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博物馆导游词
伊亚颇档案馆
这幅作品名叫伊亚颇档案馆,非洲后裔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也许他们就会穿着这些由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木材,丙烯酸等材料所组成的衣服在星球上生存,呼吸变得艰难,依靠橡皮管来输送营养,依靠吃胶囊药丸为生,不知各位是否有勇气去进行一场大胆的猜想?同时你我身旁的这一张张卡片,是来自孩童们对于非洲未来的预测与猜想,比如说这张卡片就表明将来的人类会生活在一艘类似于钢琴键盘的宇宙飞船上,人们通过演奏音乐来获得能量,这又何尝不是热爱音乐的非洲人民的期望呢?不妨向未来提出质疑,是否未来就在你我手中被你我所掌控呢?
本届双年展里有许多作品涉及到宇宙内容,我这次导览的主题就是让大家认识宇宙,你们觉得宇宙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探索宇宙?一直以来宇宙的概念是模糊的。古人说,上下四方为宇,宙是古往今来,宇宙是囊括一切的空间集合。和这次双年展的logo一个大问号一样,宇宙充满了未知。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是有限的,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想象。
结束语
这次的我的导览结束了,请大家继续浏览作品,感谢大家的聆听,也希望大家能够为我的讲解提出展的小蜜蜂导览高价格,我将带大家一起参观这次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双年展。
这次是上海双年展的第11届,也是PSA自12年开馆以来的举办的第三届双年展。这次展览的主题是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正辩,反辩,故事”三者就像物理学中的”三体问题”:同一空间中的两个物体,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互动,二者间的相互引力掌控着它们围绕对方旋转“而一旦有第三个物体闯入,情况便变得复杂而无法预测。霎那间,似乎一切都可以变化”。
这次双年展一共有四个终端站,出发转机到达的地方,就要打破常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边界,让他们之间有能量转换,相互联系起来。
月亮站
这组作品名叫月亮站。作为四个终端站之一,它是由四个部分所组成,分别是你我身旁的这张木桌,中央摆放在沙盘之上的傅科摆,右边的屏幕和摆后面的背景墙。首先你我身旁的这张木桌其实并不是用来给观众作为休息用的,它其实是源于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月亮协会。每当月圆之夜就会一群人,他们围坐在一张圆桌周围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跨学科探讨,他们把自己称为月亮狂人,其中就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书写《进化论》的达尔文的爷爷,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十分幸运的是本次双年展展览过程中会经历四次满月,我们将会请来各种领域的人物,如著名作家,报刊编辑或者说黑洞研究者,请他们围坐在这张桌子周围进行交谈与探讨,让大家重新体会到当时的氛围。然后在这中间的便是著名的物理学实验仪器傅科摆,它当时在法国巴黎第一次证明了地球的自转性,当然这只是个仿制品,由机器操控它摆动进而形成特定的规律供大家观看,真正的傅科摆是没有机器操控,不受任何外力自我摆动的,这里的机器控制也仅是为了便于大家观看。最后请大家把目光看向摆后面的背景墙,上面的一幅幅图片是对于人类未来生活所进行的一个猜想,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的一种美好期望和反思担忧。
(右手边的墙面上)朝洞穴里看
这幅作品的作者名叫彼得皮勒,在一家汉堡广告销售代理商公司工作,将一张张汉堡的宣传单插入每份报纸之间,这便是他每天的工作。于是为了调剂工作的无聊,他开始组建出属于自己的图像数据档案库,将一张张看似毫无联系却又拥有惊人相似度的照片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又一个神秘而又有趣的集合。而本次上双所展出的这组作品,便来自这些集合当中,名叫朝洞穴里看,至于为什么把它放在如此醒目,就在前言墙旁边的位置呢?因为洞穴对于人们来说代表着一种未知与神秘,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激励着人们的一种探索精神,同时也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进而对其进行思考,洞穴里发生了什么?洞穴里又有什么呢?所以说也是希望大家能带着勇气与决心对接下来的每一个展品进行探索与思考
延长的直线
这一个展品也是廖斐2015年的作品。叫延长的直线。水泥基座,大理石压着钢板…….一直延续直到不能延长为止。大家看这个大理石啊。是不是感觉沉甸甸的。然后有沉淀呢?所以有些人会认为这意味着历史的沉淀。下面压着的钢板呢,就会认为是人类走过的路。也就是历史。然后大家想想,沉淀一词是不是这样的:浑浊的一杯水静静地放在那。过一段时间后杯底会出现沉淀。出现在下面的沉淀为什么会压着产生沉淀的东西呢?这好像意味着更深层的含义。想想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这个沉淀可是一大坨啊。就像这最大的大理石一样。然后我们人类随着历史的发展,越走越远。一步,一条钢板……然后在每走一步的同时留下自己的沉淀。直线的定义是无限延长的一条没有端点的线。直线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只存在于二维空间中。廖斐这个人呢就想证明,告知人们真正的直线是不存在的。
三楼
无界之爱
这幅作品名叫无界之爱,描述的是2015年8月30日的早晨,一对躲避内战的爱侣正在热烈的亲吻,爱情没有边界,在我眼里你就是唯一,纵然我不知道还有多久能窝在你的怀中,也许明天我就会死去,战乱是无情残酷的,但亲爱的请不要害怕,请坚信,我的灵魂永远与你同在。同时我们也可以静静地欣赏一下旁边墙上的诗歌,很贴切的描绘了这些人当时的心境与境况,就如同诗中所说那般,爱情有时候也是一种缺口,我把恐惧无助通过这个缺口给扔了出去,于是我变得勇敢与坚强,能够去面对一切,微笑着走下去。
二楼
对话
这幅作品名叫对话,这件作品曾在08年北京展出。两个灯泡像一座天平,每当有一个灯泡朝上运动时,另一个灯泡必然朝下,亲吻到墨水表面的的一刹那,一层层波纹酝酿开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墨水是指钢笔写字用的墨水,千万不要误以为是毛笔的墨汁,波纹一次又一次的平息,就如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由平衡到不平衡到再次平衡的循环。光随着灯泡的移动不断重复照在旁观者的身上,与后面墙上所映出的那神似潮起潮落般的动态运动形成呼应。生存与死亡便在这一上一下间无限轮回,那么真正的平衡点又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经过墨水的重新浸泡,我们又是否可以就此认为,这是另一个全新的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