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分享到:0
作者:。 TAGS:
四川温江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义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研究
研究应用模式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
五股力量催生中国宽带新一轮建设热潮
摘 要:本文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及特征入手,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一些典型做法,从宏观和微观
两个角度介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服务
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5(C)-0194-02
一、现代服务业概念、分类及特征
(一)概念及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
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
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
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
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
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二)现代服务业的分类及特征
现代服务业包括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
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
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和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
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四个方面。
具有“三新四高”的时代特征。即新服务领域、新服务模式、新增长方式;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
高素质人力资源结构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
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宏观方面,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消除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对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步伐,加大服务业对内和对外开放力
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生产要素投向现代服务部门,提高竞争程度,推动产业升级。对于有利于制造
业升级、解决就业、符合条件的现代服务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调动民间资本进入。建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
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全面清理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推
进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论文网 www.uuubuy.com],规范服务行为。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减
少和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比如,研发、设计、创意等现代技术服务企业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享受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新办从事物流技术和咨询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在技术改造中使用国
产设备时,享受相应的优惠等。应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
范效应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重点扶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
息服务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
社会化,降低经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引导和推动企
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
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
业化分工体系。围绕外资制造业,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
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好
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对接。
推进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建设各类研
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关键
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
流动与技术转移。广泛普及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电子化、自动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扶
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对品牌创立、管理与延伸进行战略规划,由传统的接单经
营转向品牌经营
。鼓励现代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引导中小企业灵活采用品
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贴牌与创牌并行等方式,使自身的劳动力成本、营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与知
名品牌有机结合,借知名品牌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实力。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当前,
以住房、汽车、旅游、教育、
文化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升级,为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提供了有利时机。应确立现代服务业的核
心支柱产业地位,拓展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市场。
整合现代服务业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着眼于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的竞争格局,积极盘活现代服务业
资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企业内部改革,健全公司法人
治理结构,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上市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一批上规模、具有较强
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强强联合”,组成大型或特大型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立足于自身优势加
强与其他地区多途径、多渠道的合作,强化规模经济效应。
(二)微观层面,加强重点行业的专项规划
研发与技术服务业。企业集群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对研发服务的需求会愈来愈强
烈,尽快形成研究开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现代物流业。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引擎,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要迅速转变
思路,由传统物流转向供应链管理;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物流高端和物流市场的主导力量;优化物
流基地布局,建立开放的现代化物流网络
[论文网 www.uuubuy.com]体系。
信息服务业。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
愈来愈大的作用。要明确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目标,培育新的增长点,应将咨询服务业和网络信息服务业
作为信息服务业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信息发展环境;加强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
中介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触媒和放大器,市场越发育,对中介服务的需求越迫切,
越深入。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各类中介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将催生出更多新
型的流通业态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同时,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也是创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城市投
资环境的迫切要求。
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地区旅游品牌。结合地区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旅游经济带,发展特色旅
游。推进旅游企业的重组,加速与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的合资合作与战略联盟,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连
锁化、网络化经营。
会展业。会展业作为一种融会议、展览、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因其影响大、消
费能力强、利润丰厚、综合带动性强而被称为“城市的面包”和“城市经济的发动机、催化剂”。近年来
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已进入多样化、区域性、代理制、品牌化并存的竞争时代。
教育培训业。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技术培训、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技术培训和行业、企业培训等三种类型
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化培训,建设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形成
开放式教育网络。

作者单位: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