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低结构材料建构指导漫谈(作者:蔡黛玲)

幼儿低结构材料建构指导漫谈(作者:蔡黛玲)

幼儿低结构材料建构指导漫谈
诸暨市浣江幼教集团 蔡黛玲
低结构材料是与高结构材料相对而言的,指那些没有明确目标、规定玩法的
材料,如纸箱、木板、易拉罐等,它们低成本、多变化,能引发幼儿不断思考,
主动地探究与学习,是当前幼儿园最热门的活动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具体的
操作指向,活动过程中教师的预设目标、指导跟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构中,
我发现相同的低结构材料在不同兴趣、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们手上会建构出不同
的物体,孩子的操作也存在着较大的水平差异,有的孩子信手拈来,就能构划出
各种主题,也有的孩子面对一堆材料东叠西堆,却总是无法成型。如何引领孩子
的活动,让孩子在摆弄低结构材料的过程获得更多的成功与不成功的体验,学会
学习,这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设计图”帮助孩子构想主题
由于低结构材料无明确的操作指向,孩子面对它时,有时会出现茫然无措,
不知怎么玩的情况。这时我就会让孩子想想,这个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可以替
代什么?怎样建构才能达到自己希望的结果? 引领孩子对所提供的低结构材料进
行思考、选择、加工,提出各种不同主题。针对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的
问题,我让孩子有目的地进行建构,建构前先说一说想搭建什么,把要搭建的东
西画出设计图。随着活动的深入,有些孩子的设计图简化成了符号设计,简单明
了,一目了然。通过观察我发现了画设计图的优势。画好设计图后去建构,孩子
搭建时的责任感、坚持性增强了,很少有幼儿游离主题,遇到困难向教师求助的
增多了,孩子也更注重于细节的完善了。有了设计图教师更容易发现孩子搭建中
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供辅助材料心中也更有底了。
二、“抛问题”诱发建构深入
关注问题是建构游戏指导的根本,如何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引导
建构走向深入的关键。
(一)帮助幼儿发现问题
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发问帮助
幼儿发现问题,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如俊俊搭建好了一

座很大的房子,找我给它拍照,我发现了大房子没有门和通道,我就用提问的方
式帮助他发现问题:“客人来了,门也没找到,从哪里进去呢?进去以后怎么走
呢?”俊俊很快找来两根圆形线筒立在房子前面告诉我这是大门,转身要去找铺
通道的辅助材料。我又问:“门怎么没顶呢?”俊俊忽然想到说:“前几天有个破
掉的茶叶盒,边上掉下来的一块放在上面刚刚好。”“是呀,可惜我们已经收拾掉
了,下次还可以用一个筐子盛起来再利用呢,这次只好去辅助材料筐找了。”在
老师的提问帮助下,俊俊发现了搭建中的问题,顺利地完成了作品。
(二)问题节点处的支持
孩子在建构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当他们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应进行巧妙与

有效的回应。如有一个小女孩设计了一朵七色花,并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材料(一

根圆柱形线筒、一个圆形饼干盒和几个爱心形巧克力盒子),在拼搭过程中出现
了困难,就找老师帮忙,要求帮忙解决七色花瓣如何粘在圆柱形的花枝上的问题。
于是我帮它找来一块绿色泡沫地垫,请她在地垫上摆放好七色花再粘贴,孩子满
意的继续工作,过了一会儿又来找我,说:“材料筐里都找了,七色花瓣不够。”
“那你的巧克力盒子能打开吗?”“那我去试试看。”小女孩回去打开盒子后数数,
发现多了又把它盖回去了,最后数到七个时在那里兴奋的跳了起来。在这个案例
里,我使用了“巧设支架”、“问题回抛”的介入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孩子建构活
动的进程。
(三)协商解决共性疑问

建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共性困惑,如规则方面、材料方面的等,这时候

我就请大家一起讨论来寻找解决办法。如孩子面对自己喜欢的材料,出现争抢的

状况,老师简单地说不要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提出来大家讨论找到解决
办法。又如孩子搭了一会儿没兴趣了,到处闲逛,扯话、破坏别人的作品,老师
提醒他也不能很好地去完成自己的建构,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找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又比如投放材料试用一段时间后,让幼儿说说哪些材料适宜,哪些材料不
适宜放进建构区等。游戏的逐步深入和幼儿搭建技能的逐步提高是在教师细致分
析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判断和巧妙提供帮助得以实现的。
三、“融情节”推动游戏开展
(一)材料辅助幼儿进入游戏情境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幼儿搭建完成作品后任务就完成了,但据我观察,有些
幼儿喜欢玩自己的作品,并开展了一些有情节的游戏。我们要提供帮助,使幼儿

顺利地开展游戏。如月月用红色的旺仔牛奶罐搭了一座长方形的快乐酒店,我拿

来一只小兔挎着拎包来住店,住201号房间,月月觉得为难,找来好朋友想办
法,他们决定在酒店里用几个旺仔罐撑一个鞋盒表示二楼,并用牛皮纸折了楼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