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座宝藏,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沉
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部分,其多元的、独特的性质是由于中国地域多样
性所致。因此,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了中国民歌的社会价值,有利
于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进一步熏陶。笔者从中国民歌的历史发展出发,浅谈中
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歌;传承;发展
前言:
近年来,传媒技术发展尤为快速,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文化交流与发
展使世界趋向一体化。中国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凭借
着独特的文化风格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因为中国民歌也成为音乐界探讨的
重要内容。尤其是很多网络、电视、校园里边的民歌大赛,更加推动了中国民歌
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歌文化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
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尤为关键,笔者将从中国民歌的综述、中
国民歌研究意义以及如何做好中国民歌的传承发展进行进一步探讨,希望能够为
广大读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以及实效性的帮助。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要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国民歌。民歌通俗来说
就是流行于民间的歌曲,是人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经过一定的口头传唱而发展
成的音乐艺术。民歌不仅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还是民间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中国民歌诞生极早,有研究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民歌的产生。随着社会
的进步和印刷技术的出现,使民歌的传承更加彻底。《诗经》便是我国最早的诗
歌总集,其中包含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百多篇民间作品。而后面涌现出了很多经
典的民歌作品集,比如众所周知的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著名的明清诗歌
等。民歌的区域性极强,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征,笔者按照不同的要求对民歌做
以下分类。

(1)按照体裁形式划分。按照体裁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号子(车夫号子、运
工号子、船夫号子)、山歌(普通山歌、游牧山歌、其他山歌)、小调(风俗小调、
舞歌小调、时调)等。

(2)按照歌曲的内容划分。歌曲内容划分可以分为生产劳动歌曲、歌颂祖
国的歌曲、歌颂生活的歌曲等。

(3)按照地域类型划分。地域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东北民歌、西北民歌、华
北民歌、西南民歌、闽南民歌等等。
(4)按照民族类型划分。民族民歌可以分为壮族民歌、苗族民歌、藏族民
歌、蒙古族民歌等等。民族民歌具有浓厚民族特性,其各有特色,有一些还具有
一定的传承方式。

二、研究中国民歌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研究中国民歌的传承发展,对了解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一般来说,
中国民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歌成为该区域的一张宣传名片,从而成为人们
了解区域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兴起,
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国民歌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生存的土壤不
断在缩减,人们对于中国民歌的关注在大体上逐渐减少。因此,做好中国民歌的
传承与发展,能够有效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精细的梳理,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
文化内涵,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当然,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歌,能够加强民族归
属感,可以这么说,中国民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之一。

三、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1)中国民歌的发展史
中国民歌文化多姿多彩,其发展也是颇为艰难而曲折的。中国民歌的传承与
发展可以按照历史的时间轴来进行。

在久远的春秋时期出现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涵盖了一百
多部民歌,其覆盖的地域极为广泛,包括如今的黄河流域各省以及部分长江流域
的地区。《诗经》中的民歌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劳动人民多阶级压迫的思想反抗、
人们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到了汉代以及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行政中心的南迁,中国南方的民歌记入
正史,从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期间的民歌,受到人们关注的多是湖北江浙一
带地区的西曲、吴歌等。作为民间歌曲之中的徒歌,是一种没有伴奏的歌曲,其
单独依靠歌声来表达情感,大部分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离别、爱情。当然,西曲、
吴歌两者不同的是,西曲大多是反映男女感情的民歌,吴歌大多是儿女思想感情
的意趣。

到了唐宋时期,民歌的发展尤为迅速。伴随着民歌的流行,出现了众多经典
的曲调,取得了人们的喜爱。唐代时期,人们对民歌进行加工和改编,使民歌结
构趋向一定的“唱词化”,讲究一定的唱法。宋代的曲子更是深入人心,民歌呈现
更多元化,人们模仿民间的曲子进行抒写诗歌,使民歌音乐发展更为迅速。

明清时期的民歌发展是中国民歌发展史的高潮,其根本原因是人口的流动性
增强,居住在农村的人们涌到大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量的民间歌曲汇聚在城
市当中,并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造就了民歌史上的高峰。明清民歌经典作品如
《倒板桨》、《一剪梅》、《满江红》等等。
(2)中国民歌的传承
中国民歌的传承任务颇为巨大,因为民歌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始终贯穿
于人民的生活当中,贯穿于人民的各个人生阶段,从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部分。由于民歌的多样性、地域性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国民歌的发展受到
了阻碍。与此同时,由于民歌在结构上、音乐技巧以及形式上无法做到与专业音
乐相媲美,没法在音乐上更进一步深入,加上部分民歌与当代人民情感上具有一
定的隔阂,使民歌的传承难度加大。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中国民歌
的研究当中,培养对民歌的热爱,并利用网络、电视等传媒进行有效的宣传,使
民歌文化融入到现在流行文化当中。

四、结语
中国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对中国文化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
用。研究中国民歌,能够增加民族凝聚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笔者通
过对中国民歌的概念、分类以及其存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论述中国民歌的发展
与传承。这要求我们不断保留一份对中国民歌的热爱,才能让中国民歌进一步传
承与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密.中国民歌创作表演新尝试之我见[M].上海音乐学院.2012(05):23-28.
[2]王惠敏.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0):
331-334.

[3]薛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歌海.2011(05):24-28.
[4]张敬忠.中国民歌在现代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
保护说起[J].四川戏剧.2012(09):81-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