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拔 动 学 生 的 心 弦
——
漫谈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之建设和谐师生关系
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 刘惠芬
如何让自己的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是我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同时在工作实
践中,我不断尝试各种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并且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我觉得作
为一个班主任,跟学生打好关系,是进行有成效班级管理的基本条件。苏联著名
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
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
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如何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下面我就来
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正视学生的现实,以人为本。
有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不了解自己的人,先来个“下马威”,能起
到震摄的作用。我不赞同,因为这只是短时效应。时间长了,本来面目呈现出来,
那就失去振作起来的时机。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总会对学生说:“坐在我
面前的你们是一张白纸,同样站在你们面前的我也是一张白纸。你们先写上什么,
然后我才决定写上什么。在这一年里,我们一起写上各自都满意的文字吧!”我
经常在班级里进行“调查研究”(举手、书面呈现),趁机在短时间摸透学生身
后的“世界”:家里有多少口人?是否独生子女或是排行第几?有人督促你学习
吗?周末经常做些什么?……师生逐渐熟悉,在安排工作、谈心的时候,做到心
中有数。
二、平常心对待学生,不拔高要求。
我认为,对学生应有一颗平常心,他们只是六、七——十三、四岁的孩子,
不可能不犯错误,他们不可能在你批评一次后永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因而我们也
就不要奢望班级的学生都是小圣人,也许因为这一观点,有些老师说我心太软,
学生不怕我,我的带班手段不硬-——也许这是对我善意的提醒,可是凶狠地面
对学生,或动不动就请家长,我却做不到了。做了妈妈后,对儿童的心理、行为
了解更加深入,我发现:当我狠很地批评孩子,他总会很失落,甚至有时很无助;
2
当我强迫他做他不愿意的事情时,效果非常糟糕……假如当我们发现一个学生正
向好的方面发展时,他的一个小小的错误,为什么不能作为一次教育的契机呢?
教育不是万能的机器,没有方法是立竿见影的。我们适当等待,没必要明察秋毫;
我们得理且饶人,做到见好就收。当我们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平常的人看待时,我
们会发现,他们讨厌大声呵斥,他们能接受善意的规劝,他们的心和我们是一样
的,喜欢听好听话。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迁就式的溺爱。而这种并不十分刻意的
温柔和理解,却换来了学生的理解、信任。你的话,他们听进去,心里对你有了
认同感和归属感,何乐而不为呢?
三、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以身作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要管理好就必须指定出行之有效的制
度。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我们非常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班级制度制订时,集思广益,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商量,自己建议,老师做适时
引导,这样效果很好,一般人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在有事情商量的情况下,
我通常都是采用全班学生举手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通过。
执行时,班主任一定要率先垂范,起领导带头作用。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到校
学习,由指定的班干部管理,而自己就做甩手掌柜,我认为不妥。班主任不在、
不到班,光凭指定的班干部管理,学生学习就没劲、不服管,时间长,课前的学
习管理必然形同虚设。我要求学生7:45到校自行学习,而我最迟在7:50就会
来到教室,教师出现了,给班干部吃起定心丸,撑起了腰;其他的学生的心里就
会感到自己做得好,老师知道。放学后打扫卫生的时候,是班级较混乱的时候,
同学间出现的打架、吵架现象;留下来的学生扰乱打扫卫生的同学;个别值日生
偷懒、借机偷走等等,都是班主任管理最薄弱的时候,安排值日小组长、普通学
生的监督、反映,班主任不定时的巡视都非常必要。“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
正,虽令不行”。接下来,谁违反了班规,谁就要受到处罚,这样班规的权威性
就树立起来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更加紧密;如果班主任贪清闲,出了什么事
才出现,学生就会觉得班主任说与做相差十万八千里,有些事情就会敷衍过去,
师生关系就会渐行渐远。
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行班级自治。
3
在中高年级,我们可以尝试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来
到学校,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学做人,练习学做一个有魄力、敢担当的人。”
在班级集体这个大展台中,不但是积极分子的舞台,还是中下层生的成长台,人
人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干,只要你敢于走出第一步。使在班主任的统一安排下,
由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来锻炼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最大限
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创造性。一些活动,我经常鼓动同学们自己
去实践尝试,自己适当指导,帮忙解决重大问题,或者给予提醒,例如课前领读、
管纪律、出黑板报、表演节目、筹划班级活动等。记得有一次,六年级级组要求
各班举行庆祝元旦的活动,我们班的同学一致要求在本班课室搞话动比较有气氛
(其他班级出到野外进行),我答应了。大家在课室里举行庆祝活动,气氛热烈,
同学们尽情表演。
此外,我还着意建立“值周班长、组长”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这样既可以克服当班干部学生的优越感,又可以克服没有当班干部学生的自卑
感。我曾任命不做作业的同学做收发作业的组长、爱打架的同学做班长、劳动委
员、体育委员,让这些难管分子受到约束,分担班级管理任务,体会班级舆论的
压力,多年来,曾有成功转化的例子,也有学生不买帐的时候,但师生的收获也
有所积累,难管分子的成长经历丰富了,不再只是被冷落、被呵斥的对象,和老
师多了交流,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关系融洽。
五、遇事冷静,不自以为是。
调皮是学生的天性,小打小闹是常有的事情,学校、教室是犯错误能得到改
正的地方。作为班主任,学生发生事情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先入为主,先冷
静一下,多了解事情的原委,多想想这样做是不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做的效果会
不会更好。
如果在学生犯错误后就训斥学生,以致发展到师生之间互相不信,互相不理
解,教师走进教室便觉着全班的学生都和他有敌对情绪,这样就会搞得班主任很
疲惫。如果采取更细致的方法,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等学生平静下来之后,才去
找他谈,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真诚的与学生开诚布公的交流,常会说得学生
眼含泪水,感动得学生心潮起伏。这样的教育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做一
个让学生打心眼里认同的教师,需要教师体察入微,能够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学生
4
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欣赏,实现师生关系的融洽,共同谱写教育的
和谐乐章。
班主任是一个班学生的引领者,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个别对待。学生是
有感情的人,而不是理论的动物,班主任只有以情育人,心灵向善,师生关系才
能融洽,班级将会和谐,群生将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