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瓷有限公司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陶瓷有限公司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 . .参考资料. 陶瓷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 .

.参考资料.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陶瓷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法定代表人: XX陶瓷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股份制企业,位于XX省XX县城XX大道119号。目前企业厂址位于XX县城规划扩建围,对新城区建设发展构成很大影响,因此按县城规划要求,企业必须搬迁到黎川县陶瓷工业园即退城入园。公司在XX县陶瓷工业园的新厂区用地也相应得到规划及批准。因此2009年年初,公司开始筹划:企业整体搬迁到XX县陶瓷工业园与陶瓷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相结合进行。 XX陶瓷现有员工152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余人(含技师),主要生产骨质瓷等中高档日用瓷。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公司组织结构逐步完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形成经济规模,产品趋于丰富多样、产量增加,质量稳步提高。至2008年,公司已能生产品种200多种、装饰花面近400种的中高档骨质瓷及其他系列日用瓷,年产量达8875万件,年销售收入达16000万元。公司已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近年连续被评为XX县“县优秀工业企业”。 公司为适应国外市场对高质量新技术含量的陶瓷产品的需求,通过多次试验攻关,成功研制出新技术陶瓷产品—“双层陶瓷保. .. . .参考资料. 温杯”,投产后一经推出,即获得市场热烈反响。公司主要产品中高档骨质瓷,以其优良品质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销售市场一直稳定增长。公司销售网点已覆盖全国主要省市,产品遍及国主要城市大中超市和广大城乡消费市场。公司现有的骨质瓷及其他系列日用瓷产品在全国陶瓷市场已具有一定知名度。XX陶瓷已成为XX县专业生产中高档日用陶瓷、规模较大、品种规格齐全、信誉良好的企业之一。公司在日用瓷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现有总资产5500余万元,现有厂区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60余亩。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围及编制单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围:年产8875万件日用陶瓷厂的窑炉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及建设条件,陶瓷窑炉技改的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及减轻大气污染的意义与效果,陶瓷窑炉技改的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包括现搬迁入XX县陶瓷工业园生产新厂区的建筑、总图、工艺及公用工程规划布置等)、技改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XX省轻工业设计院 工程咨询证书:国家工咨甲级11720070040号 工程设计证书:国家轻工甲级140101-Sj号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容深度规定(QBJS5-2005)。 . .. . .参考资料. (2)本技改项目建议书及项目的审核(备案)文件。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5)号。 (4)项目建设单位同我院签订的编制项目可研报告的合同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6)轻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QBJS35-94。 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⑴项目提出的理由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涵和高超深博的技艺。日用陶瓷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大约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在唐宋时期,陶瓷制造已相当发达,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宋代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产品闻名于世,陶瓷器作为商品开始批量输出海外。明清两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历史鼎盛时期,以瓷器为代表,以其精美多样的产品、精湛的技艺,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建国以前,我国陶瓷行业受到了严重摧残,一蹶不振;而此间西方制瓷业却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的瓷国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了,陶瓷业获得了新生,在破残的基础上恢复并得以发展。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国日用陶瓷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根本上消除了“备料用石碾,手工拉形坯、燃料用槎柴,烧成靠龙窑”的原始传统的生产方法。五六十年代期间,在“百花齐放”正确方针的推动下,日用陶瓷技艺推出新,继往开来,形成了以原料产地为中心的南北方各陶瓷集中产区。各地生产出具有各自独特风采、格调迥异、繁花似锦的陶瓷品种。在党的十一. .. . .参考资料. 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正确方针指引下,日用陶瓷科技进步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推动着生产力向前发展;各项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改造更新有了活力,全行业呈现出蓬勃昌盛的景象;产品数量猛增,质量明显改善,行业面貌出现突破,繁荣了国外市场。日用陶瓷出口贸易成为我国轻工产品外销的拳头商品之一,为国家争得巨额外汇。 90年代以来陶瓷工业迅速发展,产量猛增,经营体制更加灵活多样,各主要产瓷区发展不平衡,开始出现亏损企业。技术进步步伐放慢,全行业收益不理想。具体从日用陶瓷产区也可看出,由于改革开放和机制的转变,地方政策的灵活多样,一些过去大的产瓷区如:、醴陵、等国营企业生产不景气,有的甚至倒闭,使得这些产区日用陶瓷产量的排名在逐年下降。同时也有一些新产区正在蓬勃发展,主要是机制活,民营企业在不断增加,同时这些企业注重人才、注重新产品开发、注重市场(新闻发布、招商、广告),并注重建立现代的销售网络和营销理念(建立代理商、分销商)。例如:黎川、广西北流、潮洲、德化、怀仁等由于地方政府重视并成立陶瓷行业协会,使得日用瓷生产大幅度增长。由此可看出目前全国日用陶瓷的发展有一个区域性的变化,主要是机制、体制的变化,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日用陶瓷工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是世界陶瓷生产大国,生产规模宏大,从业人员近千万,至2004年,日用瓷、建筑瓷和卫生瓷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日用瓷产量为130亿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陶瓷产业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已成为重要经济产业而建立起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对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提高人民生. .. . .参考资料. 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我国陶瓷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及改进燃料结构等措施,虽然使能耗得到了相当幅度的下降,但目前在其生产成本中燃料、电力等能源成本仍占30-40%之多。我国陶瓷工业的能源利用率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高达50%以上,而我国仅为28-30%。陶瓷工业的能耗主要体现在原料的加工、成型、干燥与烧成这四部分,而其中烧成工序的能耗约占其总能耗的60%,为所有工序之首,窑炉是陶瓷烧成工序的最关键热工设备,也就是消耗总能耗60%左右的最大的耗能设备。但是窑炉设备的能耗水平,主要取决于窑炉的结构与烧成技术以及采用的燃料。选用先进、成熟、稳定可靠的窑炉结构配以适宜的烧成技术并采用洁净液体或气体燃料,则可使窑炉能耗利用率最优化。可见要改变陶瓷工业的高能耗,降低陶瓷窑炉的能耗最为关键。 近两年由于能源价格不断上升,而陶瓷行业能耗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40%,使得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给陶瓷行业竞争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改善并降低陶瓷窑炉的能耗水平,对陶瓷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意义。 目前,我国日用陶瓷生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较严重。而陶瓷生产对环境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为陶瓷烧成工序,尤其以煤烧窑炉烟气对大气污染严重。因此,采用结构与烧成技术先进的窑炉并配以清洁燃料,. .. . .参考资料. 在有效降低陶瓷生产能耗水平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陶瓷窑炉烟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保护环境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XX陶瓷在其产品产量达规模生产、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的正常生产运营中,也存在该行业“三高一低”的不少问题而急需改善,尤其是在陶瓷烧成工序中,关键设备仍在使用老式燃煤隧道窑,而不得不采用匣装隔焰烧成工艺制度,烧成周期长达13-14小时,因而能耗大,产量较低,产品质量易波动,工人劳动强度大和烧成烟气排放污染大气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能源利用率低下,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的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迫使人们尽快改变粗放式生产模式。国家产业政策也对高能耗产业进行约束,提出必须执行节能降耗减排的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并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XX陶瓷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企业生产发展及能源关键工序与设备的能耗状况和企业退城整体搬迁入园的机遇,提出在整体搬迁入园建设新厂区的同时,实施对陶瓷燃煤隧道窑进行彻底技术改造,采用宽截面新型装配式结构隧道窑,实行明焰无匣裸烧等先进烧成技术,配以清洁气体燃料,将能彻底改变原有窑炉“三高一低”的生产状况,实现节能及循环利用热能、降耗、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减排等多重目标。 ⑵项目提出的过程 XX陶瓷经过多次调研,并在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XX陶瓷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编制了项目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