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当中的问题及展望
摘要: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
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
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
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企业通过运用资本杠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快速扩张。
然而资本运营是一把双刃刀,企业若盲目无计划地进行资本运营,非但效果不佳,没有达到1+1>2的增值效应,甚至可能因此导致破产。
这样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因而我们完全有必要去探究如何进行有效资本运营。
而对于处于市场经济制度并不完善的中国的企业,成功的资本运营彰显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关键词:资本运营贡献增值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
是以出资人为实现资本报酬最大化,通过投出资本、监管资本的运营和调整资本结构,以建立、维护和改变资本关系的过程。
这种经营方式具有多元性、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它的经营活动则主要有购买、出售、转让、兼并、股权转让、债转股、租赁等。
在资本运营中要注意资本运营与商品经营有着明显的区别。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可是在资本运营的过程当中我过企业遇到了好多问题。
(一)中国企业割裂了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
对于企业来说,资本运营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
生产经营是资本运营
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看了生产经营,资本运势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中国企业在此过程中把资本运营的目标定位于企业资产数量的大小尽管以企业并购为主要内容的资本运营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资产这一“蛋糕”做大来实现规模效益,达到盈利做大话和资本增值做大话目标。
但它必须以正确把握资本运营的度,在保证资本运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
一个企业在资本运营中只有在不断扩大自身的资本积累,在考虑自己的偿债能力和资本效益的前提下,方能通过企业并购,借助他人的资本来提高经营能力。
但是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忽视资本效益原则,片面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大,不质疑企业内部的产业关联,盲目并购其他企业没结果企业的资本运营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使企业步入困境。
资本运营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正确处理主营业务发展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围绕主营业务进行企业并购。
(三)中国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把经济规模等同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本质是效率与效益。
经济规模仅仅是一个总量概念,并不涉及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低、收益递增的经济规模才可以称之为规模经济。
(四)中国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把经济方位等同于范围经济
经济范围与范围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范围表现为生产经营领域的布点,经济范围的达尔款,表现为生产经营的多元化。
范围经济师由于企业从事相关、非相关多元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了共同的设备无形资产、管理人才而带来的生产经营成本下降、风险分散、收益递增。
范围经济作为规模经济的一种转化形式,是需要一系列严格的约束条件的。
企业并购并不是简单的1+1组合,不是生产要素的随机与简单叠加,而必须实现企业内部的优势互补,形成企业内部的专业分工。
资本运营形成的原因既有企业内的动因,也有企业外部环境的支持。
重视资本运营的战略地位,借鉴成功的运营模式,并在现实的运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
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
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
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原则、条件、模式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
首先,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进行资本运营必须充分考虑是否具备进行资本运营的条件,任何战略的实施都是有条件的,资本运营也同样。
一方面借助于宏观条件如政策支持,法律规范等,另一方面还要求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微观条件。
1、具有资本运营的自主决策权。
进行资本运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大事,如没有自主决策权就不能进行。
2、是否具有追求自身资本增值和资本价值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即企业需要通过资本运营来发展和壮大自己。
3、具有内在的资本运营风险规避机制
4、具有一批优秀而稳定的经营者
5、具有资本运营中纳入和借助其他企业的筹资和融资能力,进行资本运营手段的任何一种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这是最根本的条件。
在满足上诉条件后,在开展资本运营前,要做好产权界定
其次,资本运营的成功要重视资本运营成本与风险分析。
资本运营后能否取长补短以及如何才能将外来的企业纳为一个整体发挥效益是非常关键的。
再次,进行资本运营需要正确的行业或方向选择。
通过资本运营后企业能否消化融合并最终给企业带来效益,运作的对象非常关键。
所谓运作的对象指企业计划要收购或重组或兼并的行业是否是企业熟悉、能做好的并能将已形成的核心能力得到重用和发展的行业。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逐渐由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即在已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整合内部资源,通过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能力等,来维持并发展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
核心能力的建立是赢得竞争优势的法宝,是企业经营之精髓。
根据已形成的核心能力进行定位,实施资本运营即延伸企业的核心能力,即做自己最专业的最内行的东西并将其发展壮大。
如煤炭开采
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方向应为兼并、收购或重组煤炭资源或引入先进煤炭开采技术或煤化工等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企业,以使得在资本运营后,能将自己的核心能力运用到合并后的企业并对其进行消化,最终融为一体。
很多企业都是做着做着就忘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受到诱惑而偏离和背弃核心能力,去做那些看起来自己好像也能去做的事,看起来有优势去做的事事实上是没有优势的事情。
做企业就应该先做精做强,然后再考虑做大。
这样才能生存久远,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资本运营应选择正确的时机。
资本运营的行业确定之后,何时进行运作也是成败的一个关键。
一般企业在行业达到高峰时,企业现金流充足,利润丰厚,这时领导总是希望扩大规模,赚取更多的利润,最有进行资本运作的冲动。
然而此时进行资本运作是很冒风险的。
在人人都有利润可赚的时候,其运作价格一定高,资金成本大,同时企业一定会抗拒外界对其的资本运作行为,或是待价而沽,增加运作时间成本。
及时运作成功后由于双方都是赢利企业,都相信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很难达到融洽。
这种内耗的增大使得企业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增加利润。
因此,为了增加资本运营成功的效率,在行业基本面临萎靡之时就是优秀企业发动攻势,以低价收购中小企业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行业萎靡时期到来之前,企业需要做的是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储存现金流以等待时机的到来。
只要做到这些,相信我国的企业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一定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