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 文]
题 目 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 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 专 业 工程管理 班 级 08级工程管理 姓 名 舒慧 指导教师 谢忠琴
2011 年 11 月 26 日 1
目 录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 ....................................................................................... 2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 ........................................................................... 2 (二)、多因素推动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 3 (三)、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依然显著 ..................... 5 (四)、我国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将长期存在 ........................................................... 6 (五)、积极应对和引导劳动力成本变动 ........................................................................... 8 二、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 ........................................................................................... 9 (一)、施工项目的成本构成 ............................................................................................. 10 (二)、事前控制——目标成本的管理 ............................................................................. 10 (三)、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 ..................................................................... 10 (四)、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预测 ............................................................................. 11 (五)、事中控制——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 ......................................................... 11 (六)、加强业内管理 ......................................................................................................... 12 (七)、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 ............................................................................................. 12 (八)、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 ................................................................................. 13 (九)、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要效益 ......................................................................... 14 三、国内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14 四、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 16 (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 ......................... 16 (二)、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材、机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 16 (三)、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 ............................................................................. 17 结束语:......................................................................................................................................... 18 2
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 舒慧 摘 要:现在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供大于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职工
工资为主体的直接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间接成本呈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依然显著升趋势,积极应对和引导劳动力成本变动。施工企业在组织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费用及人工、管理费用,所有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该工程的生产成本。对成本持续上升我们应做到事前控制;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预测;事中控制;加强业内管理;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要效益。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上升、供大于求
建筑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劳动力短缺最直接影响到的是成本上
升,对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不断降低成本,对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反映了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成本控制环节众多,一般有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在此浅谈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突出表现在工资水平的增长和社会保险费用增加等方面,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相对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 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突出表现在工资水平的增长和社会保险费用增加等 3
方面,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相对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 1、以职工工资为主体的直接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 直接成本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到1997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约为4.86%,低于同期人均GDP增长(年均8.99%);第二个阶段(1998年至2006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2.87%;高于同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年均8.36%)。 2、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间接成本呈上升趋势 社会保险费用占我国劳动力成本的20%左右,约占间接成本的60%。随着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体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各项保险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中所包含的社会保险费用也相应增加。如2006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达到66%,比2002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二)、多因素推动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1、生活成本上升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内在动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物价上涨也较为明显。根据数据显示2003—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2%、3.9%、1.8%、1.5%、4.8%。虽然CPI上升幅度不大,但一方面粮、菜、水电等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如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12.3%);另一方面未计入指数的商品房价格大幅上涨(如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上升幅度远远超出CPI所反映的程度。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之外,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成本也不断攀升,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 4
2、劳动力需求增长和供给结构性短缺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触动因素 工资是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价格,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从需求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持续的就业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都维持在10%左右的高增长率,而广东、浙江等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其经济增长更是强劲。据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增长将保持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也将在9%左右。从劳动力供给来看,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力资源增长明显趋缓,预计年均增长从2008年的1000万人左右下降到500万人左右,劳动力供求压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人口众多,但低端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技术工人短缺现象普遍存在,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 3、政府规制和政策调节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直接推动力 我国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政府在改善民生、尤其工资和收入分配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规制,都将直接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特别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为劳动力成本的合理上升提供了制度支撑。 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从1994年开始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颁布了最低工资标准,到2003年底,各省(市、区)平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近4次。2004年初,劳动保障部颁布新的《最低工资规定》,明确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以确保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此后,各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率明显加快。工资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建立职工工资形成和正常增长机制已经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协调劳资关系的三方机制、集体谈判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