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简介资料 陈毅的简介资料
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下面是X给大家整理的陈毅的简介
资料,供大家参阅!
陈毅简介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
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
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
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
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
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
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出版。
陈毅人物生平
战争时期
陈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
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
校(现成都工业学院)。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
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1922
年回到四川家乡,通过与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
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并经颜昌颐、肖
振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陈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国共产党委员
会书记。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
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率部参加湘南起义。
中国土改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
一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
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第六军政治委员;中
国共产党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
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
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新4军分
会副书记、新4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
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4军代军长、新
4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华东军区司令员、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原局第二
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兼政治委员。
建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
市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在上海市任职期间,曾着手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并下
令对上海文艺界作出保护。1954年任国务院副,并任中央人
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
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59
年起任第三、第四届 中国政协副主席。1966年1月陈毅任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
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
文革期间,陈毅、谭震林等人与四人帮斗争,被对方划
为“二月逆流”。1969年10月,陈毅被以“战备”为名,
疏散到石家庄。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上卷入了所谓“二
陈(陈毅、陈伯达)合流”。
人物逝世
1971年1月16日,陈毅腹痛加剧,发现患有肠癌。1972
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在北京西郊八宝山举行追悼会,毛
泽东到达现场。逝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他为“无产
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
导人之一”。
陈毅主要功绩
主要战役
黄桥战役
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
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黄桥战役进行时,
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
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
民党军队万余人,俘虏官兵4000余名,缴获军用品甚多。
新四军伤亡900余名。这次战役,对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
重要战役。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
中抗战新局面。
孟良崮战役
1947年4月,蒋介石在进攻延安的同时,调动40万人
向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陈毅、粟裕等率领的华东
人民解放军作战,歼灭国民党2万4千多人。5月上旬,国
民党军复由临沂、泰安一线,分左、中、右三路向沂蒙山区
进攻,压迫华东解放军退至胶东狭窄地区。华东解放军以部
分兵力分别钳制国民党的左右两翼,而以主要兵力实施中间
突破,即选择了冒进突悬的中路敌人,实行猛烈的围攻,经
过5月13-14日的浴血战斗,陈毅率军将国民党素有“王牌
师”之称的整编74师全歼于孟良崮山区,此战共毙伤俘虏
国民党3万2千多人,该师师长张灵甫亦被击毙,这就是著
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后来小说的历史题材。解放军打退国
民党对沂蒙山区的第二次进攻,扭转了山东战场的整个战
局。7月,陈毅率军再次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三次进攻,国民
党被迫西撤。
淮海战役(1949年)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
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
广大地区进行的。这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由刘伯承、陈
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
一指挥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解放
军经过66天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
军万人。
上海战役(1949年)
上海战役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指挥的最
艰难的战役。国民党大部分军队退集到了上海,蒋介石要求
指挥这三十万军队的汤恩伯坚守六个月,等待美国人出兵救
援,陈毅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已经达到了上海。
陈毅担当上海市市长;共产党军队极力将国民党调到外
围阵地加以歼灭,以轻武器攻占城市,付出了重大代价,取
得了胜利,前后15天时间。上海战役,除汤恩伯率5万人
乘军舰撤逃外,其余万人全部阵亡。
军事思想
陈毅的军事思想研究,在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中占有
重要地位。编写组撰写、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
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是研究陈毅的军事思想的重
要依据。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收有及其重要
著作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