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不同

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不同


精神病离我们有多远
当心理健康问题达到“有病”的程度,便成为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并不少见,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 病患者有1亿人以上,相当于每10个人中便会有1人有机 会患上精神疾病。换言之,我们自己、家人或朋友,都有 机会与精神病扯上关系。 精神病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康复;在康复期间,家人、朋友 的关怀和支持,及社会人士的体谅和接纳,都是十分重要 的。 精神疾病占前十位致残疾病中的四项,包括重性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也叫作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强迫 症。
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大多数病人起病十分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被人们所忽视。那么, 怎样才能在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呢? 1. 性格改变和类神经症症状是早期精神分裂症最为常见的表现。如:病人 变得孤独、少语、不合群,做事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下降,工作不负责任, 兴趣索然,生活懒散,甚至连个人卫生和起居也需要别人督促。也有的病人 表现为自言自语、独自发笑等。不少病人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精神 萎靡、周身不适等,甚至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不治之症。 2. 思维、情感和意志活动障碍是分裂症的特征性表现。在疾病的早期,轻微 的性格改变和类神经症症状常不易被人重视,但仔细观察则可发现在上述症 状的掩盖下,病人往往想法怪异,谈话内容常会离题,十分令人费解。有的 病人还可出现某些片段的妄想和幻觉,也有不少病人显得对人冷淡,与人疏 远,或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有些病人好独自呆坐,或整日游荡,所作所 为使人无法理解。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缺乏自知力是分裂症病人的共同特点。病人通常都拒不承认自己有病,他 们不能识别自己的病态表现,因此对治疗要求不迫切,甚至拒绝治疗。即便 极少数病人可能会模糊地意识到自己“有病”,但让其做具体分析时,却显 得认识肤浅,而且很不完整。 上述几方面是识别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要点。然而,有时对具体病人而言,情 况可能更为复杂,尚需由精神科医生悉心诊治,才不至于贻误病情。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
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发病机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 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充分阐明,所以一级预防难以实施。 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二级预防方面,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 的工作,如诊断标准的统一、标准评定量表的使用、对疾病进行早期的心理社会干预, 使二级预防工作进展较快。 三级预防指预防复发和防止残疾。三级预防主要指康复,指利用尽可能取得的条件和 时机采取综合的手段,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高,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让病人不复发或少复发,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入手: 1 出院前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经住院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消失后,自知力 部分恢复,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变化的情况,鼓励病人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复发的方法。 2 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医疗性监护的保证及心理上的支持。 3 建立定期门诊随访制度,指导患者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物,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 发,研究表明,维持服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4 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可以从社区开始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 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日间工疗站,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营造良好裂症复发及维持治疗
服药剂量的选择:最低有小剂量,是指获得最佳服药依从 性,出现最小药物副作用,对工作能力影响最少的有效药 物剂量。最低有小剂量适因人而异的,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也会增加精神分裂症复发的 几率,所以我们并非鼓励临床医生追求最低有效剂量,而 是通过提出这个概念,达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提示作用, 希望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病患者大都数时间是与家人一起度过,家属的配合是 非常重要的。 最主要的任务是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据统计,在复发者中, 自行停药的占54%~77%。而维持用药的病人,复发率较 低。 定时带患者到医院复查。一般情况下,应一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有特殊情况,应随时就诊;注意观察复发先兆,及时 处理。
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目前精神病的病因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以精神分 裂症为例,患者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 人群,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当然,精神分裂 症只是具有遗传倾向,并不是肯定遗传。是否发病还要受 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影响。其病因主要包括生理及遗传、 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大部分的精神病例中,都是这三 个因素互为影响而造成的。 精神刺激与精神病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它可能只是促 使有些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精神病的发生与患者的病前性格有很大关系。部分精神分 裂症患者病前具有孤僻、内向、敏感多疑、好幻想,胆小 怕羞、思维缺乏逻辑性等性格特征,这是发生精神分裂症 的重要内在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培养青少年活泼、开朗、坚强的性格对预 防精神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分裂症患者能不能结婚和生育



精神分裂症大多于青壮年时期发病,得了精神分裂症是否能结婚是很多病人及其家人所 关心的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患有医生认为不能结婚的疾病者不得结婚。分裂症患者 是可以结婚的.但重要的是,分裂症患者的恋爱,结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1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时机。分裂症病人在疾病急性期有各种精神病性症状,丧失现 实检验能力,不能谈恋爱和结婚;在缓解期,自知力恢复,可以谈恋爱和结婚。 2分裂症患者得病后,即使经过治疗,也容易遗留一些社会功能的缺损,如交往能力下降, 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推理脱离实际情况等.因此.监护人要对他多提出建义.帮助患 者分析.观察问题,再作出最后决定。 3分裂症患者在谈恋爱时,要实事求是地讲清楚自己的病情,而不应隐瞒病情,以免婚后 导致婚姻纠纷,对己对人都产生不良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应该生育子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 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的发病率,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宜生育 子女,婚后应立即由其中一方做绝育手术。 2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缓解后还要长期服用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而这些药物有致 胎儿畸形的副作用,如果停药又可导致病情复发,造成兴奋,躁动、又可导致流产或胎 儿发育不良。 3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缓解后易遗留社会功能缺损,常不能履行做父母的职能,甚至就 业困堆,经济上难以抚养子女。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人身安全往往得不到保障,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精神症状支 配,会打伤或杀害自已的孩子。

精神病会不会痊愈
当然,并不是说精神病是不能治愈的。关键是在急性期精神症状得以 控制、缓解后,还得坚持长期服维持量的精神药物。若能按时看门诊, 遵医嘱长期服药,以致病情始终稳定甚至终生不复发的病例,在临床 上也为数不少。实际上,不少内科疾病也“断不了根”。要不,为什 么人们总是记不清楚自己究竟患了几次感冒?至于像糖尿病、高血压 这类常见病,更是得终生服药。内科疾病可以长期、终生服药,精神 疾病何以要有例外?治疗疾病要与医生配合,预防复发同样需要与医 生配合。自以为“久病成良医”,服药不遵医嘱,以致病情屡发屡愈, 屡愈屡发,最后病成慢性,迁延不愈,最后受痛苦的,还是病家,那 又何必呢? 和生理疾病一样,精神病患者越早接受治疗,痊愈机会越高。 多数(80%以上)精神病患者,只要治疗得当,加上定时复诊服药, 就能稳定病情,有效地恢复正常而充实的生活。
什么是有助于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家庭环境?
精神分裂症是由生物、心理、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都 可能不发病。家庭是环境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良的家庭气氛和不健全 的家庭结构一方面会影响个体正常的发育,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已患疾病的预后。 也就是说会影响患者个性的发展和疾病的复发。 提供有利于康复的家庭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和睦的家庭气氛,鼓励和陪伴他们参与活动。勿过多照顾甚至监视, 要对患者有信心,让他们学习独立。 2.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锻炼病人的生活、工作能力,接触社会、正 视现实。 3.唯有進行治疗,才是恢复的关键。家庭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同病人制 定治疗和康复计划,定期记录患者的病情、服药情况,以及家庭生活和社会 生活的情况。 4.尽量减少人为的应激。提高患者应付应激的能力也很重要。因为人都不 是生活在真空里,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所以提供减少应激的方法才 能根本上帮助患者融入社会。 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爱心,容忍患者的错误,并提供善意的帮助和指正,满 足病人合理要求,不要因为他是病人就随意地拒绝。
精神分裂症复发及维持治疗
常规临床治疗的情况下,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愈后 的第一年内复发,8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然而,应用 抗精神病药物一年后可以将复发率降低到平均16%,所以 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 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医生三方面。所以三者共同 努力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轻疾病 负担。 对初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预防复发,抗精神病药治疗 时间应该至少持续1-2年;对于多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 者应该至少持续治疗5年,对于在发作中对自己或他人有 危险的患者,或充分治疗后仍然不能痊愈的患者应终生服 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治疗
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往往呈现长期的,慢性化倾向。这样患者的病 程常常长达数十年,甚至终身患病。 急性期患者当然要及时住院治疗,医疗卫生机构能容纳的病人是有限 的,又需要较高的费用,尤其对那些没有医保的病人而言,住院费用 还是很难长期承受的。而且医院的空间较小,环境单纯,接触的人员 有限,每天的生活规律而单调,甚至个人生活料理都有人可以代做。 时间长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会下降,有衰退的可能。当病情稳定后, 最好是出院回家,在正常的环境中锻炼患者的各种能力。 家属应该注意不要给患者过分的关注,不要对患者有偏见,认为其得 精神分裂症是丢自己的人,对其冷嘲热讽,或一天到晚特别注意患者 的情况,弄得风声鹤唳,大家都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要对患者真正 关心,不歧视,鼓励他们尽量多接触社会,正确能坚持工作,维持一 定的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料理个人生活。 最重要的是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从而保持病情稳定,家 庭祥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