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练习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练习

第一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A、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B、商场里过了保质期的饮料C、农贸市场中待售的蔬菜D、朋友送的钢笔2、台湾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产地之一,台湾只要发生地震,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就会下降,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产量的价格上扬,这说明( )。

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生产的数量决定的B、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符合的C、商品的价值是由其销售的价格决定的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人类劳动3、“十一”黄金周期间,许多商家请来大腕明星帮助其进行产品宣传,往往购买者如潮。

商家这么做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同心理B、求异心理C、求名心理D、求实心理4、商店中一台VCD的标价是1500元。

这1500元A、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C、是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D、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5、()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A 世界货币B 贮藏手段C 支付手段D 流通手段6、甲乙丙生产同样的鞋子分别用了八、七、六个小时,谁生产的鞋子价值量大()A 甲B 乙C 丙D 一样大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电脑标价8888元 B某农民卖掉地里的大白菜得到500元,又用500元买回种子C李四取出银行利息1000元 D小李领取本月工资3000元8、水果在节日前价格上涨,在节后价格下跌,这一现象()A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B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C表现出水果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D说明有些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9、下列属于商品的是()①原始森林②自产自用的蔬菜③商店里卖的衣服④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⑤2014年4月中国政府向朝鲜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A、①②B、③④⑤C、③⑥D、②④⑤⑥10.纸币由国家发行,其发行量必须( )A.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B.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限度C.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D.与待售商品的总价格相一致11.下列活动中货币执行了基本职能的是( )①市场上某品牌上衣标价1000元②某人购买自行车当场支付500元③某职工上缴个人所得税60元④某国向另一国提供500万美元的国际援助A.①②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为了提高原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法分子往奶中添加三聚氰氨;为了让猪长得更快瘦肉更多,无良养殖户给猪喂食了瘦肉精;为了让米面更白更好看,黑心商家使用了吊白块……凡此种种,均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遭受了严重威胁。

这些被加入了三聚氰氨、瘦肉精和吊白块的商品( )A.是商品,因为它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是商品,因为它用于消费C.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13.下列对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有偿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 D.不是商品,因为它虽然有价格但不是劳动产品14、其它因素不考虑的情况下,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①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②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④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15、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他在市场竞争中的状况()A、处于不利地位B、必然赚钱C、必然亏本D、处于有利地位16、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改变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C、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D、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的17、海南的荔枝比主产区广东的荔枝提早15~20天成熟,但在价格上早熟品种的荔枝比迟熟品种的荔枝要高出5~6倍,导致这种价位差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的价格主要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B、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C、海南的荔枝要比广东的荔枝消耗更多的劳动投入D、海南的荔枝比广东的荔枝营养价值更高18、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是由______决定的()A、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C、产品质量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9、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上涨,不会涨到一架飞机的价格;一架飞机的价格下跌,也不会跌到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

这说明:()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价格不会背离价值太远③商品的供求影响价格④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价格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商品过剩,购买者持币待购,这是───的现象。

()A、“货多不值钱”的买方市场B、“物以稀为贵”的卖方市场C、“货多不值钱”的卖方市场D、“物以稀为贵”的买方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农民收获了2000斤粮食,其中1000斤留给自己食用,200斤送给城里的亲,800斤送给城里的亲戚额,800斤送到农贸市场出售。

其中属于商品的粮食是()。

A.1000斤自己食用的B.200斤送给亲戚的C.800斤送农贸市场出售的D.自己食用和送亲戚的2.废品收购站收购的旧报纸()。

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B.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D.既没有使用价值,又没有价值3.关于货币的观点错误的是()。

A.货币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货币是商品C.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的纸币发行量上升65万倍。

在1937年能买两头黄牛的100元纸币到1949年只能要一粒大米的一千万分之2.45。

这一事实明()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政府可以決定发行的数量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C.为了保证纸币不贬值,政府发的纸币越少越好D.纸币可以作为时富储藏起来,等待纸币升值5.笔记本电从几万元降至几千元的根本原固是()。

A.技术的进步,导致生产笔记本电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B.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了C.笔记本电脑日益普及D.市场上电陆销售存在着激烈的竞争6.近年来,彩电价格不断下跌,火柴价格不断上涨。

但是一盒火柴的价格上涨,不会涨到与一台彩电的价格相等;一台彩电的价格下跌,不会跌到与一盒火柴的价格相等。

这说期()A.使用价值大的商品,价格就高B不同的商品各有用处,无法比较其价值C.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以价值为柚心上下波动D.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所以商品价格违背了价值规律7,据报道,由于俄罗斯罗斯大量抛售库存的铜,国际市场上铜供过于求,铜价下跌,每跌铜到1美元。

后来,西方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对铜的需求增加,世界上铜的库存又减少,使铜价回升至每磅1.5美元,这说明()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生产的数量决定的B.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相符的C.商品的价值是由其销售的价格决定的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8.“十ー”黄金周期间,许多商家请来大腕明星帮助其进行产品宣传,往往购买者如潮,商家这么做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同心理B.求异心理C.求名心理D.求实心理9.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求同心理B.求实心里C.求异心理D.求名心理10.关于消费观,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只要是自已赚的钱,怎么消费是自己个人的事情B.消费是一门学问,只有用科学消费观来引领自己的消费,才是正确的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要尽量少花钱目前,中国银行卡发卡总量已突破11亿张,刷卡消费成为普遍的消费方式,但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卡奴”,“卡奴”,又称卡债族,指因为使用信用卡、现金卡透支消费,月薪或收入无法将支出的部分摊平,首期只能缴部分的金颜,之后需给付金融机构循环利息、违约金、手续费等费用而背负高额卡债,个人财务周转不灵的人。

1.科学的消费观包括哪些内容?“卡奴”的消费行为不符合科学消费观的哪一条?2.如果你身边有”卡奴”存在,你该如何规劝他科学消费呢?二、判断题1、凡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有价值也就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也就一定有价值。

()3、供不应求,价格会逐渐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会逐渐下跌。

因此,价格由供求决定。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和货币是同时产生的。

5、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所以价值不变,价格也不变6、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导致供过应求,可见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7,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实际意义8.中国已实现小康,没有必要再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三、简答题1、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的是什么?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各是什么?4、如何树立科学的消费观?(8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