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止交叉感染控制程序

防止交叉感染控制程序

防止交叉感染控制程序
1 目的
搞好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因交叉污染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2 范围
适用于产品生产全过程。
3 职责
3.1质量技术部负责车间的布局工艺流程图的制定。
3.2生产部负责对员工进行规范操作及卫生培训,负责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负责对生产
设备进行常规维护与清洗消毒以及维修改造。
3.3 品控室负责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的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
4.1 防止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污染
4.1.1 控制要求
a)保证车间建筑设施的完好。
b)根据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按照车间布局图、设备布局图做好车间设备
c)按照车间分区图保证清洁区与其他次清洁区严格分开;保证加工工序相互隔离;保证原、
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在加工储运过程中严格分开。
4.1.2 监视要求
a)每班开工前/生产、储存过程中随时监视。
b)班组日常监控,品控室不定期抽查。
4.1.3. 纠正措施
检查中发现问题,由抽查员跟踪解决。存在交叉污染隐患的车间布局或加工流程由质量技
术部重新调整或改造。
4.2 防止新员工培训不合格造成的交叉污染
4.2.1 控制要求
办公室安排各部门对新进员工进行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4.2.2监视要求
生产车间和部门对新人上岗时检查其有无上岗证。
4.2.3 纠正措施
没有经过安全生产操作培训的员工不得上岗。需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
4.3防止员工行为不当导致的交叉污染
4.3.1 控制要求
a)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服、鞋、帽,生产人员不得佩带首饰、手表
及化装,不得留长指甲和擦指甲油,不得在生产场地晾衣服。
b)个人物品和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车间。
c)在生产区内,禁止吃东西、吸烟、随地吐痰。
d)各工序人员尽量减少串岗;在生产期间不得打开未装有窗纱的窗户或门。
e)清洁区员工工作服、帽每天集中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f)员工要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入厕后必须洗手。
.

3.2 检测要求
每班组长在开工前/生产中随时进行抽查。
4.3.3纠正措施
a)对员工不良的卫生习惯,不良的个人行为予于制止并责其纠正。
b)车间管理人员对工器具混用要即使纠正。
c)品控室对可能造成的产品污染进行评估,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4 防止不洁包装袋造成的污染
4.4.1控制要求
a)用于包装、盛放原料的包装袋、必须干燥、洁净。
b)产品的内外包装应分垛隔离存放,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
c)设备维修保养完毕必须将机油、润滑剂、杂物等清理干净。
4.4.2 监测要求
班组长在生产中随时进行检查,品控室不定期抽查。
4.4.3 纠正措施
a)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检查员跟踪解决。
b)品控室对可能造成的产品污染进行评估,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 防止原辅材料、包装物料不洁造成的污染
a)原辅材料、包装物料进入厂要对其质量严格检验,对不符合标准的物料不得验收入库。
b)不得将有毒、有害、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防止造成污染。
c)过程中局部霉变或有污染物的原材料,要对其及时分离、筛选处理。
d)装配时发现有污染的原辅材料要及时上报处理,生产过程中跌落地面的原辅材料要剔
除污染部分才能再投入生产。
4.5.2 监测要求
检验对每批进货原料按《原辅材料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仓库每日进行巡仓检查,
班组长在生产中随时进行检查。
4.5.3 纠正措施
a)拒收质量不合格的原料、
b)品控室对可能造成的产品污染进行评估,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 支持性文件
5.1 《卫生清洁管理程序》。
5.2 《仓库管理制度》。
6. 记录
6.1 卫生检查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