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分献血者静脉穿刺前评估减少和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成分献血者静脉穿刺前评估减少和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甘肃医药2012年第31卷第2期Gansu Medical Joumal,2012,Vo1.31,No.2 

表1 两组氧气湿化瓶不同存放时间细菌污染情况的比较 

合格率90.2%,实验组为96.4%。医院的氧气湿化瓶是 

一个极易带菌的感染源,因此造成医院感染,已被临 

床证实【川。根据国家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对污染的医疗器械必须先 

冲洗一洗涤(用多酶清洗剂浸泡5分钟后刷洗) 漂 

洗一终末漂洗,上油、干燥、包装、而对氧气湿化瓶没 有持意提出要用多酶清洗剂进行浸泡;因为氧气湿化 

瓶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与病人的皮肤粘膜直接接 

触,因此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不需要进行灭菌处 

理,达到高水平消毒即可。多酶的清洗剂,主要作用是 

去除有机物,如对血渍、蛋白污染的医疗器械等,常用 

于器械与内窥镜的清洗,由于使用多酶清洗剂的成本 较高(每个湿化瓶仅多酶清洗剂的成本约1.5元),随 

着氧气湿化瓶使用要求做到“一人一日一用一消毒一 

更换” ,需要量也随之增大,医院在该项财力、物力、 ・145・ 

人力投入也较大。加之优质护理的宗旨就是要为患者 

降低医疗费用,所以我们的实验就是本着这一主题, 

既保证患者的安全又能节省医疗成本。因此,我们提 倡对污染的氧气湿化瓶不需要加入多酶清洗剂进行 

清洗。由于我们收集的样本量有限,未进行统计学的 处理,所以说服力不强;现正在进一步收集大量的数 

据,以充实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rL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pneumonia[J].MMWR Reeomm Rep,1997,46(RR一1): l一79. [2]张敏,赵军,贾丽,等.氧气湿化瓶的医院感染监测及分析[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8. [3]叶爱群,刘萍,王宏志,等.呼吸病房医院感染痰培养的阈值监测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44-246. 

成分献血者静脉穿刺前评估减少和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 

发生 

李小娟谢莫 

【摘要】通过对2010年l2月至2011年6月2100名成分献血者的血管进行穿刺前评估,根据血管情况进行分级,选择正确的 穿刺部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针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穿刺后护理,血小板采集过程中,认真巡视和观察献血者,以防 针头脱出或扎破血管,保持管路通畅。有效降低静脉穿刺部位出现青紫、淤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献血员下次再来 捐献,保证充足血源。 【关键词】成分献血者;静脉穿刺;献血不良反应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2)02—0145—02 

对献血者采血前评估静脉血管可以提高穿刺的成 

功率,减少献血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下次再来献血, 

保留献血资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穿刺时的 

消毒工作,防止感染的发生,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利 

于临床救治病人。同时做好献血者的卫生宣教和卫生 

作者单位:730046甘肃兰州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指导及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之间捐 

献成分血的献血者,其中男性1089名,女性1011名, 

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女士血管较细,弹性弱,

脆性 ・146・ 甘肃医药2012年第3l卷第2期Gansu Medical Joumal,2012,Vo1.31,No.2 

大;男士有小部分因穿刺前比较紧张,引起血管收缩, 

造成穿刺困难;还有一部分是献血前没有充分饮水,空 

腹,引起血管塌陷,不便于穿刺。 

1.2方法①血管评估:将静脉分为3级,I级静脉血 

管明显凸起于皮肤表面,能触摸到粗直的静脉,柔软、 

有弹性,比较固定;II级静脉血管较充盈,能触摸到静脉 

部分,易滑动;III级静脉血管不充盈或塌陷,静脉触摸 

不到,多次穿刺的针眼愈合后留有伤疤等¨1。②选择穿 

刺部位:90%的献血者选择肘正中静脉,其中10%的选 

择贵要静脉及头静脉。③穿刺前的准备:献血者符合 

《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经体检,化验合格。静脉穿刺前 

要求献血者口服钙片(根据具体药物剂量口服,葡萄糖 

酸钙片,每片45毫克,服4片);去趟洗手间,因为献血 

小板时问较长,大概1小时左右,在献血过程中如要人 

厕会引起胳膊打弯,针头扎破血管,需要重新穿刺、更 换针头,引不必要的感染;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 

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者需戴口罩洗 

手。 

2护理 

2.1评估血管I级静脉血管均1次穿刺成功。II级静 脉血管有6例穿刺失败,其中2例为一进针就起包,针 

头扎破血管,皮下渗血;2例为第一个循环采血时顺利, 

还输时针头处起包,血管脆性大,承受不了还输时的压 

力;2例在献血过程中,因躺的时间过长,献血者来回挪 

动身体,胳膊打弯,导致针头扎破血管;III级静脉血管 

有5例穿刺失败,第1次穿刺失败,需更换部位和血管 后才穿刺成功。再者是穿刺后固定欠佳,针头在血管里 

乱动,扎破血管。见表1。 

表1 2100名献血者血管评估及穿刺情况 

2.2采取有效的方法II、III级静脉血管的献血者让 

他们喝点热饮,没有吃饭的让吃点清淡的饮食;活动肢 

体,使上肢下垂;袖带加压的同时再绑上止血带,这样 

血管可以充分暴露出来,便于穿刺。对紧张和害怕扎针 

的献血者给予心理安慰和充分的解释,让其能接受并 

愿意去捐献血小板。 

2_3充分消毒献血部位的消毒在献血过程中显得非 

常重要,首先操作者要清洗双手。用安尔碘蘸3 ̄4根消毒 棉签用力适中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范围为6cmxl0cm,消 

3 ̄4次;夏天身体出汗多,肢体较脏,可以让献血者先清 

洗胳膊再消毒;或者用湿巾先清洁肘中部位再消毒;或 

者多用几根碘伏棉签擦拭穿刺部位。消毒时,等安尔碘 

干了以后再用下一根棉签消毒,这样消毒效果更佳;如 

果湿着进针,针眼处会特别疼,因为安尔碘里含有乙 

醇,乙醇对刺破的皮肤粘膜有刺激,这样会加重献血员 

心理负担,怕扎针疼不利于下次献血。消毒好的部位不 

能用手摸,如果摸了需再次消毒,蘸好的碘伏棉签不能 

暴露时间过长;如棉签蘸碘伏太多,液体不能滴到盛碘 

伏的容器里;棉球、棉签罐打开不能超过4小时,超过4 

小时要及时更换。穿刺成功后,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消毒 

棉球压在针眼处,用4~5条胶布固定针柄及前端管路。 

2.4认真观察和巡视一次性血液成分分离管路的针 

头非常锋利(生产商:fenwa1.Ine,美国汾沃),穿刺成功 

后,要认真观察血液流动情况,嘱咐献血员胳膊伸直, 

尽量不要打弯,有事及时跟工作人员联系;由于献血小 

板时间较长,有的献血者睡着了不握拳,血流过慢,针 

头发生堵塞,需要重新穿刺。如果是第1次献血的需要 

降低采血和还输时的速度,以免引起不适。可以给他们 

阅读的杂志或看电视,跟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分散注意 

力,如有嘴唇麻木者,及时服用咀嚼钙片(碳酸钙咀嚼 

片,每片150毫克,服2片),以防枸橼酸钠中毒。 

2.5加强献血后护理献血结束后,轻拔针头,速度要 

快,3指并齐,用覆盖在针眼处的棉球加压3~5分钟;再 

用止血绷带绕2圈缠在棉球上,献血者30分钟后取下 

绷带,针头处棉球需保护针眼l2小时或换创可帖贴于 

针眼处12个小时以上,防止针眼出血和感染。嘱献血 

者献血当日多饮水,勿熬夜和饮酒,以免引起不适。若 

有献血者献血结束后针眼周围青紫、皮下淤血,嘱其不 

要紧张,早期冷敷24小时,晚期热敷48小时,每日2 

次,每次20分钟;需10天左右自行消退。如果献血结 

束后出现血肿的献血者,嘱献血者将针眼处棉球胶带 

保留24小时,绷带2—4小时后再取,如感到太紧影响 

血液循环可稍稍放松些。2例针眼处出血的,立即取多 

个棉球压在针眼处5~l0分钟,待血止住后,取下感染 

的棉球和绷带,重新消毒,加压包扎,防止再次出血【 1。 

参考文献 

[1]张艺,王翊,姜秀文,等.1 101例肿瘤病人行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 症的护理[J]冲华护理学杂志,2010,45(12):1l4o-l141. [3]李晓松,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