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禽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防治》教学大纲
拟定人:樊磊虎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动物疫病防治》是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生物技术系三年制与五年制畜牧兽药专业
一门必修专业课,应用动物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检查、诊断、鉴定法定的检疫对
象,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贸易
的发展。

总学时及学分:总学时约为60学时(视教学周数而定),总学分为3个学分。

(其中理论讲授学时36学时,实验约为24学时)
(二)、教学对象:三年制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

(三)、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动物防疫法的法律法规,掌握畜禽各种不同疫病流行病学特点、规律,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来预防控制和扑灭疫病。

在防治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畜牧业生产与人体健康,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思路:按教学大纲规定,本着够用的精神,结合我院职业教育特点,认真备课,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学多采用实验标本、挂图、多媒体、VCD等教具,结合实地操作、实验实训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重点阐述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操作与方法。

为畜牧战线上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五)教学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
本课程要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了解动物防疫法和检疫法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据疫病发生、流行三个基本环节的特点,怎样采取预防和扑灭疫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实验技能方面
本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将讲授内容与实训有机结合。

随讲随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尤其对常用的检验方法要熟练掌握,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又了解与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先进知识与技术。

(六)、课程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专业课的关系:
《家畜解剖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家畜药理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家
畜临床诊断学》、《微生物免疫学》、《家畜寄生虫病学》、《家畜传染病学》、《畜产品加工与卫生学等》等。

其中《家畜寄生虫病学》、《家畜传染病学》与本课最为密切。

(七)、课程的内容以及重点与难点:
课程内容: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法规知识。

课程重点: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动物防疫的技术操作要求和方法。

动物检疫范围、对象和种类,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处理以及各种物疫病检疫要领及处理。

课程难点:动物疫病的防疫与检疫技术在操作上的要求和要领以及方法。

(八)、考试方式与说明:
以平时测验与实验作业为平时成绩依据,全部课程结束后,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笔试,考试内容理论讲授与实验内容相结合。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是《动物疫病》,中国农业出版社,张宏伟主编。

主要参考书《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国农业出版社(杨廷桂主编)。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刘健主编)。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中国农业出版
社(王雪敏主编)。

(十)、本大纲特点:
本大纲采用着实够用精神及职业类学校学生特点、重点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
础上,介绍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相关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内容相关开发新进展,深化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

强化学生需要掌握的
基本的要领,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大纲本文
(一)、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主要课题
绪论(4学时)
1、目的要求:(1)理解和掌握动物防疫的有关概念、特点及目的和意义;
(2)明确动物防疫与检疫的任务和作用;
(3)了解我国与世界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的概况及取得成就;
2、重点: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相关概念、特点和意义。

第一章动物防疫(7学时)
一、目的要求:
1、一般了解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

2、重点掌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3、一般了解动物防疫法规的相关内容和实践的意义。

4、重点掌握动物防疫工作基本原则和内容。

5、难点是根据疫病流行病学特点,必须从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着手,采取
“养、防、检、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1学时)
1、动物疫病的特征
2、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动物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二节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0·5学时)
1、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3、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常用的数、率、比的概念
第三节动物防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0·5学时)
1、防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2、防制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动物疫病的防制措施(5学时)
1、疫情报告及现场措施
2、隔离与封锁
3、消毒及消灭传播媒介
4、治疗和淘汰
5、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6、染疫动物的处理
第二章动物检疫(6学时)
一、目的要求:
1、一般了解动物检疫的作用、范围、对象。

2、重点掌握动物检疫的种类和要求。

区别它们间特点,熟悉各自的意义和方法及
程序。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动物检疫的范围、分类和对象(1学时)
第二节动物检疫的方式、方法和内容(2学时)
第三节动物检疫处理(1学时)
第三章多种动物的共患的疫病(10学时)
一目的要求:
1、一般了解动物疫病的病原体形态构造、分布、流行病学。

2、重点掌握各类动物疫病临诊检疫的特点、治疗和防制措施。

3、难点是各类动物疫病临诊检疫的要点。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常见传染病(6学时)
第二节常见寄生虫病(4学时)
第四章猪的常见疫病(8学时)
一目的要求:
1,一般了解猪的疫病的病原体形态构造、分布、流行特点
2,重点掌猪疫病临诊检疫的特点、治疗和防制措施要点。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猪的常见传染病(5学时)
第二节猪的常见寄生虫病(3学时)
第五章牛、羊的常见疫病(11学时)
一目的要求:
1,一般了解牛、羊的疫病的病原体形态构造、分布、流行特点。

2,重点掌握牛、羊疫病临诊检疫的特点、治疗和防制措施要点。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牛的常见疫病(6学时)
1、牛主要传染病
2、牛主要寄生虫病
第二节羊常见疫病(5学时)
1、羊主要传染病
2、羊主要寄生虫病
第六章禽的常见疫病(9学时)
一、目的要求:
1、一般了解禽的疫病的病原体形态构造、分布、流行特点。

2、重点掌握禽疫病临诊检疫的特点、治疗和防制措施要点。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禽的主要传染病(6学时)
第二节禽的主要寄生虫病(3学时)
第七章其他动物的疫病(4学时)
一、目的要求:
1,一般了解其他动物的疫病的病原体形态构造、分布、流行特点。

2,重点掌握其他动物疫病临诊检疫的特点、治疗和防制措施要点。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马属动物的常见疫病(2学时)
第二节兔的常见疫病(1学时)
第三节犬的的常见疫病(1学时)
另附:
畜禽防疫课程实验大纲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畜禽防疫》课程在畜牧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在动物防疫中要明确各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流行病学特点,应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鉴别和诊断,来预防、控制和扑灭疫病。

在动物检疫中要明确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种类,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处理以及各种动物疫病的检疫要领及其处理。

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掌
握预防接种、消毒的方法和要点;使学生掌握动物临场检疫和实验室检疫技术、处理和要领,采取综合性防御措施。

接受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动物防疫和检疫奠定坚实基础。

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1、掌握动物免疫接种和消毒技术
2、掌握各种动物临场诊断和检疫
3、掌握共患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检验
4、掌握猪疫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检验
5、掌握牛羊疫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检验
6、掌握禽疫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检验
三、学时及教学形式
1、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实验为24学时。

2、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实训指导书。

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原理、方法、
步骤及设备使用等,实验结果主要由学生完成,指导教师评判。

四、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以考勤、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对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或实验不计入总成绩,对缺实验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