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
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
一.孔子学堂的现状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开办,且增长速度迅速。
从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孔子学院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分别占总数30.85%,33.33%,10年分别占31.99%,32.61%,孔子学堂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占总数73.03%,14.11%,10年占65.04%,22.22%。
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在西方国家的数量远大于东方国家,可见孔子学院主要致力于在西方国家中传播汉语文化。
表一
孔子学院
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总计
09年10月28国70所15国21所11国87所29国94所2国10所85国282
所
10年10月30国81所16国21所12国103
所31国105
所
2国12所91国322
所
表二
孔子学堂
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总计
09年10月10国27所2国2所5国176所7国34所1国2所28国241
所
10年10月11国31所5国5所6国240所10国82所2国11所34国369
所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办引起了“汉语热”。
中国官方估计全球非汉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共有4000万人在学习汉语。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每三年都要调查大学中的外语学习情况。
与2006年相比,2009年学习外语的学生增加了6.6%,其中学习韩语的人数增长19.1%,汉语增长18.2%,葡萄牙语增长10.8%,日语则增长10.3%。
根据这份调查,2009年美国大学前十大热门外语依次为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美国手语、意大利语、日语、汉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俄语。
虽然汉语仅排第七名,但是学习汉语的人数的确比以往增加了
汉语水平考试(HSK)也能反映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由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到,参加海外汉语水平考试的总人数为08年67558人,09年76088人,10年98291人,每年平均增长20.6%,但由表四显示,88.01%的考生为亚洲考生,而欧美考生仅占10.58%,相比于亚洲和欧美的孔子学院数量,反差十分明显。
虽然在欧洲和美洲投入巨大,但是得到的成效却与投入不成正比。
西方人并未想象中那样热爱学习汉语。
并且从不同等级的考试情况可以看出,80.33%的亚洲考生参加HSK三级,四级,和五级考试,而在欧洲考生,美洲考生和非洲考生中占据的比例仅有29.42%,37.03%和17.44%。
可见,亚洲人不仅学习汉语的人数多,而且汉语水平也比全球其他洲的学习者高。
表三.2008-2009年旧HSK考试人数
2008年2009年
考试
数量比例数量比例
HSK(基础)8635 12.78% 8856 11.64%
HSK(初中等)45597 67.49% 50782 66.74%
HSK(高等)13326 19.73% 16450 21.62%
总计67558 100% 76088 100%
表四.10年HSK考生洲别信息
序号洲别数量比例
1 亚洲86503 88.01%
2 欧洲7691 7.82%
3 美洲2711 2.76%
4 大洋洲761 0.77%
5 非洲625 0.64%
总计98291 100%
表五.10年笔试各等级考生洲别比例
考试
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
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HSK(一级)2424 2.96% 1567 21.49% 509 20.27% 125 17.03% 192 30.72% HSK(二级)5509 6.72% 1771 24.29% 520 20.71% 178 24.25% 142 22.72% HSK(三级)8178 9.98% 1808 24.80% 552 21.98% 139 18.94% 182 29.12% HSK(四级)16510 20.15% 1239 16.99% 458 18.24% 175 23.84% 76 12.16% HSK(五级)30323 37.01% 672 9.22% 375 14.93% 75 10.22% 28 4.48% HSK(六级)18980 23.17% 234 3.21% 97 3.86% 42 5.72% 5 0.80%
孔子学院是学习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而开办的。
与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比较,如表六,可发现孔子学院的海外分支是除法语联盟最多的机构,平均每年就建立76所海外孔子学院,每4天建立一所孔子学院的扩张速度让人惊奇,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是“文化的大跃进”,结合之前的结论,孔子学院有些重视量而忽视了质。
孔子学院无论是在开发目的、合作平台和运行机制上都仍然处于一种“高成本低产出”的弱势竞争状态,而西方社会向世界推销的文化教育产品却处于强势竞争状态,与孔子学院相类似的机构如塞万提斯学院或歌德学院在西方对外文化产品中的地位相当有限,相反,它们是将优势资源集中到在国外办综合大学、资助高端的多学科的国际学术思想交流、输出代表本民族强势文化传统的政治、宗教、经济学、哲学等课程、选派并资助各种渠道的专家学者向海外推销本民族的思想和精神产品方面,营造了国际交流中的优势竞争文化氛围,也极大地增加了西方传统的物质消费品的文化品牌价值。
表六
机构历史(截至
2008年)性质目的海外分支(截
至2008年)
年度经费估
算及来源
法语联盟126年与外交部有
协议的半官
方机构在全世界传播法
语,扩大法国思
想和精神的影响
1100 约6亿美元,
政府拨款约
25%
歌德学院89年与外交部有
协议的非政
府机构促进海外德语教
学,增进与各国
的文化交流
142 约4亿美元,
政府和公共
基金投入
英国文化协会65年隶属外交部
的半官方机
推广对外英语教
学,增进外国对
223 约6亿美元,
主要为政府
构英国文化的了解拨款
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17年隶属外交部
的半官方机
构
在全球推广西班
牙语教学,宣传
西班牙文化
60 0.8亿美元,
主要为政府
拨款
孔子学院4年隶属国家汉
语国家推广
领导小组的
非政府机构增进世界人民对
中国语言文化的
了解,促进多元
化文化发展
305 近年较快增
长,主要为
国家财政投
入
二.孔子学院所展现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存在的原因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
孔子学院属于以教育手段传播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是学习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而开办的。
它主要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孔子学院主要的任务是教授外国人汉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语也能使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同时,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三.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走向世界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
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汉语的形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而成。
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
“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兴办表明了中国力图在国际上扩大影响力的决心。
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象征,成为当代中国“走出去”的符号。
中国输出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性,但目前来看,孔子学院还未达到输出价值这个层次,目前孔子学院的活动仅停留在教授汉语和打太极拳的程度上。
仅有数量并不代表已经输出了文化。
师资和教材是孔子学院创办过程中的两大瓶颈,孔子学院在大张旗鼓地创建的同时,师资和教材无法跟不上。
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各国孔子学院来说,提高教学质量,用优质教学来吸引学生,
打造孔子学院的良好口碑就成为了目前各孔子学院的当务之急,也是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为了提高孔子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目前应该控制孔子学院的数量,提高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