天鹅、有欢快活泼的天鹅、还有美丽动人的天鹅,但愿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随后,学生在激昂的场景音乐声中随音乐学天鹅飞出教室。

《天鹅》适用年级及教材:初二音乐教材下册教学目的:1、了解大提琴丰富的表现力,正确理解《天鹅》的音乐形象,体乐曲所蕴涵的真挚深沉的情感。

2、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及正确的音响感知,并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联想能力,开阔其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天鹅》的赏析难点:正确理解旋律音响所产生的音乐形象和真挚情感教学设想: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在欣赏课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让学生直接参与,成为音乐形象的直接塑造者。

2、运用现代化的电化手段教学,使"画"与"乐"有机结合,让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能有较深的理解,"视听联觉"将他们的艺术通感完全沟通。

优雅的旋律、美丽的画面不仅使他们获得"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艺术享受,而且使他们能够带着自己的生活联想和艺术想象进入一个特定的境界,设身处地感受美和创造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录象机、录象带、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提问:弦乐器组主要有哪些乐器?答:(略)(二)初听主题乐断,思考:这断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其中还有什么乐器?答:(略,屏幕上出示乐器画面)教师提示:伴奏乐器是钢琴,用钢琴弹奏出连续不断的琶音展现了怎样的景象?(波光粼粼的平静湖面)(三)乐曲介绍:(先可让学生来说一说,教师再总结)这段乐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斯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一首大提琴独奏《天鹅》。

《天鹅》是整个组曲中最著名、最优美,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小曲。

它以深沉、典雅的旋律赋予了天鹅拟人化的情操与美感。

(四)复听全曲,思考以下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启发解答)1、全曲的段落结构:单三步曲式2、乐曲的风格:抒情、细腻、优美、典雅3、音乐的形象:描绘了天鹅在湖面上昂首缓缓浮游的高雅神态4、音乐的情绪:充满柔情又略带忧伤(五)分段欣赏:(屏幕上打出相应段落的主题乐谱)伴随着舒缓的乐曲,教师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感受,并鼓励大家相互交流对作品的理解,在这过程中,学生认真欣赏,踊跃发言,对作品的每一部分都讲出了他们真切的感受。

第一部分:乐曲开始,两架钢琴演奏出轻柔透明的分解和谐伴奏音型,使人联想起水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荡漾。

在这背景上,大提琴以浑厚、柔和、优美的音色奏出朴实无华、端庄娴静、优美舒展的天鹅主题旋律。

温婉舒展的旋律刻画了洁白的天鹅在湖面上昂首浮游的高雅神态,抒情的曲调中带有几分忧郁、忧伤。

第二部分:展开天鹅主题素材,调性转向下属调和属调,旋律以模进手法作了一些发展,似乎吐露着发自内心的感慨。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令人感到一种孤独、彷徨的情绪冲击着心灵。

当大提琴奏出结束长音时,钢琴轻轻地自高音区蜿蜒下行,柔和的级和级和弦交替进行,描绘天鹅渐渐远去,它拨起的层层涟漪连同身影,慢慢、慢慢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六)视唱第一乐句:师:大提琴奏出了如歌的旋律,恰似天鹅充满柔情又略带忧伤的吟唱,天鹅是怎样唱的呢?(屏幕上出示乐谱)同学们分组视唱乐谱。

(七)简单小结、画出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师:这么优美动人的旋律一定在每位同学心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请每位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边欣赏乐曲,一边在投影片上画出自己对这首乐曲的内心感受和自己所理解的作品形象,用视觉的色彩来表现听觉的色彩乃至情绪的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