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创新意识训练课件(PPT 38张)
创新意识训练课件(PPT 38张)
8
创新意识包括:
创造动机 创造兴趣 创造情感 创造意志
9
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 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 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 极控求新奇事物的种心理倾向。 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 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 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 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创 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 造意志。
10
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 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 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创新意识是创造人才所必需具备的。 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 只有注意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为成长为创造 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应以创新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一 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有希望成为知识经济时 代的科技强国
18
2.1 破除思维定势
破除“权威定势” 破除“从众定势” 破除为“知识——经验定势”
19
(1)破除“权威定势”
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 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 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 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 势。 A、思维中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 的“教育权威”。第二条途径是“专业权威”, 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
1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 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陶行知
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创造!
不要想我能够做什么,应该想我要干 什么?
2
创新意识概述 增强创新意识路径 创新意识自测 创新意识的基本训练
3
1 创新意识概述
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意识的特征 创新与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作用
——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 7
1.2 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 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 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 愿望和设想。 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 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 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 造力的前提
14
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 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 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 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 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激 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 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12
③个体差异性 各人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 会地位、环境氛围、文化素养、兴趣爱好、 情感志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因 素对创新此对于创新 意识既要考察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 素养和志趣动机。
13
1.4 创新意识的作用
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 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 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 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 面进步。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 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会促进社 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是创新发展需要 的基本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 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
6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 构成,即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 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 力等。 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个创新能力的表达公式:
2
创新能力=K×(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原理)×知识量
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 式中K为一个常量,亦可视为个体的潜在创新能力。 和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
5
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 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 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造学的两条定律
知识
一般知识 专门知识
创新 能力 要素 构成 图
创 新 能 力
智能因素
一般智能 创新性思维 特殊智能
非智力因素
创新意识因素 创新精神因素
11
1.3 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
①新颖性 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的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 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 ②社会历史性 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 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 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人们的创 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 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 会效果
4
1.1 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
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 事物的活动过程。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
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 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 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 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 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 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
15
创新意识:求新求异意识 创新意识:求真求实意识 创新意识:求变意识 创新意识:问题意识
16
2 增强创新意识路径
破除思维定势 扩展思维视角
17
2.1 破除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 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 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 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 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 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