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实现一体化教学

如何实现一体化教学

如何实现一体化教学
我是08年来到学校,通过这几年车削加工专业课的教与学,明显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符合当今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而一体化教学就是当前技能教育体系中最前沿、教学效果最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车削加工又是机械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加工方法,是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车工一体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如何开展车工一体化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是整理、融合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学生的情况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以技能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

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

应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搬到实训场地进行,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通合一。

解决了在课堂上无法讲解生产一线技术的问题。

同时采取分散与集中的学习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车工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只有理论的教师是没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特别全面,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组织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
既可以是教师又是领班师傅。

车工一体化教学对教室的要求:教室既可以讲授理论知识又能学习操作技能,因此,教室应配备有足够数量(每小组学生为单位)的车床和工作桌、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便于学生观看操作视频)学生查资料用的电脑若干台、工量具材料柜、工具书柜等。

车工一体化教室的布置最好按企业加工车间的模式设计。

车工一体化教学的教与学
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并不是忽略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要认识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始终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准绳。

这里的教包括理论和技能的讲授。

教师将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讲授后,先亲自动手做示范,之后给学生布置课题,让学生先掌握老师教的方法,再鼓励学生想新法,老师在一旁观察指导,让学生在实操中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作为教师不是只教会学生怎么做就行了。

例如:在讲“车外圆端面倒角”这一课题时,先给同学们做一遍操作示范,让学生注意观察、模仿,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去试着干。

干完后,要求他们写出操作中自己的感受,写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出加工步骤,并写在作业上。

老师收集所有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讲解,最后归纳总结,就是理论课所讲的内容,看似讲理论实际作用是在指导实践。

让学生在“干”中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并试着去独立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指导、启发、引导。

解答问题后,再让学生回到实践,找出新问题,并写出加工的心得体会,把经验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在实际生产中锻炼、提高技能,加深对操作的理解、掌握。

学生有学习兴趣是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

作为教师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

技校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单独学习“车工工艺“理论困难较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实习车间进行教学就有了学习的多样性、趣味性,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唤起学习的兴趣。

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定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会因为困难而消失兴趣,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以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正确引导学生会用“车工工艺”去指导实际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个学生在每周总结中这样写到:这一周又有个新收获,“螺纹刀”这种刀具,我以前以为它只是车螺纹的,不知道它还有车端面和倒角的用处。

只要把螺纹的刀头部分磨成90度,然后再把两个后角磨得大一些,然后把车刀轴向安装在刀台上,夹紧,这样平端面,倒角就很快。

这位学生不仅学会了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实践,知道了车工实践中,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实践中学会了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认识,上升到理论。

一体化教学体系,不只是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在学习中学生真正起到了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大赛的辅导
个人感觉辅导大赛,第一应该分工明确,集体参与。

在辅导的时候,有专门(理论知识)的操作和理论老师先单独辅导,然后把操作
和理论连在一起。

第二就是奖励政策要完善,如何奖,讲给谁要弄清楚。

我的个人观点个人就是这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