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浅谈英汉翻译、英汉语言特点对比【摘要】在当今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里,翻译在跨文化、跨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功不可没,它既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事实上,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性的活动,当今的人们直接或者间接都有意或无意地从事着翻译活动。
【关键词】翻译语系形合意合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拼音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表意的语言ideography,所分属的语系不同也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
对于广大应试四、六级的考生来说,如果平时学习中了解英汉语言特点,在翻译应试中能满足翻译标准――“信、达、雅”即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贴切原文,这对于想要取得较高翻译分数会有很大帮助,下面本文就将对英汉语言的特点从下几个方面作对比。
一、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相对于汉语来说,英语是一种更加注重形式化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运用词汇来联系各个分句,如我们熟知的“and”用来表示并列连接;“if”用来表示假设条件关系;“because”用来表示因果关系,虽然说汉语句式也有一定数量的连接词连接,但是使用频率较之英语小得多。
在汉语中,我们通常不用或者少用连接词来表达意思,英汉两种语言的这种区别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结构严密紧凑,主次分明;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串起。
为了更加清楚明了,我们试举几个例句:1跑得了和尚,但是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2Although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尽管他人老但是心不老。
在例句1和2中斜体字下划线的单词“but”和“Although”所要表达的意思和逻辑关系体现在汉语句子的括号中,这正表明英语语言符号之间有较强的逻辑关系,而我们中文习惯的表达则是省略了括号内的字词,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连接起来,连词介词都少于英语。
二、英语的末端开放与汉语的首端开放汉语句式的展开是以中国人逻辑思维顺序展开的,通常是先叙述实物的外围环境和客观因素,然后再叙述具体事务和中心事件。
英语句式则与之相反,除了个别的做定语的单词,多数的中心词都被置于中心词之后,凡较长的词语及累赘的成分均须后移至句末,有时必须使用形式主语来避免句子的头重脚轻的情况产生,由此造成句子结构头小尾大,我们形象的称之为“孔雀型语言”。
1狮子型语言树一棵树一棵大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花园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2孔雀型语言She is reading.She is reading a book.She is reading a book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She is reading a book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in the classroom.三、英语属于主语+谓语型,汉语属于话题-评论型汉语属于话题+评论结构,是话题突出型的语言,英语属于主语+谓语结构,是主语突出型的语言。
1这里建大桥,我看行不通。
I don’t think it workable to build a bridge here.2那所房子你们早该修了。
Youshould have repaired the house.从上述两个例子下划线部分,我们不难看出,第一句话,“这里建大桥”是中文句式主要评论的话题,评论者的观点是“行不通”,而英语句式中的主语和谓语是“I”“think”,属于主谓结构;第二句汉语句式中的“那所房子”是该句中主要评论的对象,评论者的观点是“早该修了”,对应英语句式中的主语和谓语是“You”和“repair”仍然是主谓结构。
四、英语爱用静态词,汉语常用动态词英语喜欢使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使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例如动词连用等。
因此英译汉时常常把原文中表示动作意义的静态叙述转换成汉语的动态叙述。
1He is a goodeaterand a good sleeper.名词他能吃又能睡。
动词2The computer is a far more carefuland industriousinspector than human beings.形容词计算机比人检查得更细心、更勤快。
动词从上面例句,不难看出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等来表达动作意义。
认识英汉不同词类或用词倾向,这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很有帮助,能够使译文更加通顺、确切。
五、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主语来叙述,而是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汉语则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汉语也常常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
1An idea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21949 saw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
3Wordsfail me!我吓得就是说不出话来!在1、2、3句中英文句子的主语分别是“An idea”“1949”和“Words”,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分别是“我”“新中国”和“我”,英文句子中使用的主语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抽象的实物或者概念作为主语,对应的中文表达则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并倾向于描述人极其行为或者状态。
六、英语多用被动,汉语多用主动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汉语表达被动意思的词有“被”“由”“让”“叫”等,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英译汉中往往译成了主动。
例句如下:1The result proved to be correct.此结果证明是正确的。
2Seamless tubes without joins are made in various ways.可用不同方法制造没有接缝的无缝管。
3This is one of those questi ons that don’t need answering.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句3中,及物动词“need”后面接主动形式的动名词通常表达被动的含义,“answering”=“to be answered”,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我们通常译为主动。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同时也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了解了这些英汉语言特点,我们在英汉翻译时就应当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象性,同样使得译文也更加生动形象,真正达到翻译的基本标准“信、达、雅”,提高翻译水平的同时也为我们在四、六级翻译考试中提高分值。
参考文献:[1]Joan Pinkham.中式英语之鉴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探讨英汉翻译技巧摘要: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各有各自的表达方式。
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人英语很好,能看能说,但是下不了笔,译出的东西词不达意,逻辑不通,语法混乱,洋腔洋调。
对翻译的方法缺少必要的了解。
了解常见的英汉翻译方法,通过翻译实践,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英语。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学技巧理解是翻译的前提,也是决定性的作用。
若原文理解不对,译文再漂亮也是徒劳的。
首先要了解翻译的过程,大致有三个环节:1、理解全文2、汉语表达3、核对润色。
一、理解全文理解包括原文语法结构的理解和原文词义的理解。
弄不清语法结构、不能准确的把握词义,是英汉翻译的两大“敌人”。
英语语法结构通汉语相比更为严密,功能词远远多于汉语,英语句子是通过语法手段将词连接而成的。
在翻译时,特别是翻译比较复杂的句子时,有必要对句子的语法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掌握所涉及的语法知识。
这样在翻译具体的语言项目时就能有明确的框架,便于安排。
另一方面,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翻译时要依据各种信息,结合上下文来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具体的确切的意义。
二、汉语表达汉语表达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汉语将原文所表达的信息传达出来。
翻译时应该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站得远一些,摆脱原文的形式的束缚,灵活地用汉语将原文内容阐述明白。
三、核对润色如果对原文缺乏深入的理解,翻译过程中就容易出错,受原文用词与结构的影响,汉语表达中容易出现英语式的汉语,译文读起来洋腔洋调。
因此,翻译完成之后,必须认真检查核对,润色文字使译文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将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无非关系到两大要素词语和句子。
下面我们将重点研究一下英汉词语翻译和句子的翻译。
首先,翻译表达的第一步是如何将英语的词语翻译成恰当的汉语词汇。
几个大致的方法:确定词义、词类转换、增词法、重复法和减词法。
一确定词义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词汇差异较大。
两种语言的词汇很难找到意义完全一一对应的。
翻译时,首先要先确定词语在上下文中确切的含义。
1、利用上下文,确定词义:He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 and all the teachers like him very much.他是个勤奋的学生,所有的老师都很喜欢他。
He is a student of physics and has published a lot of academic books.他是个物理专家,已经出版了很多部学术书籍。
英语中,student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学者、专家”,而且两个词都是名词,翻译时就需要从上下文中来确定具体的词义。
2、根据语法知识,确定词义:He bought three books in English yesterday.他昨天买了三本英语方面的书。
Tom booked two tickets last week.汤姆上周预定了两张票。
英语中,book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但是两者意义差别很大。
第一句中很显然是名词,应译为“书”;第二句中是动词,应译为“预定”。
二词类转换法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不能简单的把名词译为名词,动词译为动词,是经常需要词类转换的。
1、英语名词转译成汉语动词:英语词汇中名词对,而汉语中动词多。
在英汉翻译的时候,特别是翻译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名词时,名词转换成动词的情况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