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影院线票房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电影院线票房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电影院线票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院线制改革既是原因,也是整个市场的代表,本文首先排除了影响票房的院线性质,人为主观等因素,而后利用spss软件从规模、数量、集中度等几个方面对院线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我国电影院线的概况,并得出影响院线票房的主要因素,计算相关回归方程,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发展。 关键词:电影院线;票房收入;电影产业

综述

电影院线简称“院线”,英文全称“theater chain”,是指以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的一种电影发行放映经营体制。院线对旗下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中国院线制成立于2002年,院线制的成立结束了中国50多年以来按行政区域供片,按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行放映模式,而代之以发行方直接向院线发行影片、院线统一向旗下影院供片的发行模式。 由于院线制减少了发行环节、提高了发行效率,并引入了竞争机制,因此院线制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助推器,直接将中国电影产业导入了“快车道”。 正是因为院线制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2010年电影院线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得出影响电影院线票房的主要因素,利用spss软件计算有关回归方程,并检验方程有效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一、研究我国电影院线的意义 2010年,中国票房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全年票房为101.72亿元,较2009年增长63.9%。共有约260部国产片在影院放映,占年电影总产量的49.4%,而2009年只有30.7%的国产片,即140部,可以最终进入院线。 上映国产影片数量的提高一方面说明2010年中国国产片的整体质量较前几年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电影制、发、放三个环节已逐渐形成整合性的产业链条;电影产品从制片到发行,再从发行到放映的运作过程中“断链”的情况有所减少。 2010年中国院线市场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万达院线、星美院线、上海联合院线的年度票房超过10亿元,而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达到20条,比例超过全国注册院线的一半,而全国前十名的院线最低门槛达到3亿元。 2010年中国的影院数和银幕数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全国院线范围内新增影院313家,总数达到2000家;新增银幕1533块,平均每天增加4.3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256块,银幕数的增加为国产影片提供了更多的放映空间。此外,2010年中国的数字银幕突飞猛长,也正是其发展保证了100亿票房实现的可能。2010年全年新增或改造的2K数字银幕约2500块,总数达到4100块,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院线和银幕的增加,使中国电影的流通渠道更加方便快捷,利于更好的激活中国的电影市场,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因而,研究院线票房的现状和发展特点对于我们了解我国电影市场乃至整个电影产业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我国电影院线的研究分析 (一)院线现状分析 1、院线规模 2010年中国院线市场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万达院线、星美院线、上海联合院线的年度票房超过10亿元,而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达到20条,比例超过全国注册院线的一半,而全国前十名的院线最低门槛达到3亿元。 表1: 2007-2010年票房过亿中国院线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票房过亿院线数 8 10 14 20 前十大院线最低年票房(亿元) 0.54 1.00 1.41 3.20 数据来源:enbase决策娱乐智库

2、票房排名 在2010年电影票房的具体排名中,万达院线依然高居榜首,中影星美和上海联合紧随其后,前三甲的排名和去年一致,三甲票房门槛提高到10亿元。位居第四位的是中影南方新干线,比2009年上升一个榜位,而2009年位居第四名的北京新影联院线下滑到第五位。而第四与第五位的差距也在悄然发生变化,09年,两院线的差额只有959万元,而2010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1.8亿。 在6-10位的排名中,变化最大的是广东大地院线,该院线在2010年成功跻身全国院线前十名,位居第八名,而2009年第八名辽宁北方下滑到第十位,而原来的第十名的上海世纪环球院线跌出前十。其它榜位的排序和去年一致。

表2: 2010中国电影院线票房排名 排名 院线 票房(万元) 1 万达院线 140894.2 2 中影星美 122789.3 3 上海联合院线 107128.1 4 中影南方新干线 94777.9 5 北京新影联 80081.7 6 大电申影院线 68882.6 7 四川太平洋 42042.9 8 辽宁北方 37552.2 9 广州金逸珠江 35982.3 10 浙江时代 32040.9 11 河南奥斯卡 23697.3 12 浙江横店 21871.9 13 湖北银兴 18906.5 14 世纪环球 17602.2 15 保利万和 15211.8 16 武汉天河 14061.5 17 江苏东方 13233.3 18 时代华夏经典 12232 19 温州雁荡 9795.8 20 山东新世纪 9420.4 数据来源:2010-2011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www.entgroup.cn)

3、票房集中度 根据院线市场票房数据计算,可以清晰反映整个电影市场的院线集中度,因为院线制改革是以各省级单位的电影公司改制为单位,因此在院线制初期,就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集中度高就难以避免。根据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整个市场前五名院线票房占50%以上,前十名票房占70%以上。通过spss软件,本文对上述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了如下饼图:

图1: 2010年院线票房收入份额集中度

9.7%5.8%

9.6%

21.3%53.6%

院线票房收入份额其他第16-20名第11-15名第5-10名第1-5名图例

数据来源:2010-2011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www.entgroup.cn) 根据统计数据和图表分析可见,2010年院线票房集中度,院线票房前五名的集中度为53.6%,而前十名票房集中度为74.9%,虽然这一数据较2009年的数据略有下降,但是依然表明中国电影院线市场的高集中度。 (二)院线票房影响因素分析 1、因素的筛选 本文首先考虑了院线性质,人为主观等因素会对票房产生的影响。 院线性质主要分为资产联结和签约加盟两种。资本联结关系能够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而签约加盟只是以供片为纽带,实现统一排片,不能完全实现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我国大多院线是在2002年院线制成立时,在政府强制命令下成立的,大多数院线都是由当地省、市电影公司转制而成,因此其资产联结性较差,一般都为加盟形式进入院线,在“四个统一”的规划上面略有不足。但院线性质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其对院线票房的影响并不是及时的,显著的,因而将该因素排除。 人为主观因素对院线票房的影响则体现在人们对院线上映影片的偏好上,这主要受到影片质量,类型,题材或是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不是院线可控的,因而将该因素排除。 最后,本文选择了银幕数和座位数这样的硬件设施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银幕数和座位数决定了电影放映数量、场次和观众数量,其对院线票房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明显。又由于银幕数和座位数两者之间本身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了确保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分别将两者与院线票房进行相关分析,选择相关系数高的因素进行下一步分析。 2、相关分析 通过spss软件分析银幕数和院线票房得到下表:(详细数据见附表)

表3: 银幕数与院线票房相关分析表 Correlations

1.932**.0002020.932**1.0002020

Pearson CorrelationSig. (2-tailed)NPearson CorrelationSig. (2-tailed)N票房(单位:万元)银幕数

票房(单位:万元)银幕数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数据来源:2010-2011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www.entgroup.cn)

通过spss软件分析座位数和院线票房得到下表: 表4: 座位数与院线票房相关分析表 Correlations

1.905**.0002020.905**1.0002020

Pearson CorrelationSig. (2-tailed)NPearson CorrelationSig. (2-tailed)N票房(单位:万元)座位数

票房(单位:万元)VAR00007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数据来源:2010-2011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www.entgroup.cn)

由分析数据得到座位数与院线票的相关系数为0.905,小于银幕数与院线票房相关系数0.932,因而选择银幕数作为最主要因素进行下一步分析。 3、回归分析 首先,利用spaa软件将银幕数与院线票房数据制成散点图,观察两者关系。

图2: 银幕数与院线票房散点图

7006005004003002001000银幕数

150000.0120000.090000.060000.030000.00.0

票房(单位:

万元)

数据来源:2010-2011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www.entgroup.cn) 由上图可判断银幕数与院线票房之间为线性关系,因此将银幕数与院线票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