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2讲 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测量
第12讲 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测量
R2
M R1
•
V
•
18
6.3.3 旋转电位计
T / 2 U dC 1 T /2 Ipin = ∫ idt = ∫ ( 1 )dt 0 T 0 T dt U Cmax = ∫ dC1 = Uf (Cmax − Cmin ) T Cmin n = 2U (Cmax − Cmin ) 60
n-电极转速,转/分钟
2
一 多级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原理
- + - -
C10
1
-
+
C30
3
+
C50
5
+
C70
7
R0
u0
R
R
+
R
+
R1
G5
G1 C
0
+ -
G2 C
+ -
G3 C
-
G4 C
R2 C 2
u
-
2
4
6
8
+ + + + + + + +
R
充电结束时,上面一排杂散电容被充电到电压U0,下面一排未被充电 G1首先击穿,1点电位瞬时降为零,2点电位瞬时变为-U0。杂散电容 ` C30来不及放电,3点电位仍维持在U0,于是G2承受的电压(上升到2U0 ,从而导致G2击穿。 G2击穿后,3点电位从+U0 降为- U0 ,4点电位瞬时变为-2U0。杂散 电容C50来不及放电,5点电位仍维持在U0,于是G3承受的电压上升到 3U0,从而导致G3击穿。。。。
1. 由于电容很小,一般为 5-50pF,电极间靠大 气绝缘,因此吸收功率 很小。 2. 可用于直流、工频,用 于高频时,需考虑功率 吸收。 3. 刻度非线性。
13
电压互感器PT 6.2.3 电压互感器PT
需要用仪表读取低压侧的数据,可用低压电压表、示波器、数字记 录仪等
分成电磁式 电容式 电磁式和电容式 电磁式 电容式。 电磁式PT:电磁耦合原理 电容式PT:又叫CVT(用于超高压回路)
5
冲击电压发生器(1760kV,8级,1.2/50us)
6
第6章 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测量
6.1 对高压测量的要求和必要条件
被测电压高,需专门的转换装置 信号传输过程的畸变 信号变化快,要求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好 不确定度高,<3% 要充分考虑寄生参数的影响 测量系统内部可能放电,电磁干扰复杂
7
6.2 交流高压的测量
C1 Lr U R’
C2
根据戴维宁定理, U为网络开路电压 ,即
U= C1 U1 C1 + C2
戴维南等值电路 (C1+C2)和L满足谐 振条件后 & C + C2 U & U1 = 1 2 C1
而网络的等效阻抗为从L处看 过去的阻抗,为C1与C2并联 。因此,等值电路如右图所示 。(C1+C2)与L发生串联谐振 后,则R’上的电压=U
8
6.2.1 球隙法
理论依据:均匀电场中,气体击穿电压与间隙距 离有稳定的关系。球隙特点:电场较为均匀。 测量方法:利用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的读数换算。 取10次的平均值,并保证标准偏差<10%平均 值。最后再进行大气环境的修正。 球放电电压是被测电压的峰值。 球放电电压是被测电压的峰值。
9
球隙法的布置
24
电阻式分压器
屏蔽式电阻式分压器
电容分压器
C1
{
u1
u1
u2
u2
C2
理想变为(C1+C2)/C1 分为两种: 串联电容式、集中电容式 测量电压可达数MV。 MV 因为连接线的电感与电容 器中的寄生电感与电容器 之间发生振荡,因此适用 与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操作 冲击波
25
阻容分压器
阻容分压器 (并联阻容分压器)
4
二 三电极球隙
作用:人为控制输出冲击电压 工作原理:当冲击电压发生器各个电容充电完毕后,利 用另外一个回路产生一个电压较低的脉冲电压,并将该 脉冲电压施加在三电极球隙的电极2和3之间(即间隙g ),使间隙g击穿,利用间隙g击穿时产生的火花触发主 间隙G的击穿。此时应防止间隙G击穿时,高电位沿电极 3瞬间贯入低压脉冲回路。
28
6.4.3 冲击峰值电压表
a
a'
在数字式示波器未广泛使用以前, 峰值表读数可保持一段时间,显得 很方便。 目前在仅需要知道峰值,而且没有 数字示波器的情况下使用峰值表
CS的电容量不能过大, 因为冲击电压持续时间 短, CS的容量不能太小,且 电容器CS的泄漏要足够 小,否则电容上维持电 压峰值的时间不足以使 放大器回路完成转换, 也会造成测量误差
高电压技术
高电压工程系 李黎 leeli@
5.3.3 多级冲击电压发生器
一 多级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原理 并联充电、串联放电
• 首先调整球隙距离,使G1的放电电压为U0, G2~G4的放电电压在U0~2U0范围内; • 对各个电容器同时充电到U0 • G1首先击穿,导致G2~G4依次击穿; • 各个电容器串联起来对C2和R2放电,在输出端获得幅值很高的冲击 电压
6.4.1 球隙法
测量冲击电压的峰值; 测量冲击电压时,与球隙串联的电阻<500Ω ,寄生电 感<30 µH
22
6.4.2 冲击分压器系统
冲击分压器系统由分压器和测试回路组成
测量回路一般需要同时测量峰值与波形
23
一 分压器
雷电冲击:电阻式、屏蔽电阻式、电容式、 雷电冲击 阻容式(并联阻容式)、阻尼电容式(串联阻容式) 操作冲击:主要采用电容式 操作冲击 理想情况下的变比为:(R1+R2)/R2 和稳态的电阻分压器相比,其电阻值 要小得多。用于测量雷电冲击,一般 为10-20kΩ ,测量电压为1MV左右。 为减少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避免高 压端放电,一般用屏蔽式的电阻分压 器。 经过仔细屏蔽的电阻分压器,可测量 到2.5MV,阻值可到40 kΩ。
在电力系统中,通常用(PT+低压测量仪表)监视运行 电压。 但在高压实验室中,试验用高压很高,电网用的PT不再 适用。重新定制PT的造价高,且PT体积、重量也大,所 以一般不用。
试验室常用测量高压的方法: 试验室常用测量高压的方法:
直接测量法
{
转换测量法
{
球隙法 静电电压表 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PT) 分压器(电容式、电阻式) 电流计算法(高压电容器配合整流回路)
3
+
+
R C20
R C40
R C6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C80
一 多级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原理
关键在于: 杂散电容来不及放电 杂散电容放电的快慢一方面取决于杂散电容的大小, 另一方面取决于放电电阻R的大小,即杂散电容放电 的时间常数。 在实际当中,有时候为了确保各级球隙能顺利自动放 电,还需要采取措施增大杂散电容 雷电冲击与操作冲击波产生方法相同。
图中A、B值
10
球隙法的注意点: 球隙法的注意点:
1 2 3 4 周围物体的影响 照射。规定:当被测电压<50kV时或者 D<12.5cm时,均须照射。 保护电阻。保护电阻一般取100kΩ-1MΩ 球表面。
11
球隙
12
6.2.2 静电电压表
原理:静电引力。 原理 F ∝ Q 2 ∝ (CU ) 2 ∝ U 2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特点: 特点:
阻尼电容分压器 (串联阻容分压器)
并联阻容分压器容易引起高频振荡,因此发展了串联式阻容分压器 ,R1约为几个Ω ,可阻尼杂散振荡。首端引入匹配电阻Rd,与导线 波阻抗相等,约300-400 Ω。如果在串联阻容分压器的基础上,再 加上高值的并联电阻,即构成“通用分压器”。
26
评价分压器的性能
从两方面: 1 比例系数 2 瞬变响应特性--反映波形是否畸变 响应特性:分压器回路的输 入端施加某一波形A(t),在 分压器的输出端出现相应 U(t)。通常A(t)采用直角波。 用响应时间T来衡量。
29
也可把电流表换成取样电阻, 读取电阻上的电压值。 实际上,旋转电位计上可直接 读出电压值。
19
标准“ 6.3.4 标准“棒-棒”间隙
棒-棒类似于球间隙。 球间隙的问题: 测量直流高压时,球隙放 电的分散性较大,其不确 定度超过了±3%,达到 ±5%。 用棒-棒间隙取代球间隙 测量直流高压。
20
6.3.5 直流高压纹波的测量
T = ∫ [1 − U (t )]dt
0 ∞
1− e
−
t T
也可采用与标准分压器的响应曲线相 对比的方法。
27
二 低压测试回路
匹配电阻: R4 ≈ R2 + R3 ≈ Z 屏蔽:测量仪器的电源要通过滤波器和带静电屏蔽 的隔离变压器,传输电缆要采用双层屏蔽电缆,外 屏蔽层与屏蔽室相连,而内屏蔽层与测量仪器的接 地端连接
UD +Ur
纹波分量的计算
U= R 1 R+ j 2πfC j 2πfCR = Ur 1 + j 2πfCR
•
U
•
如果 则
2πfCR >> 1
U ≈ Ur
21
6.4 冲击高压的测量
冲击电压的特点:持续时间短,波形变化快,幅值高 国标规定,冲击电压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为: 幅值<3%;波形时间± 10%。
注意:直流中含脉动分量δU,脉动系数S<3%。
测量仪器: 高阻分压器 旋转电位计 静电电压表 标准“棒-棒”间隙
17
6.3.1 高阻分压器
由于测量直流高压时不需要考 虑寄生电容的影响,所以高压 电阻可以不采取屏蔽
•
R1 R1 R1
6.3.2 静电电压表
表示的是瞬时值的平方的平均 值,因此在直流纹波较大时, 读数不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