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过渡段技术交底大全
(3)路基过渡段长度统计如下表:
序号
里程
长度(m)
1
路桥过渡段
DK208+804.8~DK208+828.8
24
DK209+915.5~DK209+939.5
24
2
路涵过渡段
DK209+145~DK209+165
20
DK209+172~DK209+192
20
DK209+276~DK209+296.3
技 术 交 底 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
交底部门
路基队
交底项目
桥台过渡段填筑
交底日期
一、适用围及工程概况
1、交底容: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LQTJ-2标段DK208+804.8~DK209+939.5路桥过渡段和路涵过渡段施工。
(1)过渡段基床下路基面自中心向两侧设4%横向排水坡。
(2)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填筑采用3%水泥级配碎石,分层摊铺压实,其最大粒径为50mm。
其中:h—横向结构物顶填土厚度;
h3—最大冻结深度(0.5m);
h4—路基面最大冻结深度与横向结构物顶面最大冻结深度之间的夹层厚度。
3、工艺概述
过渡段基底处理→台背基坑砼回填→台背渗水墙砌筑→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区、分层碾压→养护→质量检测与验收。
(1)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处理,完成后,经监理检测合格后开始施工。应先对路基的几何尺寸和压实标准进行检验,若不符合标准,应进行整修,使之达到验收标准。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50
6、沉降观测设置及埋设
根据设计要求,该段均采用Ⅱ类观测断面,桥涵过渡段按设计里程设置沉降观测桩、沉降板、过轨管及集水井过水管;均按设计规及设计要求埋设,沉降板埋设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3)路堤原地面平整后,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压实标准满足Evd≥30MPa路桥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加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过渡段施工。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施工。
(4)台后采用无砂混凝土渗水板砌筑,渗水板在预制场预制,采用水泥和10~20mm粒径骨料(砾石、小卵石)加水拌和预制而成,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C20,灰石比为1:6,水灰比为0.38。无砂混凝土渗水板长60cm、厚10cm、宽30cm,在渗水墙底部设无砂混凝土基础,并与无砂混凝土基础及C20混凝土基础间设置直径100mm的软式渗排水管,确保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过渡段填料级配碎石由拌合站集中拌制,大型压路机碾压时,压实围保持距结构物边缘≥2m,以利于结构物安全稳定。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采用平行于桥台背面碾压。
(5)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填料宜在4小时使用完毕。
(6)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2、路堤与涵洞过渡段
(1)本段路基与框架涵DK209+168.6交界处采用倒梯形过渡段,且框架涵顶面填土厚度h≤1.0m,沿线路方向在涵洞两侧设置倒梯形过渡段,下底宽2.0m,坡率为1:2.0。在过渡段围基床表层填筑掺5%水泥的级配碎石,框架涵顶及两侧倒梯形围1:1坡度线以填筑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坑以C20混凝土回填,压实标准满足Evd≥30MPa,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室,压实标准满足Evd≥30MPa,图示如下图:
20.3
DK209+303.6~DK209+324
20.4
DK209+706~DK209+726
20
DK209+730~DK209+750
20
二、施工工艺及方法
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
(1)过渡段沿线路纵向为倒梯形,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料分层填筑,底宽5m。
(2)过渡段填筑施工前,桥台基坑采用C20混凝土,桥台台尾与路基连接处设置10c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过渡段填筑,
其中:h—横向结构物顶填土厚度;
h3—最大冻结深度(0.5m);
h4—路基面最大冻结深度与横向结构物顶面最大冻结深度之间的夹层厚度。
(3)本段路基与框架涵DK209+728交界处采用倒梯形过渡段,且框架涵顶面填土厚度h>1.0m,且有防冻要求,夹层厚度h≥0.3m,沿线路方向在涵洞两侧设置倒梯形过渡段,下底宽2.0m,坡率为1:2.0。在过渡段围基床表层填筑掺5%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床表层以下冻胀围需填筑防冻胀材料,横向结构物顶及两侧倒梯形围1:1坡度线以填筑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坑以C20混凝土回填,压实标准满足Evd≥30MPa,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室,压实标准满足Evd≥30MPa,图示如下图:
(2)动态弹性变形模量:每填高30cm检测动态弹性模量Evd3个点,其中1个点应靠近桥台边缘处。
(3)地基系数K30:每天高60cm抽样检测地基系数2个点,其中距离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一点,路基中部1点。
检测标准见下表:
过渡段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层以下压实标准
基床表层以下路堤
压实系数K
≥0.95
地基系数K30(Mpa/m)
(2)本段路基与框架涵DK209+300交界处采用倒梯形过渡段,且框架涵顶面填土厚度h>1.0m,且有防冻要求,夹层厚度h<0.3m,沿线路方向在涵洞两侧设置倒梯形过渡段,下底宽2.0m,坡率为1:2.0。在过渡段围基床表层填筑掺5%水泥的级配碎石,框架涵顶及两侧倒梯形围1:1坡度线以填筑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坑以C20混凝土回填,压实标准满足Evd≥30MPa,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室,压实标准满足Evd≥30MPa,图示如下图:
填筑时设专人指挥车辆。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检测,已填筑好的路基应控制车辆通行
5、质量控制及检测标准
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主要检测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以及动态弹性变形模量Evd。检测频次及标准为:
(1)压实系数: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3个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取一个点,中间取一点。
(2)测量放线
施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及高程复测等。
4、碾压方式
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压实程序按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进行。碾压速度控制在3km/h,对台背重型机械不能进行碾压,应采用冲击夯振动密实;台背≤2m围采用冲击夯振动密实虚铺厚度为15cm。>2m围外虚铺厚度为35cm。碾压流程为: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弱振1遍→静压1遍,共7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