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分析、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加对外投资,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在我国政府大力的支持下加大对东盟的确的投资,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东盟地区丰富的资源,各种互惠互利的政策及东盟与中国开展多方面的合作的大背景下,推动中国对东盟各个国家的投资连年增加,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最佳地区。
中国各种行业对东盟地区国家的投资已经打破传统行业投资的限制,逐渐形成投资多元化和多维度的投资趋势。
尽管东盟地区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比重中还处于较小的一部分,但是该地区的投资潜力是巨大的。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现状分析,进而从宏观投资环境、区域显示优势、金融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东盟各国投资环境,最终提出了通过加强双边谈判,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积极投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加强对东盟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拓宽投资领域对东盟各国进行投资,希望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东盟各国;投资环境;比较;启示
一、中国对东盟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的合作应该扩大原有的合作领域,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
东盟实力不断的增强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两者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今后的经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从1993年后发展加快,同时中方开始出现逆差。
尽管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的出口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为东盟各个国家与中国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东盟各个国家需要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输出,中国则需要东盟各个国家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输入,导致这用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双方产业结果和资源结果的差别,由于中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缺乏原材料,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东盟的依赖会越来越重。
随着贸易的发展,这种结构性的差异将有利于东盟国家。
此外,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人民币升值、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困难等原因,都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相对有所减慢,进口速度增加较快。
二东盟各国投资环境的比较
1.东盟各国投资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否稳定是影响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宏观,也是决定其投资方投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保障,拥有稳定的投资环境是大多数国家对外投资的首选前提。
从东盟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局势是稳定的,政治变动较小,尽管存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政治存在一定的危机,但是这些国家已经注意在吸引外资方面对政治环境的改善。
例如,菲律宾在阿罗约总统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反贪肃贪,基本稳定了政局。
并且,菲律宾政府已经向外商保证维持本国的稳定。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
个道理,国家局面稳定,政治局势平稳,对于吸引外资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多数东盟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都非常注意对国内局势的改变和控制,新加坡在维护国家平稳上在东盟国家内做的更为优秀。
此外,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新加坡凭借其健全的金融体制和政府的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了经济平稳恢复。
过去10年中,新加坡的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
通过上述分析,东盟地区的投资环境较中东地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东盟各个国家主观上也控制政治局势,以此来加大外资吸引。
2.东盟各国区域显示比较优势
根据东盟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大体可以将东盟分为四个层级。
新加坡和文莱属于发到国家,所以为第一层级国家;马来西亚和泰国经济形势较好,政治稳定,可以划分为第二层级;菲律宾和印尼由于政治局势有时波动,经济一班,可以定级为三级;其余的几个国家,越南、老挝等可以归为第四层级。
为了计算方便,东盟十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五在东盟十国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盟各国都在尽力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与日俱增。
而中国在该行业的比较劣势正日趋严重。
但是,中国通过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的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出口产品优化升级,由原来的劳动密集性行业转向了知识密集型行业,因此,选择高等级的国家作为贸易合作伙伴中国的对外投资更具有意义。
3.东盟各国金融服务方面的差异
金融服务的可利用性是衡量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
如果企业可以依赖银行贷款,则金融的可利用程度就会提高,在这方面,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中国目前的金融服务尚待改进,例如,大量的金融资源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很少能获得国家银行的正式贷款。
据调查,中国只有大约12%的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得到贷款,与此相比,马来西亚为21%,泰国为26%,菲律宾高达28%。
三、中国投资东盟各国的战略分析及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启示
1.通过双边谈判,促进两国投资与贸易往来自由化
加强与东盟各个国家的谈判可以为我国对外投资带来更多的好处,不仅能够促进双边对外贸易的自由往来,还可以为中国产品输出打开东盟市场提供便利的条件。
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为双方创造更为有利的投资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此外,可以对双方国家的投资者提供一些法律保护,从而从制度上给予提供便利条件,切实到达促进双方贸易自由往来,开放程度加快,中国也可以输出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大对东盟的对外投资规模。
2.积极投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在一个技术不断创新的国度里,企业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会迅速增强。
通过国内外母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国的技
术密集型行业可以获得最新技术的一手资料,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由于中国在技术方面较东盟国家具有一定优势,即便是菲律宾和泰国等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国家也应该进行技术投资,但是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输出技术的类型,以免不合理的输出产生技术产品摩擦。
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由于技术水平较中国较为落后,更应该加大对这类地区国家的技术输出。
相对于它们,中国具有相对雄厚的科技实力,所以我国可以将相对落后的国内技术向它们转移,同时为我国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大量资金,并推动我国技术的升级换代,也会促进越南等国的技术进步。
3.投资初期应以合资合作方式为主
为投资的主要形式,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应该首选经济实力和运作能力较为突出的大集团公司,投资方向应偏向于建筑工程建设类项目,因为此类工程项目能够充分发劳务派遣市场,通过将承包的项目与开发的劳务市场结合起来,来获取大规模、高效益的投资活动。
我国要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与东盟的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中国企业与东盟企业进行合作的时候,尤其是合作的初期,应该原则合资作,努力提高在东盟市场的占有率,此外,扩大对基础设施及基础能源方面的投资,尤其是电力、交通运输、水利等项目的投资,这些项目随着投资的逐步深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东南亚承揽电站、通讯工程等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工程项目,带动我国大型成套设
备和技术出口。
4.加强对东盟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拓宽投资领域
通过与东盟加强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与合作,逐步明确投资方向,针对油气等资源开发、加工处理等环节加强合作,逐步深入合作,建立同盟体。
东盟各国国家已经开始定制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领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加快与东盟各个国家的合作。
例如,中国企业可以与泰国企业开展合作,利用泰国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的15年战略规划,积极进行可再生资源投资;还可以与新加坡合作构建一个自动生态清理系统。
此外,中国在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发电、沼气技术综合利用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能为中国投资东盟能源市场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东盟发展而言,东盟各个国家正处于发展的缓慢期,更希望中国通过现金或技术的输出来保持东盟各个国家经济的稳定长久的发展。
因此,东盟各个国家非常环境中国各类企业加大对东盟投资的力度,中国各类企业也应该充分把握住这次机会,合理运用东盟各国提供开放的投资环境和积极的投资政策。
随着中国国内企业经营实力的不断提升,技术力量的不断加强,已经不再满足开发国内市场,从而转向开发国外市场,希望通过加强不同国家之间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将自身做大做强,逐步扩大投资范围,实现国际化经营,在国外市场上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
此
外,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激励国内的优秀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对外投资,占领国外市场,充分发挥中国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东盟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对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的引导,使中国企业会在对外投资中不断壮大自身的力量,提升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武.东盟国家改善环境利用外资对广西的启示[j].改革
与战略.2006(03)
[2] 柳岸林.中国与东盟投资环境的比较[j].东南亚.2004(03)
[3] 杨武.东盟国家改善环境利用外资对广西的启示[j].改革
与战略.2006(03)
[4]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李鸿阶,智佳佳.福建与东盟投资关系发展分析[j].亚太经济.2010(06)
[5] 梁婷.上海对东盟投资的特点及竞争优势培育[j].商业时代.2009(21)
[6] 滕云.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渤海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