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利研究的比较分析
图 4是国际专利研究论文中 ,被引次数超过 45次 ,共被引强度超过 25次的文献共被引网络 。 绘图规则与图 3相同 。图 4中的网络是一个连通 网络 ,可以看出耶鲁大学的 Levin是使网络保持 连接的一个关键点 。虽然 Levin的主要工作是从 经济角度进行专利研究 ,但却经常与专利法律的 文献共同被引用 ,这说明他的研究在多个领域都 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作者通过与专利研究的一些 学者进行探讨和对文章的标题和摘要的阅读 ,发 现图形中的文献分布与其所研究的领域分布情况 十分吻合 。图中右上部分主要是对专利制度的研 究 ,其中又分为两个领域 ,一部分是专利制度的理 论研究 ,一部分是专利制度的应用研究 。从文献
中图分类号 : G301 文献标识码 : A
引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一份名叫“2006 专利调 查报告 ”中指出 ,各国国内以及国际的专利注册 数目在 1995年到 2004年 ,从 88. 44万增长到 150 万 ,专利注册数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五个地区 ,其 中包括传统的强国地区 ,美国 、日本和欧洲 ,以及 新兴国家中国和韩国 。韩国公民注册的专利数量 增长了 268% ,而中国公民注册的专利数量增长 了 488%。全世界的平均注册专利数量增长率则 为 42%。在过去十年中 ,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注 册专利巨幅增长的推动下 ,全世界专利的注册数 量几乎翻番 。
高 ,说明这两个领域中对专利的研究还没有出现 特别具有影响力的文献 ,研究规模也较小 。右侧 的共被引网络中 ,在各国专利法和各种专利法教 程之间穿插了几个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对策研 究 。其中一个最大型的高共被引频次的网络是由 21、3、2、83、10、7、33、70和 76组成 ,这 9篇文献中 包含 3篇有关生物技术专利的研究 、5 篇专利法 教程和 1本疑难案例评析 ,可以看出关于生物技 术的专利问题是专利研究和专利法律效力研究的 一个热点 。这说明中国专利研究还是以教科书为 主要的指导 ,在学术研究方面还缺少领军人物 ,中 国专利研究亟需加强 !
3 文献共被引网络的结构比较
斯莫 [ 3 ] ( H. Small) 首先提出了共被引的概 念 ,进而发展成为共被引分析 。当两篇论文同时 被第三篇论文所引用 ,则这两篇论文间的关系称 为共被引关系 。共被引强度可以用来度量论文之 间的相似程度 。共被引分析既可用于对学科的结 构以及学科间的联系和交流作定量的动态分析 , 同时也是研究学科前沿的一个有效方法 。
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与国 际专利研究的领域分布情况相似 ,法律是进行专 利研究的主要领域 。在国内法律和管理学是专利 研究的两个支柱学科 ,其中的研究论文数量远远 高于其他学科 ,而国际上则是法律 、信息科学和图 书馆科学 、商务构成了专利研究的支柱 。从近年 来专利研究的领域分布则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即 专利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领 域 ,专利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国际学者的广泛研究 和探讨 ,这一趋势应该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 。
图 4 国际专利研究高被引文献的高共被引网络图 F ig 4 Co - c ita tion network of h igh - c ited papers of in terna tiona l pa ten t ana lysis
从国内外专利研究文献的共被引网络可以看 出 ,中国的专利研究的整体结构与国际专利研究 相似 ,都可以分为专利的制度研究和应用研究两 大部分 ,但中国的专利制度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 的联系和沟通并不紧密 ,甚至还出现了多个分裂 的网络 ,这说明中国的专利研究的领域之间彼此 缺少借鉴和交流 。国际专利的应用研究部分是整 个专利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而国内专利研究还是以专利的制 度研究位主 ,专利应用研究领域的节点普遍较小 , 连接也比较弱 。应用研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学者 马海群 、陶辅文 、刘延淮 、胡安朋 、张燕舞 、戚昌文 、 郑寿亭 、邱正茂等人对专利信息功能及企业战略
图 3是从中文专利研究论文数据库中提取出 的被引 3次和 3 次以上的文献的共被引网络 ,其 中各个节点代表不同的文献 ,节点的大小与其和 网络中其它节点的共被引强度成正比 ;两个节点 之间存在连线说明他们被另外一篇论文同时引用 过 ,线的粗细与他们共被引的频次成正比 。从图 中可以看出共有两个主要的共被引网络 。但被多 次共同引用的文献没有左侧 网络中的文献基本上都涉及到情报 、文献 ,还有少 数几篇涉及到企业竞争 ,因此可以说这个学术团 体主要属于“图书馆 、情报与文献学 ”和“管理学 ” 这两个学科领域 。但这些文献被共引的频次并不
者和机构开始利用专利数据进行研究 ,他们的文 献在图中也有所体现 。在专利的应用研究中 ,逐 渐形成了一个核心部分 ,即以 Griliches1990 年发 表的文章为核心 ,包括 Jaffe1986 和 1993 年发表 的 两 篇 文 章 , 以 及 Cohen 1989、1990, Housman 1984等文章 。这些文章主要探讨的都是专利与 企业研发 、创新的量化关系 。
第 6期
尹丽春 ,杨中楷等 :国内外专利研究的比较分析
· 97 ·
图 3 中国专利研究高被引文献的高共被引网络图 F ig 3 Co - c ita tion network of h igh - c ited papers of Ch ina pa ten t ana lysis
本研究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再现国内外专利研 究的共被引网络 ,以展示专利研究内容的结构。 对于国际专利研究的数据 ,本研究利用软件 B i2 bexcel[ 4 ]进行分析处理 ,形成共被引矩阵 ,然后利 用可视 化软 件 N etdraw[ 5 ] 绘 制 出 网 络 。B ibexcel 是一个处理英文标准化文献数据的软件 ,具有引 文分析 、共被引分析 、聚类分析 、耦合分析等功能 , 可以对诸如 SC I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 理 。然而对于中文数据 ,目前尚没有可以利用的 软件 ,因此本文作者利用 Perl编译语言自编软件 对中文数据进行了处理 ,形成共被引矩阵 ,并将共 被引的网络通过可视化软件 Netdraw展现出来 。
· 96 ·
科 研 管 理
2008 年
学科分类 、摘要 、作者机构及参考文献等信息 。在 对这些数据进行必要的标准化处理后 ,成为本研 究的数据基础 。
2 学科分类比较
专利是对发明授予的一种专利权利 ,是对专 利权人发明的法律保护 。因此毫无疑问从法律角 度对专利进行研究是专利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同时专利 (如专利说明书 ,专利申请书 ,专利 公报等 )中包含的大量的信息 ,对企业的经营决 策 、行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从而也成为诸 如经济 、管理 、情报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对象 。
收稿日期 : 2008 - 03 - 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0773015) 。 作者简介 :尹丽春 (1972 - ) ,女 (汉 ) ,黑龙江大庆人 ,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专利分析与科技政策 。
杨中楷 (1977 - ) ,山东烟台人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专利分析 。 殷福亮 (1962 -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信息挖掘 。 刘则渊 (1940 - ) ,男 ,湖北恩施人 ,土家族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 。
在中国 ,共有 23个学科领域对专利进行了研 究 ,但主要领域是“法学 ”、“管理学 ”、“图书馆 、情 报与文献学 ”、“经济学 ”四个学科 ,发表论文数占 总论文数的 9416%。国际上进行专利研究的领 域则达到 160 个 ,其中 9个学科是专利研究的主 要领域 ,分别是法律 、信息科学与图书馆科学 、商 务 、经济 、管理 、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 、计划与发 展 、多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交叉学科应用 ,发表论 文数量占所有论文的 71%。虽然国际与国内的 学科划分规则不同 ,但依然可以看出与国际专利 研究的领域分布相比 ,中国的专利研究领域相对 狭窄 ,中国的专利研究 、开发 、利用价值还没有得
· 98 ·
科 研 管 理
2008 年
的发表年限可以看出 ,专利的制度研究文献绝大 多都是发表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可见在这一时 期开始形成了专利制度和法律研究的热潮 ,并形 成了大量的经典文献 。图中右下部分则主要是专 利的应用研究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利用专利数 据对专利进行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挖掘 。最早 采用专利数据研究技术变迁的学者是 Scherer[ 6 ] 和 Schmook ler[ 7 ] ,正是从他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学
专利研究的领域分布情况不仅可以反映科学 界对专利研究的侧重点 ,也能反映出学者们对专 利价值的认识程度和利用情况 。因此本研究对国 内外专利研究的领域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 ,以了 解其中的异同 。
CSSC I中的学科分类目录中包含论文所属的 学科领域 , SSC I中与之对应的是主题目录 ( Sub2 ject Category) 。对专利的学科分布就是以这一条 目为基础进行的 。对于一篇属于交叉学科的论 文 ,我们在统计的时候 ,将其所属的每一个学科都 进行累加 。结果如图 1和图 2所示 。为了掌握近 年来国际专利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研究分别对国 际专利研究整体和 2001 年以后的研究领域进行 了统计 。图 2从左至右是按照 2001 年以后发表 论文在各领域中的分配数量的递减顺序排列的 , 柱形图上方的数字是 1956 - 2007 年所有论文在 各领域中的数量排序 。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中国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 (CSSC I)数据库 。以“专利 ”作为关键词进行 检索 ,共检索到 983 篇学术论文 。为了与国内专 利研究进行有效的对比 ,国际数据选择了美国社 会科学引文索引 ( SSC I)数据库 ,以 patent3 和 all doument为检索条件 ,共得到 5894 条记录 。CSS2 C I与 SSC I相类似 ,每条记录中包含作者 、标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