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造业情况
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也还没有摆脱下行的困扰。据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统计,
自2009年以来,中国制造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数量由高峰期的294家减
少为2014年的260家。排名前500位的中国制造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15%。
2014年上半年,在国内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中国铝业以41.23亿元的亏
损额取代中国远洋成为“亏损王”。
从2001年成立至今,从铝业到铜业,从铜业到稀土,再到铁矿石、煤,中
铝经历了多轮转型。但转得并不顺利,只得抛售资产。
按照产能利用率小于75%属于严重过剩的公认标准,2014年,中国有28
个行业属于产能严重过剩。
PPI连续近50个月负增长,长期处于荣枯线以下,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恶化,
生产领域已现通缩。
新常态下,如果说产能过剩是结构性问题的表象,经济运行逐步呈现的一系
列新特点、新规律则直指结构性问题的本质。
需求条件不同以往——
传统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拉动经济的作用明显弱化,投资尚有空间
但带动力已然下降,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导致消费集中爆发力减弱。
供给条件深刻变化——
“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下面对“刘易斯拐点”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接
近甚至达到极限,成本提升让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
四、结构性失业情况
1.以煤炭为例:
我国煤矿企业数约13000个,煤炭行业就业人数达400万人,工业总产值约
占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工业总产值的65%。目前,我国90%煤矿出现亏损,近百
万人就业受到影响。
其中,今年1-9月,陕西煤业净亏约为-18.06亿元,同比跌幅296%,深陷
巨亏的泥潭。
山西五大煤炭集团的期末资产负债率为82%,9月,法院已裁定受理山西联
盛能源有限公司等23个企业破产重整。
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今年四季度要分流裁员10万人。龙煤
集团2012年净亏8亿元,2013年净亏损23亿元,2014年接近60亿元。
2.以钢铁为例
据钢协统计,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29亿元,同比下降14.5%;
主营业务亏损110.53亿元,增亏34.33亿元; 34家上市钢企有16家亏损,重
庆钢铁亏损8.29亿元,马钢股份、韶钢松山、八一钢铁等13家亏损额在亿元以
上。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仅河北省,到2017年,将压减6000万吨
钢铁、6000万吨水泥、3000万吨标准重量箱玻璃,化解产能过剩涉及分流裁员
职工54.7万人,其中钢铁42.6万人、水泥6.5万人、平板玻璃5.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