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是什么学历普通高校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开放式教学模式并不采取特定的教法,而是一种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同时
把学生真正作为教育的主体使其实现自主、自助、自发及自我教育过程的理念;开放式教
学的特征就是学生主动积极参加教育过程,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音乐教学开放式教学理论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在高校音乐课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
学习兴趣、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情商指数,
充分实现音乐的美育功能是我国普通高校在音乐公选课教学中共同面对又亟需实现的共同
课题。
现在笔者谈谈我校在音乐公共课教学上所作的探索与努力,与同仁商榷。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主动、探究、合作是新型教育的三大特征。
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实现学生主动探究、
合作提高,实现自我教育,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建立的是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建构一种民
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开放式音乐课堂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现象学认为,人是行为的发源地;人在每种情景中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本质存在于
人的内部;人受自己的意识控制。
从现象学的观点我们可知,人在确定行为意义时,“自我”起了很大作用。
“自我”的行为有两部分反应组成,即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应答行
为很像普通反射行为,如我们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反
应源于教师传达的信息,这样便于统一教学管理。
缺点是,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思维和行
为的主动性,学习兴趣和动机大大降低。
操作行为与操作反映结果直接联系,同时人的行
为受自身意识控制是主观选择的结果。
操作行为用于教学实践可避免传统教育缺点,但其
中不确定的学习动机会成为正、负强化物,致使教学目的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实现。
行
为主义认为,人是一种主动同时又是被动的有机体,受外界刺激控制,对这些外界刺激进
行恰当控制。
这样,二者的结合就构成了我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二、开放式教学的条件准备
1.环境建设:我院先后建成数码钢琴实训室、借阅室(提供丰实的文字资料)、计算
机网络实验室(提供上网服务,可下载网络资源)。
2.角色分配:学生除做“听众”外,还可饰演“教师助理”“学生教师”(承担部分
授课任务的学生)等多种角色。
3.角色限定:每种角色须经专业老师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如:准“学生教师”需
要单独小课学习,达到对作品演奏(唱)技法和音乐表现有基本准确的把握后,并且通过
教案和说课考核。
“教师助理”要组织同学依据事物普遍联系认识论和方法论查找和汇集
背景资料即围绕音乐作品的人类整体文化背景,包括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
4.教学形式:分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
5.制度保证:评价标准分形成指标和定性指标两方面内容。
形成指标强调学习的过程,采取量化积分制,扮演不同角色和不同表现的同学获得不同积分,作为期终课业成绩评定
依据之一。
定性指标的重点放在学生纵向发展上,评价方式采取自评、“学生教师”评、
互评、教师评四种方式。
三、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开放式教学实施流程图:
2.解析如下:
1教学共分三个阶段:
一、个别教育阶段(准备);
二、全体教育阶段(实施);
三、教学完善阶段(评估)。
2个别教育阶段:根据每组组别不同,依照给他们制订的教学计划,首先给每位同学
布置一至两首规定作品(有时两位同学可能是相同作品)。
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作品演奏技巧训练,当其中哪位同学演奏及风格表现经教师考查率先达到基本准确、规范
的要求后,就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案撰写和说课阶段的准备。
对于音乐风格把握就如钢
琴教育家陈比纲所说:“学生对于音乐处理,只要合理能够说服我,学生就可按他的思路
弹奏。
”“音乐的美妙不仅在于深蕴音乐作品思想和情感力量,还在于演奏——二度创作
中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和音乐诠释的多元性,所以,我们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而是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勇于表达独立见解的精神。
从而发掘音乐创作经
验和音乐创造思维潜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当学生经指
导教师考核合格后就基本完成了扮演“学生教师”的准备工作——备课。
与此同时,组内
其他一名同学可以担任这名“学生教师”的助理,负责组织同学查找“学生教师”备课作
品的人文背景资料。
最后,可按论文的形式把材料进行汇总、归纳。
论文经指导教师考核
合格后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渗透在课堂教学。
3全体教育阶段实施:这时,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学生教师”登上讲台,通过讨
论式教学方法,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把自己获得的知识、技能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展示、复习、巩固,同时在不同角色的体验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其他学生通过准备教学参考材料
实现了互动的多样化参与方式,获得跨学科的整合及创新体验。
至此,随着开放式教学开展,实现了发展学生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导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正如
奥尔夫所说的:“音乐始自人自身,教学也正如此。
”他还指出:“于此,尝试和做正就
是一切,因为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对已经体验过一切的人来说,才会是可以完全理解的,而他才会感到这些语言文字不过仅仅是他自己经验的证实。
”
4教学完善阶段评估):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成败的根本依据。
故,由专业指导教师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严把关也是开放教学的实施关键之一。
当经过“学生课堂”学习后,学
生通过a,同学讨论
b,“学生教师”辅导c,专业教师评定和查缺补漏——个别指导完成技巧训练过程。
学生期终专业成绩进行评估。
评价指标基本涵盖教学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内容,即形成指标
和定性指标2分。
形成指标:较好完成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学生教师”得4—5分;“教
师助理”根据其论文质量和参考价值得2—3分;学生较好完整演奏一首作品得1—3分,
这样学生成绩的界定更多注重学习和能力形成的过程。
定性指标:期终考评考虑学生存在
个体差异,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评价方式采取自评、“学
生教师”评、互评、教师评四种方式。
结语
开放式教学模式并不采取特定的教法,而是一种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同时把学生真正
作为教育的主体使其实现自主、自助、自发及自我教育过程的理念;开放式教学的特征就
是学生主动积极参加教育过程,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发的学习
和主动操纵环境来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标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探索者、
思考者、教育实施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把握关键、提供指导、信息资源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在实现了教学目的的同时延展了传统音乐教师的职责职能。
参考文献:
[1][2]美伯纳德·斯伯戴, 《外国教育资料》,第1期
[3]德奥尔夫,《关于和孩子们及业余群众进行音乐活动的想法》,1932
[4]德奥尔夫,《原本性的音乐练习,即兴唱奏和业余群众的训练》,1932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