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讲 液压CAE软件介绍;以分拣装置为例演示
第1讲 液压CAE软件介绍;以分拣装置为例演示
2、液压仿真软件
2.1 液压仿真软件发展
2.2 常见液压仿真软件
序 号 1 2 软件名称 bathfp AMEsim 开发国家 英国 法国 开发时间 特点 20世纪70 流体动力系统专用软件 年代 1995年 液压、机械系统的建模 仿真及动力分析软件 工程系统仿真和分析软 件 面向工程的一维热流体 系统仿真
学习FluidSIM软件原因
第二
每个复杂的液压与气压系统,都由若干个基本回路组成; 每个基本回路,都由若干个液压元件组成,系统的各个 不同状态,实际是通过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来完成的。 一般液压系统图,只表示一个工作状态,而实际可能有 多个工作状态,剩下的工作状态,要靠读图的假想某些 元件的工作状态,并作相应变化后才能读懂图[2]。本 门课程涉及物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以及机械制 造等多门学科的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经 过两学期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学习《液压与气动传 动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对基本概念难 以理解,对结构复杂的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难以理解, 感到液压与气动系统工作过程难于理解等。
编号 0Z 1V 1A -
数量 1 1 1 4
名称 液压源 2 l/min 4/2单电控电磁阀 液压缸,16/10/200 快插式液压油管, 600和1000mm
数量 1 1 1
名称
电信号开关单元 带安全插头的导线 电源,24V
5、分拣装置仿真液压与电气回路
6、主要元器件状态图
7、仿真动态图
从上图 中我们看到,深红色的线条为压力油,浅褐 色线条为常压油,手动换向阀在左位。 我们可以在任何过程中,暂停仿真过程,查看各个 元件的状态和参数,如鼠标右键点击液压源和溢流阀符 号,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则显示对应元件当前 的压力和流量参数,显示如下图,可看出液压源的流量 全部流入溢流阀,液压源的压力由溢流阀调定。
在液压与气压传动学习中,我们尝试使用
FuidSIM 软件辅助学习。在后期的液压系统与气动 系统课程设计完成时,要求每个学生用电脑软件完 成的设计,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思路有很大帮助。
三、 分拣装置为例演示
1、分拣装置特点: 双作用气缸,直接控制,手动
2、分拣装置仿真学习目的
了解直接启动,手动操作回路 使用4/2 单电控电磁阀启动双作用气缸
通过这个回路的运动仿真和元件状态的实 时显示,能够清晰的反映各元件在回路的各 个运动阶段的工作过程,加深学生对元件和
回路原理的理解。
第二、系统的补充液压与气动技术基本知识
软件本身自带和液压传动有关的元件说明、插 图、图片和影像,如我们右键点击上图的三位五通 换向阀,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图片”,则可显示此 元件的图片,如图;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插图”, 则显示此元件的插图,如图;在右键菜单中选择 “元件说明”,则显示此元件的技术说明,如图。 此软件有配套的教学录像光碟,点击“教学”菜单 选择“教学影片”,就可在讲课过程中播放配有中 文讲解的教学录像,如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 回路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液压传动与 气动技术的基础知识。
第三、设计电气控制回路
FuidSIM -H 软件有丰富的电控元件供选择, 如:24V 电源正负极、各种主令开关、接近开关、 继电器线圈、各种触点等,能够设计和液压传动回 路配套的电气控制回路,并能同时进行电气和液压 的回路仿真。 笔者设计了一个电控的双作用液压缸往复动作 回路,仿真图如图所示。
8、分拣装置仿真说明
当按下START按钮S时,电磁线圈1Y的回路关闭, 4/2单电控电磁阀启动。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前 进至它的终端位置。 当松开按钮S时,电磁线圈1Y的回路中断,4/2 单电控电磁阀回到初始位置。气缸的活塞杆缩 回到末端位置。
9、注意事项
液压回路图的注意事项 在图中,元件以符号的形式表示。 4/2单电控电磁阀在回路图中表示为 - 左边平行 - 右边交叉。 这意味着在回路图中没有相交线。 本软件都使用这样的表示方法。 电气回路图的注意事项 在直接控制的电路中,没有继电器,控制回路和 电源电路是不分开的。
第三、设计电气控制回路
还设计了两个点动开关SA 1 和SA 2 来控制两个 继电器K A 1 和K A 2,通过继电器K A 1 和K A 2 的常开触点控制电磁阀Y 1 和Y 2 的通断,进而控制 电磁换向阀的阀位,使气路转换,实现液压缸活塞杆 的前伸和回缩。若电气控制回路和液压回路设计完毕, 可立刻进行联合仿真。如果电气回路不符合电气原理, 软件会自动提示,仿真中断。我们在给那些需要加强 电子液压和电子气动知识的专业的学生讲课时,设计 回路前先给学生补充电控的知识,或者在课堂和习题 课上现场设计电气和液压回路,让学生复制回去在宿 舍中利用自己的计算机进行设计,使学生进行电气和 液压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机电液综合应用能力。
学习FluidSIM软件原因
第三: 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互动式教 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结合日益发展的计算 机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由计算机来模拟各个 元件的动态过程,解决多年来教学上的难点,并 利用FluidSIM 3.6 液压与气动液压与气动仿真软件 ,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过程,使学生 更深刻理解和认识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并且液压系统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能 够实现整个系统的多种工作状态,使同学们对三 门课程产生兴趣。
3 4 5
Easy5 Flowmaster FluidSIM
美国 英国 德国
1975年 1984年
20世纪末 基于元件物理模型的回 路图进行实际仿真
3、FluidSIM仿真软件的功能
FluidSIM 软件是由德国Festo 公司D idactic 教学 部门和Paderborn 大学联合开发,专门用于液压与
FluidSIM 软件用户界面直观,采用类似画图软件
似的图形操作界面,拖拉图标进行设计,面向对象
设置参数,易于学习,我们可以很快地学会绘制电 气- 液压(气压)回路图,并对其进行仿真。
5、FuidSIM软件的应用
第一、设计和仿真液压(气压)回路 由于FluidSIM -H 和FluidSIM -P 用户界面完全一 致,操作类似,因此以FluidSIM -H 软件为例来介 绍。如图所示。
本讲小结
上机作业 1、熟悉FluidSIM软件的工作 界
2、分拣装置的液压回路搭建 及仿真分析
第一讲
FluidSIM软件介绍及举例 演示
讲 课 提 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液压CAE软件及应用 软件名称:FluidSIM仿真软件 上课教师:
•课程成绩考核分布及要求
要求包括出勤、上机实训情况、实训报告、大作 业四大项。 (1)出勤 20分,每缺一次扣2分,缺5次以上本 门课程以不及格计成绩。 (2)上机42分 每次上机都有任务,1-14次, 完成任务每次3分,部分完成按2、1给分。 (3)第十五次上机考试,满分22分。 (4)实训报告14分,每次1分,缺3次,不及格 。 •大作业2分
为双作用气缸命名
为4/2 单电控电磁阀命名 了解电信号开关单元的使用方法 元件选择 设计并绘制液压和电气回路图
3、分拣装置工作原理
分拣装置用于对沉重的铁制工件进行分类。
当按下 START 按钮时,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将邻
近的工件从传送带上推走。当松开 ST4、分拣装置实际回路
学习FluidSIM软件原因
第一: 《液压技术》《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系统》 是高职类院校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的三门重要课 程,是三门实践性很强的重要课程,其内容涉及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常 用元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元件选用与系统设计、 调试的基本方法,其教学一直受到陈旧及落后观 念的束缚和制约,部分教师教学手法单一、陈旧, 现代教学理念缺乏,知识技能更新不快,与当今 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已形成强烈的矛盾和脱节。
(2)系统学习的概念。 FluidSIM 软件可用于自学和演示。液压(气压)元件 可以通过文本说明、图形以及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动画 来描述;各种练习和教学影片则讲授了重要回路和液 压(气压)元件的使用方法。 (3)可设计和液压气动回路相配套的电气控制回路。 弥补了以前液压与气压教学中,学生只见液压(气 压)回路不见电气回路,从而不明白各种开关和阀 门动作过程的弊病。电气- 液压(气压)回路设计 与仿真同时进行,可以提高学生对电气动图、电液 压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气压传动的教学软件,FuidSIM 分两个软件,其中
FluidSIM -H 用于液压传动教学,而FluidSIM -P 用于气压传动教学。
4、FluidSIM仿真软件的特征
(1)CAD 功能和仿真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FluidSIM 软件符合D IN 电气—液压(气压) 回路图绘制标准,CA D 功能是针对流体而专 门设计的,例如在绘图过程中,FluidSIM 软 件将检查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是否可行。最重要 的是可对基于元件物理模型的回路图进行实际 仿真,并有元件的状态图显示,这样就使回路 图绘制和相应液压(气压)系统仿真相一致, 从而能够在设计完回路后,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并演示其动作过程。
序号 1 2 3 4 5 6
课题
学时 4 8 32 4 8 4 60
理论学时 2 4 16 2 4 2 30
上机学时 2 4 16 2 4 2 30
备注
液压CAE概论 FluidSIM软件菜单及
元件库
仿真与新建回路图 液压技术多媒体教学 特殊功能 其他液压CAM技术
合计
FluidSIM软件主要内容简介
1.2仿真方法
仿真是指建立仿真模型和进行仿真实验的方法,可
分为两大类:连续系统的仿真方法和离散事件系统
的仿真方法。
1.3 应用
仿真技术50年代和60年代仿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 天、电力、化工以及其他工业过程控制等工程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