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研究

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研究

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软件,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最重要主干专业核心课。

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概念繁杂、涉及知识面广,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理论和时间要求。

本文结合当前操作系统教学现状和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
提出几点想法。

关键词:操作系统教学方法
一、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大多数老师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形成了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重视老师教,学生思考较少,实践更少,课堂缺乏互动,课后缺乏实践。

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参与思考的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多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五大组成部分,这与实际使用的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存在一定距离,学生的学与用之间缺乏联系。

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感到很吃力,产生所学的内容与他们实际接触的操作系统有较大的距离。

认识上的偏差,使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衔接不够紧密
有些课程的理论与操作系统联系比较紧密,可是在学生具体学习时却没有做到紧密相连、融会贯通。

例如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与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等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非常多,因此在课程结构安排及内容方面使得学生感觉理解理
论难,实践操作更难。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充分搭配
操作系统中所包括的算法较多,是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深厚的程序设计语言功底、扎实的数据结构基础和雄厚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但有些老师往往只重视理论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解和演示,忽视教学实践,使得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不能真正理解操作系统进程等的定义,难以应用于以后的学习研究中。

二、操作系统教学的几点看法
1.上好第一节入门课
一门课程的第一节课,都是学生的入门课,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尤为重要。

按照教材的组织,作为第一章的绪言将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因此第一节课我采取联系实际生活中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如windows xp系统等,从不同的方面给学生讲解操作系统的含义,结合自己的使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操作系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实例法。

传统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

这使得学生对操作系统理论难以理解和掌握。

而对于操作系统课来说,如果学生找不到具体的直观感受,对理论的理解和接纳都成问题。

因此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系统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尤其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往往体现着很多操作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知识。

结合这些实例问题进行基础内容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进程的概念时,学生可能会和程序进行对比学习,这时为了区分两者的不同,可以列举平时学生切身使用最多的qq
聊天软件。

一台主机上,同一个qq源程序,如果输入不同的qq号码,即进程概念中所说的初始数据,这时同一机器上,就会出现两个qq进程,这也就说明同一个程序,当赋予不同的运行初始值时,系统会建立不同的进程运行。

这样的应用实例体验学生都有过,通过实例学生马上就能清晰地理解并掌握。

(2)比喻法。

操作系统原理性强且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此时可采用比喻的方法,将问题讲得深入浅出、清晰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讲到设备管理的i/o控制方式时,为了对比说明程序i/o 方式和中断控制i/o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烧开水事件作为比喻,简单的用水壶烧开水,使用者需要不停地揭开锅盖去查看水是否烧开,此时的人相当于cpu,烧水相当于设备,也就是说cpu在程序控制中一直处于测试忙碌状态,而如果对烧开水的水壶稍作改进,变成鸣音式的,那此时人就可以放心地干别的事直到听到水壶发出声音(即中断信号),也就意味着水烧好了,对应于中断控制方式,此时cpu(即人)一直与设备并行工作,只需接到中断信号进行短时间的中断处理。

这样的一些生活比喻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并理解原本抽象的理论内容。

(3)“问题式”讨论。

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教材绝大部分都是讲述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学生对其感兴趣的不多,课程显得较为枯燥,因此“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

教学中,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求知,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讨论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目的,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网上讨论、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专题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讨论式”教学能引发学生对不同角度与方法的探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进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论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的必备系统软件,其应用范围之广,决定了操作系统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操作系统的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操作系统课程存在的问题,切实贯彻该课程的本科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不断地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不足之处会继续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汤子瀛、哲凤屏.计算机操作系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尧学、史美林.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2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