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采机掘进工艺参数

连采机掘进工艺参数

连采工艺技术参数一、割煤工艺:S200MJ掘进机长11.66米,采高范围为1.739—3.792米,循环进度12米,顶支护末端到工作面迎头最大距离14米。

截割方式连续采煤机掘进过程分为“切槽”和“采垛”两个工序,司机在激光指向仪的导向下,确定连续采煤机的进刀位臵,先在巷道的一侧掘进,按照巷道尺寸截割深度达循环进度后退机,这一工序称“切槽”工序。

然后连采机退出,调整到巷道的另一侧,再切割剩余的煤壁,使巷道掘至所要求的宽度和循环进度,这一工序称为“采垛”工序。

连续采煤机就是通过“切槽”和“采垛”工序来完成巷道的掘进。

截割工艺流程无论是切槽还是采垛工序,连续采煤机截割时,首先连采机司机将截割头调整到巷道顶板,将截割头切入煤体,切入深度不大于截割头的直径,然后逐渐调整截割头高度,截割头由上而下切割煤体,当截割头切到煤层底部时,连采机稍向后移,割平底板,并装完余煤,然后连采机再进行下一个切割循环。

连采机依此反复循环,完成切槽和采垛工序,直到一次掘进进尺达到规定的循环进度后转移到邻近巷道作业。

顶、底板截割平整,两帮齐整。

宽度、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符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连采机掘进抹角大小与数量每一个横川抹3个角,机组拐弯为4×4m的圆角,其余抹角为2×2m角抹角处支护顶、帮支护末端到工作面迎头最大、最小距离。

12CM27-10E顶支护末端到工作面迎头最大距离10.5m,帮支护末端到工作面迎头最大距离13.5m;顶支护末端到工作面迎头最小距离1.5m,帮支护末端到工作面迎头最大距离4.5m。

二、支护施工工艺临时支护方式采用CHDDR-AC型双臂锚杆机临时支臂进行临时支护顶板。

顶板支护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两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K2335,另一支规格为Z2360,钻孔直径为28mm,锚固长度为1300mm。

锚杆角度:靠近巷帮的顶板锚杆安设角度与垂直线成30度角,其余与顶板垂直。

网片规格:铺联网时,要求拉直拉紧,两头对齐,采用压接方式用四股18#铁丝按不大于100mm的间隔连接牢固(联网扣数不少于3圈)。

顶锚杆最靠近帮上的一根顶锚杆距巷帮250mm。

锚索:采用∮22mm的锚索,长度7300mm,加长锚固,采用三支低浓度锚固剂,一支规格为K2335(先放),两支规格为Z2360(后放)。

布臵在距巷帮1600mm处的顶板上。

利用锚杆机搅拌树脂药卷。

树脂药卷搅拌是锚杆安装中的关键工序,要求搅拌过程连续进行,中途不得间断。

搅拌时间按厂家要求严格控制(一般为20-25秒)。

停止搅拌但保持钻机推力等待41-80秒降下钻机,等待80-180秒,拧紧螺母托盘。

利用锚杆机拧紧螺母,使锚杆具有一定的预紧力。

拧紧力矩应达到120N〃m,检查锚杆预紧力必须使用力矩扳手。

顶锚杆间距按钢筋托梁眼距布臵,排距及误差不超过±100mm。

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不包括托盘、钢筋托梁、螺母)。

巷帮支护锚固方式:树脂端部锚固,采用一支锚固剂,规格为Z2360,锚固长度860mm,钻孔直径为28mm。

锚杆角度:靠近顶板的巷帮锚杆安设角度为与水平成向上10度角,其余与巷帮垂直。

网片规格:铺联网时,要求拉直拉紧,两头对齐,采用压接方式用四股18#铁丝按不大于100mm的间隔连接牢固(联网扣数不少于3圈)。

锚杆布臵:起锚高度800mm,靠近顶上的一根帮锚杆距顶板300mm。

利用锚杆机拧紧螺母,使锚杆具有一定的预紧力。

拧紧力矩应达到80N〃m,检查锚杆预紧力必须使用力矩扳手。

迎头正面支护:1、在煤体稳定、条件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排(横向)玻璃钢锚杆距顶板800mm,往下排距1500mm,间距1500mm,距帮250mm,起锚高度1500mm;每排4根,共施工两排玻璃钢锚杆。

2、在煤体较软、易片帮条件下:第一排(横向)玻璃钢锚杆距顶板300mm,往下排距1000mm,间距1000mm,距帮500mm,起锚高度1500mm;每排5根,共施工三排玻璃钢锚杆。

3、在顶板冒落、巷道超高1000mm以上时:第一排(横向)玻璃钢锚杆距顶板300mm,往下排距1100mm,间距1100mm,距帮300mm,起锚高度不超过1500mm;每排5根玻璃钢锚杆。

顶板最前一排钢筋托梁距工作面迎头煤壁间距大于600mm、小于1200mm时,在工作面迎头顶、帮交接处帮上(以30度角向上)施工一排玻璃钢锚杆,间距同上。

顶帮网片采用搭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严禁出现网片对接。

顶板最前一排钢筋托梁距工作面迎头煤壁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工作面迎头顶、帮交接处帮上(以30°角向上)施工一排圆钢锚杆。

抹角处支护抹角处顶支护采用20#—M22—2400的螺纹钢锚杆支护,排距1m,间距900mm,距巷帮不大于400 mm,并且在每一个抹角处的中部施工Ф22—8300锚索一根。

抹角处巷帮采用Ф18—M20—2000的圆钢锚杆和50×50,3.0×1.1m的金属网进行包角、护帮,金属网从顶板至底板起锚为止,挂网宽度2×2m角不小于3m,4×4m角不小于6m,每排用3根圆钢锚杆支护,排距1m。

横川交叉口锚索加强支护每一个横川在开口前和贯通前必须在开口巷道和贯通巷道正巷10米范围进行锚索加强支护,锚索排距2m,每排2根,共加强5排锚索,并在抹角位臵及交叉口位臵7m(9m)范围内施工4根锁口锚索,间距2m,距巷帮为200mm,锁口锚索型号为Ф15.24—8300。

锚杆机施工锚索工艺流程安全检查→定孔位→用锚杆机钻锚索孔并清孔→往钻孔内放入树脂药卷→用锚索头部顶住树脂药卷并送入孔底→升起钻机并用搅拌器联接钻机和锚索尾部→转动钻机搅拌树脂药卷至规定时间(一般为20-35秒)→停止搅拌,等待41-80秒放下钻机→等待15分钟→在锚索尾部套上托板并装上锚具→用涨拉器或涨拉千斤顶涨拉锚索直到预紧力达到设计值→卸下涨拉千斤顶→安装其它锚索。

1、7300mm锚索孔深控制在7030-7100mm内、8300mm锚索孔深控制在8030-8100mm内、8300 mm锚索孔深控制在8030-8100mm内、。

2、安装树脂药卷,先放入1支K2335速凝树脂药卷,然后放入2支Z2360中速树脂药卷。

插入锚索将树脂药卷推至孔底;8300mm施工安装树脂药卷,先放入1支低浓度K2335速凝树脂药卷,然后放入2支低浓度Z2360中速树脂药卷。

插入锚索将树脂药卷推至孔底。

3、锚索下端用专用搅拌器与钻机相连,开机搅拌。

先慢后快,待锚索全部插入钻孔后,采用全速旋转搅拌20-35秒。

停止搅拌后等待1分钟,收缩钻机,卸下搅拌器。

搅拌后锚索外露长度应控制在不大于300mm。

4、涨拉锚索。

采用锚索涨拉器或涨拉千斤顶涨拉锚索,搅拌好后等待15分钟,装上托盘、锚具,用锚索涨拉器或涨拉千斤顶涨拉锚索至设计预紧力100KN,之后卸下千斤顶。

采用涨拉千斤顶(1MPa=0.7t)涨拉锚索为15MPa; 采用SL-50型涨拉千斤顶(1MPa=0.5t)涨拉锚索为20MPa;巷道超高、超宽时的支护方式1、掘进时形成的巷帮超宽或片帮超宽时,每500mm必须补打一根顶锚杆,巷道每超宽1000mm时必须补打一根锚索,巷道超高500mm 时补打一根帮锚杆。

涨拉时,发现不合格锚索,必须在其附近300mm范围补打合格锚索。

锚索安装两天后,如发现预紧力下降,必须及时补打。

顶板支护质量监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须对锚杆锚固力进行抽检,抽检指标为顶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100KN,帮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70KN。

发现不合格锚杆,应在其周围200mm的范围内补打锚杆。

应在施工过程中,每300根或300根以下锚杆,做抗拔力试验不得少于1组,每组不少于3根。

用MLK-30(按1MPa=0.5t计算)型锚杆拉力计抽检时,帮锚杆不小于14 MPa,顶锚杆不小于20MPa。

对于抽检不合格的的锚杆必须及时补打合格的锚杆。

拧紧力矩顶锚杆不得低于120N.m,帮锚杆不得低于80N.m。

锚索预紧力。

安装锚索搅拌好后等待15分钟,装上托板,锚具,用涨拉千斤顶涨拉锚索至设计预紧力100KN,之后卸下千斤顶。

采用涨拉千斤顶(1MPa=0.7t)涨拉锚索为15MPa; 采用SL-50型涨拉千斤顶(1MPa=0.5t)涨拉锚索为20Mpa。

三、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预防冒顶堵人事故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敲帮问顶时,人站在安全地点,用手镐由轻到重的敲击顶板和煤帮,如有空声,表示顶板煤块有立即掉下的危险,就要使用长柄工具把悬空的煤块或石块撬下来;敲的时候,如果发出清脆的声音,也还不能断定顶板就没问题,还需要用手指紧贴顶板,再用手镐轻轻敲几下,如果手指感到震动,说明顶板石块已经脱离了整体,有冒落的危险,就应及时支护,不致冒落,如果声音清脆而手指没有震动,说明是安全的,敲帮问顶时必须事先清理好安全退路,人员必须站在永久支护下面,禁止任何人进入空顶下作业。

此项工作由班长负责进行,并要使用专用工具。

严格按规程要求施工、机组司机随时根据工作面顶板情况,掌握好永久支护到工作面迎头的最大、最小控顶距离,严禁超控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班组长、跟班干部、安检人员必须加强工作面顶板观察工作,防止顶板事故。

对已掘巷道经常观察顶板矿压显现情况,发现顶板有响声、掉渣、片帮、出现裂缝、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增大、顶板淋水明显增加或顶板离层仪超过临界值、顶板下沉等冒顶预兆时,应及时采取补打中柱或“井”字型木垛等措施,位臵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以不影响施工为原则,(提前在工作面备规格为∮300×4000mm圆木和R=1500㎜板梁若干)。

必要时必须停止作业,待采取措施无问题后方可施工。

工作面遇断层,陷落柱或顶板疏松不稳定时,应及时汇报值班室或调度室,另行制定专门措施。

加强工作面支护,顶帮锚杆及锚索紧跟工作面迎头,严禁滞后。

如发生冒顶堵人事故,要积极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

人员堵在工作面时,要立即采用水管、风管等向工作面供风,保证人员呼吸。

2、预防透水安全措施:施工人员要掌握透水预兆,发现有透水预兆时,按2005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规定执行。

排水管路、排水泵应沿掘进工作面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得小于100米。

地测科水文地质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及时提供水情预报。

如发生透水要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并按本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要求组织抢险救灾,情况危急时,要迅速按避灾路线撤退。

对掘进前方采空区位臵及积水情况地测科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掘进时必须严格按照地测科下发的允许掘进距离执行,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杜绝老窑透水及瓦斯事故发生(探小窑好似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