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胶塞对大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摘要:目的 查找丁基胶塞对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并提
出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调整不同的清洗方法查找最佳的清洗条件,
并将清洗后的丁基胶塞使用在不同品种的大输液上,确定特殊品种与
丁基胶塞的相容性。结果 不溶性微粒与胶塞汽水混洗的时间有直接
的关系。特殊品种使用覆膜丁基胶塞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关键词:丁基胶塞;大输液 ;不溶性微粒 ;解决方法
大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可造成人体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
和供血不足及组织缺氧而产生的水肿及静脉炎。不溶性微粒对人体产
生的危害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注射用卤化丁基胶塞直接与药物
接触,虽然其具有化学性气密性好,无生理毒副作用等特点,但在使
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甚至影响药物的物理性质与
治疗作用,故丁基胶赛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
验和控制。
丁基胶塞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硅油进行硅化处理,丁
基胶塞的包装和硅化等对其都是一种污染,产品高温灭菌后硅油等杂
质会从胶塞中释放出来,产生不溶性微粒,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考
察丁基胶塞不同清洗工艺对药品的质量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实
验采用过滤后的注射用水和压缩空气对胶塞不同的清洗时间进行清
洗,然后115℃水浴灭菌30min后进行可见异物的检查和不溶性微
粒的测定,以确定不同的胶塞清洗方法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1 仪器和设备
ZWF-J6激光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
心)。丁基胶塞由烟台某厂家及江阴某厂家提供(厂家均提供合格证
书)。生产所采用原辅料均符合国家标准。
2 方法与结果
2.1 不同的胶塞漂洗法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生产中使用胶塞清
洗机的标准清洗数量为每罐20 000只,注射用水的温度在80℃左
右。试验26口胶塞清洗方法分别按照淋洗3min,汽水混洗7min,
漂洗5min及淋洗3min,汽水混洗5min,漂洗5min进行清洗,对
比氯化钠注射液产品灭菌前后不溶性微粒的情况,依照《中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C(光阻法)方法测定样品微粒水平,结果
见表1。
表1 不同胶塞清洗方法对产品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情况
产品批号
胶塞批号 清洗时
间(min)
样①灭菌前微粒数(个) 样①灭菌后 微粒数(个) 样②灭菌前 微粒数(个) 样②灭菌后
微粒数
(个)
10um 25um 10um 25um 10um 25um 10um 25um
10040701 1003017
3, 5, 5 3.3 0.1 7.9 0.2 3.1 0.4 7.4 0.4
3, 7, 5 2.4 0.0 4.3 0.1 2.7 0.1 3.8 0.2
10040702 1003017
3, 5, 5 3.7 0.0 6.8 0.3 4.1 0.2 6.2 0.3
3, 7, 5 3.1 0.1 4.5 0.1 2.5 0.0 4.1 0.1
10040703 1003017
3, 5, 5 4.4 0.0 7.3 0.2 4.6 0.0 6.6 0.2
3, 7, 5 2.3 0.1 3.9 0.1 3.2 0.1 4.3 0.1
经过以上的试验26口胶塞清洗方法按照淋洗3min,汽水混洗7
min,漂洗5min(延长汽水混洗2min)进行清洗能够保证不溶性微
粒在低限(10 um灭菌后控制在5以下),且上塞率在98%以上。
产品的不溶性微粒经过高温灭菌后有明显升高,原因为胶塞上的杂质
经灭菌后脱落,尤其是胶塞结构中的丁基凹陷部分不易清洗,故增加
汽水混合的清洗时间,延长胶塞在压力和翻腾状态下的清洗时间,加
大了胶塞的清洗力度,有效的保证胶塞的清洗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2.2 部分治疗性输液与丁基胶塞的稳定性及相容性不佳,在与胶塞
直接接触后可造成产品的可见异物不合格且不溶性微粒明显的增加。
我公司对此做了大量的实验,但不论怎样改变丁基胶塞的清洗方法或
者更换丁基胶塞生产厂家都不能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故我们通过实
验对部分品种使用江阴某厂家的覆膜丁基胶塞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
定性。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胶塞清洗方法对产品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情况
品名
胶塞
清洗
时间
(min)
普通丁基胶塞灭菌前 微粒数(个) 普通丁基胶塞灭菌后 微粒数(个) 覆膜丁基胶塞灭菌前 微粒数(个) 覆膜丁基胶
塞灭菌后
微粒数(个)
10um 25um 10um 25um 10um 25um 10um 25um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3, 7, 5 4.3 0.1 10.5 0.3 3
.6
0.0 4.6 0.2
碳酸氢钠注射液 3, 7, 5 3.6 0.2 12.3 0.4 3.7 0.1 4.3 0.1
肌苷氯化钠注射液 3, 7, 5 4.2 0.1 13.6 0.3 2.3
0.1 3.9 0.0
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发现以上3个品种与普通丁基胶塞的相容性
不佳,产品灭菌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但使用覆膜胶塞的产品不溶
性微粒稳定,产品质量较高。根据以上实验及我公司多年的实际生产
经验发现碳酸氢钠注射液及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等pH值大于7.5的产
品与普通丁基胶塞的相容性不佳,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易引起热原
样反应【2】。替硝唑与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治疗性输液与普通丁基
胶塞的相容性不佳,故生产时使用覆膜胶塞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稳定
性。
3 讨论
3.1 不同厂家生产的胶塞不溶性微粒情况不同,且同一厂家的胶塞
本身不溶性微粒也不均匀。我公司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同一厂家胶塞产
品中混有平面、麻面两种,经试验:麻面产品的上塞率低、不溶性微
粒偏高。我们建议厂家统一规格,并逐步切换为平面样式。
3.2 不同输液产品与普通丁基胶塞的相容性及稳定性不同,每种输
液产品在选择丁基胶塞前或更换胶塞生产厂家时应进行相容性试验
和稳定性考察试验,选择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丁基胶塞。
3.3 为了保证胶塞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机械的摩擦,生产厂家会根据
情况加入不同量的硅油进行硅化处理,不同的清洗工艺致使硅油的残
留量不同,进而影响产品的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我们可以根据实
际的生产设备及清洗工艺要求生产厂家进行特定的硅油加入量并单
独供货,且要求厂家加入的硅油一定要进行过滤,保证胶塞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丽.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产生及解决方法[J].海峡药学,200
3,1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