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简介
八、风景名胜
• 五寨县风景名胜主要有五寨故城、南禅寺、 开平王墓、南庄窝古塔、林氏家庙、三宗 关帝庙、古城遗址、东西两梁、何叶萍等!
八、风景名胜之五寨故城
门被 东北 河 门 面 设 底 所改 为 ( (位 五 洞拆 南和 沿 , 建 东 宽 大称 五 于 顶毁 、小 东 西 楼 、 寨五 寨 五寨 镶, 西东 南 门 , 南 米 合寨 堡 年 年寨 故 嵌唯 南五 北 为 东 、 , 称县 城 ) )县 城 石南 土条 三 秩 门 西 顶 五( , 扩 建砚 碑城 墙大 面 成 为 三 厚 寨左 清 城 筑城 一门 街 绕 门 捧 个 )、 雍 旧 土镇 通门 , 流 , 晖 城 米 ,右 正 址 城。 。洞 余八 , 门 门 门 , 城、 三 , ,明 保 米条 城 外 , 。 周 墙前 年 以 万嘉 存 ,小 内 有 南 城 长 高、 ( 砖 历靖 较 城巷 有 关 门 垣 后 砌 九十 好 砖。 东 。 为 顶 、 墙 年六 。 大现 西 清 迎 上 米中 年 。 年 城 部存 南 涟 薰 八 米 ,五 ) 原 , 1527 1581 5 1.67 1400 11.6 2000 1725
八、交通运输
• 铁路 五寨县有三条过境铁路一宁(宁武)岢(岢岚)铁路、神 (神池)河(河曲)铁路、神(神木)朔(朔州)铁路横 贯东西。 • 公路 四条干线公路一店(店儿上)临(临界县)、忻(忻州) 保(保德)、崞(崞阳)水(水泉)、韩(韩家楼)河 (河曲)四条干线公路,横穿东西,纵贯南北,与县乡公 路连网,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使五寨县95%以上的村庄 可以通机动车辆。
二、地理环境
• 位置境域 :东至古今坪10公里接神池县界。南至
仟树坡22公里接宁武县界,北至塔子会60公里接 偏关县界,东北至崔官庄35公里接神池县界,东 南至塔儿沟15公里接宁武县界,西南至黄土坡15 公里接岢岚县界,西北至铧嘴60公里接河曲县界 。 地形地貌 :五寨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 荷叶坪山海拔2783米,西北部韩家楼村海拔1300 米。东、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区,南部为石山区。 地势东南高,西部低。东南为石山区,主峰位于 宁武县芦芽山海拔2736米,为过境最高峰。中部 为“丁“字形盆地,以三岔为最低海拔1300米。 北部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
八、交通运输
• 五寨县地处晋西北中心,位于山西省12个二级经济区之一——晋西北 区(五寨区)的中心,处在山西两大经济轴和两大能源基地之间,即 处于黄河轴和同蒲轴之间,东有宁静煤炭能源基地,西北有神华能源 基地及河、保、偏煤铝电能源基地,是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之一和晋 西北物资转运与商品集散的重要经济活动中心。 • 三岔镇更是南达县城,通往忻州,北达偏关县,通入内蒙古呼和浩特 市,西北达河曲、保德县,过黄河入陕西省,平均日过往客车50多辆, 机动车6300辆次,是晋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韩家楼乡郜家焉 村、韩家楼村先后成为全省闻名的汽车专业户村,2001年韩家楼村 新建了韩家楼煤台,年配煤120万吨,三韩公路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三、行政区划
乡新 会 刘 坪 孙 乡 小 城 辖 、寨 乡 台 乡 家 、 河 镇 镇 东乡 、 办 、 坪 经 头 、 年 秀、 李 事 杏 乡 堂 镇 三 , 庄韩 家 处 岭 、 办 、 岔 乡 五 乡家 坪 、 子 梁 事 前 镇 : 寨 。楼 乡 胡 乡 家 处 所 、 砚 县 、 、 、
八、风景名胜之南禅寺
已 已经 经意 意人 人佛 佛下 叶有 有同 同清 清保 保晋 晋 下叶 日心 成 成过 过日 心学 学临 坪较 较云 云道 道护 护北 北 临坪 增向 为 为五 五增 向价 价清 之高 高冈 冈光 光单 单名 名 清之 。善 五 五年 年。 善值 值涟 后的 的石 石十 十位 位刹 刹 涟后 一, 寨 寨艰 艰一 ,和 和秀 又艺 艺窟 窟二 二。 。, , 秀又 九自 的 的辛 辛九 自考 考水 一术 术属 属年 年始 始位 位 水一 九佛 一 一努 努九 佛古 古, 个和 和同 同两 两建 建于 于 ,个 七寺 处 处力 力七 寺价 价古 吸历 历一 一次 次于 于五 五 古吸 年毁 旅 旅, ,年 毁值 值松 引史 史时 时重 重北 北寨 寨 松引 夏坏 游 游寺 寺夏 坏, ,参 游价 价代 代修 修魏 魏县 县 参游 ,后 佳 佳庙 庙, 后惜 惜天 客值 值建 建, ,, ,城 城 天客 各, 地 地重 重各 ,毁 毁, 的。 。筑 筑历 历扩 扩东 东 ,的 界民 新界 民于 于殿 亮南 南, ,代 代建 建南 南 。 。新 殿亮 人众 落 落人 众文 文堂 点禅 禅是 是补 补于 于 堂点 里 士惋 成 成士 惋革 革宏 。寺 寺北 北修 修唐 唐里 宏。 之 和惜 , ,和 惜中 中伟 佛将 将魏 魏多 多, ,之 伟佛 南 乡之 气 气乡 之。 。, 寺成 成建 建次 次金 金南 ,寺 峰 民声 势 势民 声五 五建 背为 为筑 筑与 与大 大峰 建背 台 百日 更 更百 日寨 寨筑 倚继 继中 中闻 闻定 定台 筑倚 上 姓盛 加 加姓 盛民 民精 管高 高的 的名 名二 二上 精管 , 捐, 宏 宏捐 ,风 风美 涔山 山杰 杰世 世十 十, 美涔 省 资重 伟 伟资 重淳 淳, 名草 草作 作界 界九 九省 ,名 级 捐修 , ,捐 修朴 朴极 山甸 甸, ,的 的年 年级 极山 文 物之 现 现物 之, ,有 ,荷 荷具 具大 大, ,文 有, 物 物 , , 5
七、社会事业
• 教育 2012年五寨教育局下属直属学校有: 五寨县东秀庄联校、五寨县第二小学校、五寨县第二中学校、忻州五 寨县第四小学、五寨县第三中学、五寨县第一小学校、五寨县韩家楼 联校、忻州市五寨县三岔联校、五寨县三岔小学校、忻州市五寨县实 验学校、五寨县第三小学校、五寨县第四中学、五寨县职工幼儿园、 五寨县小河头学校等等。
14℃ 500
4.3℃ 19℃
一、建制改革
• 据古文物考证,五寨境内在新石器时代就 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传说中的尧舜 禹时代,属冀州 • 周、春秋时属并州。 • 战国时为赵国北边地。秦时属雁门郡地。 • 汉为雁门郡娄烦地,后汉为武州南境。 • 三国时为魏之新兴郡。北魏时为肆州秀容 梁郡岢岚县地。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位于忻州市西部,总面积1379 平方千米,总人口10.8万人(2010年)[1] ,五寨 县辖3个镇、9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
五寨简介
•
景 的然 上 河省 期 年 一 流要 黄 地 峰 海南 地 点 “旅 的 流的 降 月 清河 土 , 。 拔为 势 。 五游 县 众富 雨 零 连流 丘 米以 中 石 东 寨区 之 多水 天 量 下 河是 陵 。三 部 山 南 沟被 称 有区 。 。朱 。 北岔 为 米区 高 ”人 , “之 五 年家 五 部为 “ ,, , 寨 毫 , 均川 们 南 一 寨 与最 丁 为主 西 坐 县米 有 芦称 山 在, 是 , 七 气河 县 西低 “ 县峰 部 芽为 生 水境 山 无 月 温及 境 北海 字 境芦 低 其 内 部拔 形 最芽 。 山北 态 库内 西 霜 支 主 为 盆 高山 东 等方 自 ”的 。, 120 2736 1300
六、经济概况
• 第一产业
2012年五寨县农作物的种植主要以山药、莜面、豆类等杂粮为主,其中山药蛋的 种植和生产是全区的大县。五寨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马铃薯、玉米,胡麻、 黄牛、花菇、茴子白(卷心菜)、药材、葵花及其炒货业。马铃薯每年五寨县的
种植面积均稳定在20万亩以上,占到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2012年五寨县落 实播种面积74.4万亩,建成玉米丰产方15个,小杂粮丰产方12个,万亩玉米高产 创建示范区1个,马铃薯集中连片起垄栽培播种示范区1个,马铃薯繁育网棚40座, 马铃薯原种高山繁育基地1000亩。五寨县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达 到36万亩、20万亩、15万亩。
• 2007 3 15
四、人口状况
• 人口:截止2010年,五寨县总人口10.8万 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人。 • 民族:截止2010年,五寨县少数民族主要 有回族、黎族、满族、壮族、蒙古族、藏 族、维吾尔族等少量分布。
五、自然资源
• 土壤资源:五寨县土地总面积208.7万亩,其中可耕地面 积60万亩,占五寨县总土地面积28.7%;宜林地面积74.7 万亩,占五寨县总面积的36%;宜牧地面积50万亩,占五 寨县总面积的2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万亩,交通用地 8.3万亩,水域1.5万亩,暂难利用地10.2万亩。五寨县人 均土地22亩,人均耕地6.4亩。 • 生物资源:五寨县境内植被良好,类型复杂,其中
•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兴 县专署。 • 一九五二年归忻县专署。 • 一九五九年四月忻县专署与雁北专署合并 为晋北专署,五寨随属之。一九六一年十月 恢复忻县地区专署,五寨归属。 • 一九六七年成立五寨县革命委员会,属忻县 地区革命委员会。 • 一九七九年以来,五寨属忻县地区行政公 署。
七、社会事业
• 科技
• 2012年五寨县共取得国家、省部级和地区的科技成果35项,其中秸秆高蛋白 饲料和菌体蛋白研究试验分别获得国家“星火计划”洽谈会金奖和银奖,并 在全国18个省区推广。瘦肉型猪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山区养牛商品技术开发、 绒山羊开发分别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寒地区果树栽培试验获区级 科技推广奖,脱毒山药高产攻关试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了13个新型工业项目,总投资10.3亿元。6000万穗甜糯玉米加工、万 兴制粉公司小杂粮加工、柠条饲料加工、百禾淀粉加工等7个项目建 成投产。煤炭物流产业提能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乡镇煤炭运销公司 铁路专用线改扩建、五寨至小河头专用线电气化改造及小河头煤站扩 建、李家坪集运站建设、隆泰煤焦化300万吨洗煤、采源洗煤厂180 万吨技改等5个项目竣工。
• 隋为马邑郡神武县。唐朝属河东道朔州, 唐末建五州。 • 五代后汉时属岢岚军。宋时为岚州岚谷县, 置宁远寨,隶属岢岚军。 • 元朝为大同路武州,至元二年割宁边之半 隶属。四年省宁远县及司候司入州。 •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镇西卫五所大 寨堡:前所、右所、中所、左所(今城 关)、上所(今河湾)为五寨县,并入三 岔堡,属宁武府。 • 民国时期,五寨属雁门道。民国时期二十 六年(1937年)年抗战爆发后,山西属第 二战区,五寨为第二行政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