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引言
随着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对城市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市规划者们有了对这一影响的深刻认识,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城市规划服务产生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的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二、城市规划和信息技术
首先,要谈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要对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这两个概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 )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这一过程除决定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外,还决定于对城市历史、现状信息的把握,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利用。
而这些信息与其它信息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的海量性,所以信息技术的作用就突出了。
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又是那些呢?
信息技术(CIT)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手段。
即各种信息媒体,如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方法。
即运用信息媒体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
与城市设计关系密切的信息技术有:因特网(Internet)技术、3S技术(遥感、GPS、GIS)技术、数字化野外测量技术、CAD 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下面就具体分析它们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这些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提高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信息技术改变了城市规划内部信息流程和城市规划部门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进而对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3.1 因特网技术(Internet):
通过因特网不仅可以建立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城市建设者之间的有效信息通信渠道,还可以实现网上报建,报建单位只要在本单位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就可完成报建过程和提供所需的材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报建单位。
过因特网,各种城市规划研究成果将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出现,城市规划研究者将通过因特网查到各种城市规划资料,并可通过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栏)及其它一些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交流。
因特网技术改变了城市规划中建设者、规划师、规划管理人员和公众的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方式。
随着邮电通信网和有限电视网的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化,网络传输速度的大幅度提高,这些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因特网进行静态和动态的信息交流,尤其是交互式双向信
息传输。
公众可以通过因特网动态了解规划设计方案和参与规划审批,使公众能更好的理解规划师的意图,公众通过因特网发表个人的意见,与规划师、管理人员和其它有关人员进行直接对话,使公众参与更加有效,促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3.2 遥感、GPS技术和数字化野外测量技术:
它主要解决了城市规划中空间地理信息的采集问题。
卫星遥感图像的精度将有可能提高到米级甚至分米级,而无人驾驶的采用GPS定位的小型飞机或航空模型装载CCD数字像机可以直接、快速的获取高精度城市规划有用的信息和制作数字化影像图和矢量地图。
数字化野外测量技术则采用电子平板仪加上GPS定位获取高精度的测量电子数据直接输入的计算机系统中,在城市规划中应用。
3.3 GIS与CAD技术:
它主要解决现实地理空间的数字模型问题,利用GIS与CAD 技术可以构造与现实地理空间对应的虚拟地理信息空间,并可以用数字模型对现实地理空间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进行预测。
利用GIS技术建立的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库和各种专题数据库(如人口、道路、地下管理线等)使城市规划中所需的信息数字化,使规划师和规划管理人员更容易获取。
3.4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它使人们借助于各种设备感觉信息空间所反映的现实世界,使计算机的使用更为方便,更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信息世界中所反映的
现实世界。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规划设计成果的三维动态建模更加方便,设计成果更加形象和直观。
四、结束语
虽然说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也有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污染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但信息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这使人类构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的信息世界,人们将生活在由原子组成的现实空间和由比特(BIT)构成的信息空间中,现实空间与信息空间的接合面是由计算机及网络和数据库构成的信息基础设施,人们通过这接合面可跨越现实空间与一些时间的限制,了解现实世界的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进行思想交流。
城市规划将在信息空间中构画城市发展的蓝图,并通过建设者在现实世界中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