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产奶牛体况评分(BCS)

高产奶牛体况评分(BCS)

奶牛体况评分(BCS)的管理
什么是膘情(BCS)?
• 把能量储备在体脂肪的状态 • 膘情=能量储备的状态
健康
乳产量
繁殖
BCS
• 如果能与奶牛对话?
• 不可能=> 就观察 • 通过观察测量体脂肪量的方法
=> BCS
BCS
1 3
过肥
5
消瘦
体脂肪
体脂肪量
能量储备状态
健康 繁殖 效益
生产性
BCS的影响因素
BCS 3.5-良好 3.5-良好的状态
BCS 3.5-良好的状态
BCS 4.0-优良状态(优)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后) 尾(侧面)


原 因
1.干奶期,分娩最佳状态发挥最大潜能 2.泌乳中期属于过肥
1.用力摁压才能感觉到肋骨和腰椎 2. 十字部位平坦 3. 臀部蓄积脂肪 4. 尾根部蓄积脂肪
2个月龄BCS:2.0
状态
1. 2—3周采食饲料前, 肌肉的增加并不明显 2.脊椎部分有一定的肌肉, 但各关节, 脊椎, 座骨都很明显 3.全身骨骼很明显
6个月龄BCS: 3.0
状态
1.脊椎, 肋骨, 关节等部位沉积肌肉. 2.关节, 座骨变滚圆, 修长 3.各部位肌肉的沉积比较匀称
12个月龄 BCS: 3.25
1. 泌乳中期 2.分娩时
BCS 3.0 – 较好状态
BCS 3.0 – 较好状态
BCS 3.0 – 较好状态
BCS 3.0 – 较好状态
BCS 3.5-良好的状态
状态
1. 干奶牛, 快分娩的牛理想的膘情 2.脊椎, 肋骨等都能感觉到脂肪层 3.腰骨和座骨比较滚圆, 臀部比较下陷 4.肋骨间有一定的间隙, 尾根滚圆, 但并无肌肉.
排卵日 初发情日 初授精日 受胎率(%) 授精次数
27 48 68 65 1.8
31 41 67 53 2.3
42 62 79 17 2.3
泌乳初期100天的膘情变化控制在1.0以下
• 选择适合产奶能力的配合饲料 • 增加饲喂次数 • 饲喂优质粗饲料 • 过瘤胃脂肪——万力补 • 调节奶牛食欲——康贝生物制剂
1. 胎衣停滞, 流产, 繁殖障碍 2. TMR 饲养时泌乳中期以后 3. 配合饲料过量饲喂
观察膘情的重要时期
分娩 停奶 45日 泌乳初期
泌乳末期
270日
90日
180日
• 每隔15天观察牛群的膘情
泌乳末期BCS3类型
• 牛群正常, 部分过肥牛
–淘汰/早期停奶
• 牛群平均4+
-检查营养水平 –泌乳初期干物质采食量不足
1.5
2.5
3.75 3.75
4.5
泌乳期的变化
干物质采食量 分娩 泌乳
BSC
胎儿生长
. . . .
体重变化 采食量变化 泌乳/干乳 空胎/妊娠
BCS 1.0-不良状态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后) 尾(侧面)

1. 2. 3. 4. 5.

原 因
1. 2. 3. 4. 酮病 高产奶牛泌乳初期 蹄病 营养障碍
合适的膘情
• 分娩:3 ~ 4
–泌乳初期,中期: 2.5(2.75) - 3.0(3.2) –泌乳后期: 3.0 ~ 3.5
• 高峰期
:
2.0 ~ 2.5
• 干乳期
:
3.0 ~ 4.0
眼睛就是秤
BCS 预先制定计划非常重要
1. 膘情不良的奶牛应在停奶前2个月开始进行调整 2. 1kg的膘情改善=7kg的奶 3. 泌乳初期日体重减少不能超过800克 4. 泌乳初期为减少能量负平衡的影响, 想办法提高干物质 采食量 5. 正确的实行强化补饲 6. 泌乳后期的BCS管理,干奶期及过渡期的管理, 繁殖营养 的管理
BCS2.5-轻度消瘦状态
BCS2.5-轻度消瘦状态
BCS2.5-轻度消瘦状态
BCS2.5-轻度消瘦状态
BCS3.0-较好状态(良)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部(后) 尾(侧面)

1. 2. 3. 4. 5.



脊椎和腰椎不明显, 触摸可感觉到 腰骨和座骨部位轮廓柔和 臀部比较柔和 尾根部蓄积一定的脂肪 阴部不突出, 但无脂肪
脊椎的每根椎骨都很明显 腰骨, 髋骨,座骨非常明显 臀部下陷 尾根部严重下陷 外阴部突出
BCS 2.0 – 消瘦状态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部(后) 尾(侧面)




1. 脊椎非常明显变化 2. 腰椎, 髋骨, 座骨稍微有肉的沉积但非常明显 3. 臀部稍微下陷 4. 尾根部下陷 5.外阴部非常明显
BCS 管理的核心
• 每个月检查及记录 • 正确的评估能力 • 建立相应的对策 • 0.5到0.25单位 • 2人以上的判断结果
定期的膘情检查带来
丰厚的效益
謝 謝!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部(后)
尾(侧面)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部(后)
尾(侧面)
1. 泌乳初期能量负平衡 2. 分娩时膘情是这程度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繁殖高峰期。
BCS 2.0-消瘦状态(一般)
BCS 2.0-消瘦状态(一般)
BCS 2.0-消瘦状态(一般)
BCS 2.0-消瘦状态(一般)
BCS2.5-消瘦状态
状态
1.脊椎明显,但观察不到衔接的部位, 肋骨明显 2. 腰骨和座骨韧带坚硬 3. 腰骨依然比较明显且锋利 4. 臀部下陷严重
泌乳后期
270天
泌乳前期
BCS
90天 180天 泌乳中期
膘情影响受胎率
BCS
5 4 3 2 1 70 60 50 40 30 容易消瘦 容易过肥
授胎率(%) 授胎率
下降
配种期
分娩 (周)
7
13
32
52
营养状态的损失与繁殖率
分娩后的营养状态的损失 0.50 (以下) 0.5-1.0 1.00 (以上)
• 干奶期BCS过低
-检查干物质采食量
-强化能量
膘情对产奶量的影响
产奶期平均产奶量
体指数 2(差) 3 (良) 4 (优) 5(过脂牛) 80日以下 26.3 29.1 30.4 27.7 80--159 22.7 25.4 25.4 22.7 160--239 21.3 20.4 20.4 17.7 239以上 20.4 16.3 17.7 15.0 总量 6971.6 7032.0 7216.3 6444.5
* 直接影响乳脂肪含量
膘情的改善效果
产奶量(kg)
7,500 1,500 kg
5,000
2,500
-45kg
0
干奶期体重
+45kg
育成牛的BCS
“Invest Heifers for Benefits”
如果育成牛的膘情如此的话??
育成牛的BCS
能量过高: 过肥, 分娩后代谢障碍
能量匮乏:
皮包骨头, 消瘦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5.0-过肥状态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部(后) 尾(侧面)

1. 2. 3.



脊椎用力摁压也触摸不到 髋骨, 座骨, 腰椎触摸不到, 滚圆 尾根部蓄积脂肪
状态
1.脊椎突起周围, 关节部位沉积适当肌肉 2.育成牛生长速度快
防止过肥: 调节能量水平
15个月龄BCS: 3.5
状态
1. 脊椎突起开始沉积肌肉 2. 臀部等部位变的柔和
24个月龄BCS:3.75
状态
1. 全身部位匀称, 关节及座骨不明显 2.髋骨与座骨有一定的倾斜 3.脊椎的突起不明显 4.肌肉覆盖骨骼
生理上
环境
BCS
奶牛不会说话…
• 每个月需要观察体重的变化
• 饲养户通过观察判断奶牛的需要
用眼睛和手进行观察
应该注意什么?
• 记录管理 • 预先作出计划
营养状态的观察部位
脊椎—肋骨—尾根部
骨骼为中心,判断肉的沉积情况
膘情(BCS)的观察部位
背,肋骨,腰骨,尾根部,臀部
6 BCS的观察
产犊
干奶 45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