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编者:张天叶谆谆一.名解1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2.中毒: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3.半数致死量(LD50):能够引起群体中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

4.毒品:是属于法学范畴的概念,它是由法律规定要受严格管制的一些药毒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中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5.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药物。

6.戒毒药品: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如美沙酮等。

7. 体外检材:主要是指那些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其中的药毒物在形态、气味、酸碱性、溶解度和化合状态等方面尚全部或部分地保留其原有性状,绝大多数是案件侦查中或现场收集到的各种可疑物。

8.体内检材:主要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如尿、血、唾液和其他体液、也包括各种内脏、毛发、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还包括取自已埋尸体的组织或腐泥等。

9.★定性分析:目的是确定检材中所含毒物的性质,即检材是否为某种毒物或者其中是否含有某种毒物,通常又成为检识或检出。

检出的对象也包括药毒物在体内生成的代谢物。

10.★定量分析:目的在于确定检材中某毒物的含量,通常称之为含量测定或简称测定。

定量分析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11.K粉:即氯胺酮,属麻醉镇静剂,麻醉作用快、镇痛强,有致幻作用,也称“强奸粉”。

显弱碱性,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临床用制剂通常为注射液。

12.戒断综合征:①停药后数小时可出现,12~24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后逐渐减轻。

②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出汗、汗毛竖起、出鸡皮疙瘩、流涕、流泪;瞳孔扩大、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全身疼痛。

③精神运动性亢进:焦虑、不安、惊恐、自残。

④强烈渴求用药与觅药13. 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或发射现象的原理和实验方法一确定和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14.筛选试验-Reinsch试验:以单质铜为还原剂,一定酸度和温度下,一些金属离子可被铜单质还原成为金属单质后再沉积与铜片表面,形成特殊的颜色而加以鉴别Reinsch试验的确证升华试验(古蔡氏(Gutzeit)法).15.动物试验(青蛙毒性试验) :利用士的宁的毒理作用,可用青蛙进行动物试验。

检材中的生物碱经过萃取、挥干后,使成可溶性盐,用少量生理盐水制成中性溶液,注入青蛙背部的淋巴囊内,观察青蛙动态。

如有士的宁存在,则于给药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出现间歇性、强直性四肢肌肉痉挛,蛙体及后腿僵直,前肢合抱,稍有外界声音或光线刺激,立即再次引起全身强直性痉挛。

16.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使用特殊仪器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

17.确证试验:具有确证效用的定性方法能够确实无误的判断出检材中是否含有某毒物或是否为某毒物,称为确证试验。

18.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光的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物质粒子对光的吸收或发射强度为纵坐标所绘制的谱图称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

1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当物质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分子外层电子或分子轨道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光谱,一般在紫外可见光区,称为紫外可见光谱,它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吸收波长在200-800nm范围内,利用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20.吸光系数: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和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光度值,称为吸光系数.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谱线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22.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组分(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各组分产生差速迁移达到相互分离。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在色谱分离中固定不动、对样品产生保留的一相。

流动相(mobile phase):与固定相处于平衡状态、带动样品向前移动的另一相。

23.比移值Rf:在薄层色谱法中引入了能够反映组分斑点在薄层板中位置的保留参数,称为保留比或比移值。

二.填空1.毒性作用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毒物的成分、起作用的剂量、作用途径与方式、受作用的生物体个体情况2.安全剂量:临床治疗剂量。

中毒量:毒物引起个体中毒并出现了中毒症状的剂量。

致死量:造成死亡的剂量。

3.毒物的代谢: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四种形式4.毒品定义三要素:非法性、危害性、成瘾性5.毒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6.法医毒物分析的特点①分析目的难于事先确定②检验材料特别③分析方法的应变性④肩负法律责任⑤涉及范围的多学科性7.结合物解离:酸水解法、酶水解法8.毒物的来源:自然界:植物、动物、矿物人工合成:工业产品及其副产物、废弃物9. Stas-Otto法:由斯塔史创立、奥托改良所形成的植物毒系统分析法。

10. 分析方法类别:1形态学方法2动物试验方法3免疫分析法4理化分析法5仪器分析法11.动物实验法两种:急性毒性反应、毒效实验(蛙的士的宁实验)12.分析方法的可靠性验证包括:㈠验证分析方法的主要项目:⑴回收率和纯度⑵方法专属性⑶方法的准确性:又称选择性或专一性,包括认证准确性和测定值准确性。

①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的程度。

两者的差值称为误差②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样品经多次重复检测,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离散程度)⑷分析方法的灵敏性(常用信号值和噪音的比值S/N来确定检测限或定量限,信噪比为3时为检测线,为10时为定量限)⑸线性与检测范围⑹耐用性㈡可靠性论证的实施方法:注意都是验证可靠性或可行性!①模拟试验(可对整个检测方法的效能进行验证,亦可对其中各项操作步骤的效能进行验证)②空白试验(目的是主要验证所用物品和操作过程中是否可能引入有干扰的物质或是否存在影响结果判断的物质)③已知对照试验(目的是验证所用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④随行参比法(验证检验结果可靠性)13. 质谱仪由进样系统、离子源(电离室)、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和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系统须在高真空条件下运行。

14.薄层板制备的步骤:点样、展开、斑点检视、定性鉴别15.★气相色谱仪:①气路系统②进样系统③色谱柱系统④检测器⑤色谱工作站16. 高效液相色谱仪:①高压输液系统(.流动相储瓶&.输液泵)②进样器③色谱柱④检测器⑤色谱工作站17.马钱子的吲哚类生物碱有两种:士的宁、马钱子碱18.河豚中含有河豚毒素(TTX),是自然界中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主要从尿中排泄,尿中浓度常高于血中浓度。

LC/MS方法是目前直接检测河豚毒素中毒检材最有效的方法。

19.毒物分析包括两个内容:毒品鉴定、体内毒品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法是毒物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确证方法。

20.阿片中的重要生物碱:吗啡(含量最多)、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蒂巴因21.光的三要素频率ν、波长λ、光速C22.紫外分光光度计:①光源②单色器③吸收池④检测器⑤信号处理器24.检测器:1、浓度型检测器(1)热导检测器TCD (2)电子捕获检测器ECD2、质量型检测器(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2)氮磷检测器NPD25.通常以O6-单乙酰吗啡作为判断是否使用过海洛因的依据。

尿和血是检测体内海洛因代谢物的常规检材。

26. 冰毒:甲基苯丙胺的盐酸,一种透明晶体,中毒量(0.1g),致死量(1g)27.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大麻二酚、大麻酚酸,其中又以四氢大麻酚的精神活性最强。

28.用大麻制成的毒品主要有三类,即大麻草、大麻脂和大麻油。

29. 有机杀虫剂种类: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氟类30. 杀鼠剂种类①有机合成杀鼠剂②无机杀鼠剂③天然植物杀鼠剂④气体熏蒸类杀鼠剂31.一氧化碳中毒的轻重取决于血液中HbCO饱和度的大小,HbCO占血红蛋白总量的百分比称之为HbCO饱和度。

32挥发性毒物的特点是:分子量小、化学结构简单、蒸汽压较高,能利用其较易挥发的特性从检材中分离出来的毒物33.金属毒物的有机质破坏法:湿消化法、干灰化法34.铊是一种稍带蓝色的银白色稀有金属,以硫酸铊中毒最为常见。

首发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部分铊中毒者的首发症状为胃肠道的症状,另有报道部分铊中毒者的首发症状为脱发。

其首发症状多具“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的特点35.亚硝酸盐中毒表现:口唇、指甲、全身皮肤及黏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

36.哌替啶:又名度冷丁,是人工合成的麻醉镇痛药物。

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效力约为吗啡的1/10-1/8。

37.“摇头丸”的毒品中主要成分就是MDMA,其次还有MDA和MA。

38.钡(Ba)化合物:可溶性钡盐都是剧毒物质。

常见的有BaCl2·H2O、BaCO3、Ba(NO3)239.水溶性毒物能溶于水的强酸、强碱及有毒无机盐类(亚硝酸盐).40.水溶性无机毒物分析的重点是透析法的原理和亚硝酸盐的分析。

41.亚硝酸盐存在于水和土壤中,用偶氮色素法分析亚硝酸盐时灵敏度高,必须进行空白试验,并且应注意试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浓度过高反而出现阴性结果)。

42.在群体中毒事件中,应根据中毒症状鉴别是否亚硝酸盐中毒43仪器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44.色谱分离理论:理论塔板(热力学)、速率理论(动力学)三.简答1.十大类毒物①合成药毒物(临床药物最多)②天然药毒物(含生物碱最多)③毒品④杀虫剂(中毒案例最多)⑤除草剂⑥杀鼠剂⑦气体毒物(中毒速度最快)⑧挥发性毒物⑨金属毒物(最难排出体外)⑩水溶性无机毒物( 外部伤害最多)2.法医毒物分析任务:①肯定或否定中毒的存在;②确定何种毒物中毒;③确定体内毒物量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达到中毒量和致死量);④分析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和形式;⑤推测或确定中毒的性质(自杀、他杀、意外灾害或事故)。

3.天然药毒物的特点:①中毒原因复杂;②天然物的来源和名称比较复杂;③不同药毒物的毒理作用不同且毒性差异较大;④天然物质及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复杂;⑤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大;⑥检材性状差异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