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信息
高场
李家湾 北碚 武隆 长阳 碾盘山 湘潭 桃江 桃源 三江口 城陵矶 外洲 李家渡 梅港
多年平 均水位
276.72
260.15 179.41 172.88 62.39 44.02 31.05 35.17 33.35 58.10 24.49 18.56 26.33 19.28
长江干支流各主要站水位特征值表
7
1
8.68
7
1
5.71
8
1
备注
/doc/jd/07-3-1-93044823457687/
2012/2/18
长江水文网
Page 4 of 16
表2
河名
岷江 沱江 嘉陵江 乌江 清江 湘江 洞庭湖 汉江 赣江 鄱阳湖 金沙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站名
高场 李家湾 北碚 武隆 长阳 湘潭 城陵矶 碾盘山 外洲 湖口 屏山 寸滩 宜昌 汉口 大通
31.21
1979.3
10.97
1901.3
3.11
1961.2
1.54
1956.1
-0.07
1965.12
历年水 位变幅
最高多出现 月份
最低多出 现月份
12.60
6
1
7.19
6
1
15.81
7
1
24.95
8
3
33.31
7
3
42.36
7
4
59.32
7
3
17.25
7
3
13.46
8
3
18.76
7
2
13.47
长江流域年径流的地区组成见表3。从表可知,金沙江占大通16%,岷江占9.8%,嘉陵江7.9%,洞庭湖四水占21.6%,鄱阳 湖五河占16.4%。若以长江上游年径流量来看(宜昌以上),金沙江占宜昌的32%为最大,其次是岷江占宜昌的20%。
长江流域的径流量主要由雨水补给,因而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主要受降雨的气候条件所制约,根据多年资料的统计分析, 长江汛期出现的规律是:洞庭湖的湘江资水和鄱阳湖的赣江等水系三月份即进入汛期,五、六月间梅雨连绵,到七月汛期基 本结束,乌江的汛期也较早,为五至八月。岷沱江一般为六、七、八三个月。嘉陵江及汉江有前后期洪水,七月及九月径流 量都比较大而八月一般较小,有时汛期延续到十月。
长江流域示意图
长江流域图
长江上游水文
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水质情况
/doc/jd/07-3-1-93044823457687/
2012/2/18
长江水文网
Page 3 of 16
表1 河名
站名
岷江
沱江 嘉陵江 乌江 清江 汉江 湘江 资水 沅水 澧水 洞庭湖 赣江 抚河 信江
/doc/jd/07-3-1-93044823457687/
2012/2/18
长江水文网
Page 2 of 16
江等主要支流及区间来水,流量增加很多,虽经河槽调蓄,但洪峰流量仍很大。宜昌以下纳入清江来水,经松滋、太 平、藕池分流入洞庭湖,加上汛期较早的湘、资、沅、澧四水入汇,经洞庭湖区调蓄削减。故洞庭湖出口站城陵矶的峰形平 缓肥大。历时一般达5个月左右。至汉口有汉江加入,流量更大。汉口以下有倒、举、巴、稀等水入汇,至江西湖口又有 赣、抚、信、饶、修诸水经鄱阳湖调节后注入长江,至大通峰形更大,历时更长。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流量变化复升。
6
1
续表1
河名
昌江 修水 鄱阳湖 金沙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站名
渡峰坑 万家埠 湖口 屏山 寸滩 万县 巫山 宜昌 沙市 汉口 大通 南京 高桥
多年平 均水位
22.00 23.00 12.95 282.8 163.97 106.99 76.66 44.35 36.68 19.19 8.66
18700
81638
2070
20300
1968
21900
257212
9890
44500
1954
140340
1640
41500
1983
57900
80948
2140
20900
1962
26100
162225
4670
28800
1955
458592
4570
29000
1966
36900
866559
11300
85700
支流各站的流量过程一般为陡涨、陡落的多峰形式,峰高而尖,每次洪峰历时很短。干支流的枯水期主要由地下水补 给,过程线一般变化甚少。但湘赣诸水枯季也受降雨影响,稍有起伏。
历年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长江干游上游一般27~42倍,下游一般在20倍左右,支流则远大于干流,达数百倍。个别 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流量特小(如沱江)其倍比达数千倍。长江干支流各控制站的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及其比值列于 表2。
长江干流各站的水位变幅,大致由上游向下游渐减。如寸滩站多年平均水位为163.97m,水位变幅为33.31m,万县多年平 均水位为106.99m,水位变幅为42.36m。宜昌多年平均水位为44.35m,水位变幅为17.25m。汉口多年平均水位19.19m,水位 变幅18.76m。大通多年平均水位8.66m,变幅13.47m。三峡地区河道狭窄,水位变幅特巨,如巫山站,历年最大水位变幅达 59.32m,为全江各站之首。
实测
日期
流量比值
364
1980
94
6.7
1978
2670
242
1980
185
208
1952
687
100
1966
203
375
1983
119
172
1958
241
172
1963
122
264
1956
109
1060
1960
27
2060
1937
42
2770
1979
26
3770
1901
20
4620
长江干流安庆以下为感潮河段,沿程水位均受潮汐影响,愈接近河口,其影响愈大,一般情况下水位受上游来量及引潮 力的双重影响,南京站1954年8月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0.22m,就是由于上游来量很大又遇高潮的结果。位于吴淞口外的高桥 站,为长江最下端的一个近海水位站,1981年9月最高潮位达5.64m,系台风与高潮所致。长江干支流主要站的水位特征值见 表1。
59.50
1954.8
1954.8
1954.8
1954.8
1981.9
日期
1924 1870 1870
历年最低水位
实测
日期
20.83
1958.8
22.12
1965.3
5.90
1963.2
278.19
1960.4
158.10
1973.3
99.06
1937.4
63.15
1979.3
38.67
1979.3
实测 33.85 29.63 21.71 303.14 191.41 141.42 122.47 55.92 44.67 29.73 16.58 10.22 5.64
历年最高水位
日期
调查
1956.6
1977.6
1983.7
1966.9
307.30
1981.7
195.15
1981.7
1981.7
1896.9
三、年径流量
长江流域的径流量,据入海控制站大通1951~1983年33年资料统计,年径流总量为8956亿m3。其中宜昌站以上及其以下的 约各占一半。支流以岷江的877亿m3为最大,嘉陵江710亿m3次之。若以径流深表示,大通以上平均为525mm,各支流有一些与 降水分布相一致的高径流区,其中以川西青衣江上游的1600mm为最大。岷江中下游、涪江上游、三峡区间大巴山、清江、湖 南雪峰山、鄂赣边界的幕阜山等地区均有大于1200mm高径流区。长江下游巢湖、太湖直至长江出口一带,径流深均小于 500mm。长江河源地区径流深不足50mm,是全流域径流深最小的地区。
历年水 位变幅
15.90
15.05 31.56 36.09 17.45 11.68 13.56 10.44 14.38 11.59 17.28 8.81 7.96 10.99
最高多出 现月份
最低多出 现月份
备注
①水位单位以m
7
2
计
8
4
7
2
②变幅以实测
6
3
水位计算
7
1
8
3
5
12
6
1
6
1
6
1
7
2
6
1
6
9
长江干支流各主要站流量特征值表
集水面积(km2)
多年平均 流量
实测
最大流量
日期
调查
135378
2830
34100
1961
51000
23283
410
15200
1981
18600
156142
2170
44800
1981
57300
83035
1610
21000
1964
31000
15300
428
18900
1969
长江水文网
Page 1 of 16
首页 >水文及水资源 >水资源研究 >正文
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1987)
稿件来源:水资源研究编辑部 发布时间:2007-3-1 作者: 金栋梁 编辑: 刘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