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61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技术协议(宋)教程文件

C61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技术协议(宋)教程文件

C61140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方案 、概述: 贵公司现有C61140普通车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加工复杂 零件。贵公司提出对 C61140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升级改造。根据贵公司提出的技术要 求,结合我公司在数控机床改造方面积累的

经验。特制定如下 C61140普通车床数控化 升级改造技术协议。 、机械改造部分: 根据《GJB5481-2005国家军用标准》{机床数控化改造通用技术要求 } 改造前,应按 GB/T 17421.1-1998规定的方法对机床几何精度进行检测,并符合下列 要求:

对于改造后需加工的零件(顶头)精度在 8级或8级以上的机床,其几何精度应不低 于(设备修理精度检验技术手册)H类机床的要求。 对于改造后需加工的零件精度在 8级以下的机床,其几何精度应不低于(设备修理精 度检验技术手册)川类机床的要求。 (说明:由于该车床为全新设备。在改造前由双方共同确认机床几何精度, 如果几何精

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及出厂精度将不进行几何精度修复工作。 )

▲改造部分 (1) 进给系统改造:用数控系统控制纵

横两方向的伺服电机, 实现X、Z两方向的进给。

① 保留Z轴梯形丝杆,只增加伺服电机及行星减速机,获得 Z向进给运动。 ② 将刀架滑动丝杠螺母副改为滚珠丝杠副。 通过连接装置与伺服电机连接, 得到X向 进给运动。 (2) 刀架保留原手动刀架,如需电动刀架,费用另计

(3) 保留主轴的驱动方式,增加主轴编码器,编码器采用同步带传动方式。

▲普通卧式车床数控改造后示意图: ① 在改造时取消其原有的走刀箱及溜板箱。 ② 将原机床上床身梯形丝杆、中拖板梯形丝杆更换为滚珠丝杆。

③ 因为为了节约费用,保留了 Z轴梯形丝杆,但轴反向间隙可能较大(数控只能补 偿1MM间隙),加工时尽量向同一个方向移动,反向移动时,需在程序上补偿反向 间隙,同时T型丝杠精度不高,长距离时可能误差较大(根据丝杠磨损情况而定) ④ 重新设计、加工伺服电机安装座。 ⑤ 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杆的联接采用梅花辨式联轴器。

⑥ 滚珠丝杆副的润滑采用集中润滑站系统定时定量润滑。 ▲改造件的机械设计要求 1机床改造件的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 GB15760的规定。

2加工件应符合图样、技术文件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加工尺寸的未注公差,应符合 GB/T 1804 — 2000的m级。

4加工件在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加工的表面应清洁,表面处理后的光泽应均匀一致。

5重要铸件粗加工后应进行时效处理。

6铸件上不影响使用和外观的缺陷,允许按有关规定进行修补。

7 加工件的已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等缺陷,螺纹表面不应有压痕。搬 运和存放时,应防止加工件

损伤和变形。 ▲主要改造件加工的基本要求 1 箱体上滚动轴承孔的形状公差应符合 GB/T 275-1993的规定。

2箱体上孔端面对孔轴线的垂直度,一般应按所选轴承的型号和精度等级的安装精

度要求确疋。 3系统中高速、重载和滑移齿轮的齿部应进行淬火、渗碳和表面氮化的处理,并应 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圆

锥齿轮的精度应符合 GB/T 11365-1989的规定。 4 滚珠丝杠副应符合 GB/T 17587.3-1998的规定。机床传动链末端滚珠丝杠副精度等 级的选择应保证

各类型机床精度的要求。 ▲数控改造装配技术要求 1 )装配环境应清洁。精度要求高的部件,装配环境应符合有关规定。

2 )装配时的零、部件应清理清洁。在装配过程中,零部件不应磕碰、戈U伤和锈蚀。

零部件的配合面及外露表面不应有修挫和打磨等痕迹。 3 )机床应按产品图样和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装配到机床上的零、部件(包括外

购件)均应达到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 4)装配后的螺栓、螺钉头部和螺母的端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 斜和留有间隙。装配在同

一部位的螺钉,其长度一般应一致。紧固的螺钉、螺栓 和螺母不应有松动现象,影响精度的螺钉紧固力应一致。 5 )在螺母紧固后,各种止动垫圈应满足止动要求,需要时可采用在螺纹部分涂低强

度或中强度防松胶代替止动垫圈。 6 )移动、转动部件装配后,运行应平稳、灵活、轻便、无阻滞现象。

三、C61140普通车床数控系统升级改造部份: (一) 数控系统构成 (1)广州数控928TEA。电源:提供ECU 24V DC;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最多 3个模拟坐

标轴;NC控制面板:带图形液晶显示和键盘;机床操作控制面板; DI/O接口: 16点 二进制I/O;电子手轮:在 JOC方式下,以增量方式可手动操作 X/Z向运动。 ⑵系统的I/O接口分配: ① 输入的控制信号:丝杠位置检测信号,包括X向和Z向正负硬限位、X/Z参考点开关 信号;伺服过载和急停信号及伺服就绪信号;四工位刀架信号。 ② 输出的控制信号:刀架正反转信号及油泵润滑信号;伺服使能信号。 (3)参数设置及优化调试 PLC机床参数包括I/O 口高低电平有效定义、刀架控制、润滑

有效、倍率开关、急停、 X/Z硬限位、驱动优化有效、机床驱动器类型、刀架位数、换 刀监控时间、MCP面板按键定义等。 对伺服系统进行自动速度控制器优化处理。 (二) 系统概述 1、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选用世界知名品牌广州数控公司的 928TEA • X、Z、Y、4th、5th 五轴控制,Y、4th、5th 轴的轴

名、轴型可定义 • 2ms插补周期,控制精度 1叩、0.1艸可选

•最高速度 60m/min (0.1卩、时最高速度 24m/min) •适配伺服主轴可实现主轴连续定位、刚性攻丝、刚性螺纹加工

•内置多PLC程序,当前运行的 PLC程序可选择

• G71指令支持凹槽外形轮廓的循环切削

•支持语句式宏指令编程,支持带参数的宏程序调用

•支持公制/英制编程,具有自动对刀、自动倒角、刀具寿命管理功能

•支持中文、英文、西班牙文、俄文显示,由参数选择

•具备USB接口,支持 U盘文件操作、系统配置和软件升级

• 2路0V〜10V模拟电压输出,支持双主轴控制

• 1路电子手轮输入,支持手持式电子手轮

• 40点通用输入/32点通用输出

•外形安装尺寸、指令系统与 GSK980TDa完全兼容

2、电子手轮(大连东信):

急停和使能按钮 5个伺服轴的旋转选择开关

3.5m长的伸缩电缆

手轮盒体积紧凑、重量轻,便于手持

手轮盒背后带有磁性材料,便于放置 3、驱动器(广州数控)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超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 (CPLD),集成度高,可靠性好

•采用优化PID控制算法控制电机运转, 提高了位置与 速 度控制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采用三菱公司智能功率模块(IPM),具备完善的保护功 能,显示报警代码,输出报警信号

•全数字式控制,用户可对控制参数进行设置,以适用不同的应用需求 •独特新颖的外观设计,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 200530157950.7 4、驱动电机系统:

•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外形美观、结构紧凑。

•采用优化的电磁设计,电磁噪声低、运行平稳、效率高。

•采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低速特性好、过载能力强。

•采用高速、高精度光电编码器,与高性能驱动单元配合可

作高精度速度和位置控制。 •采用IP65防护等级,确保电动机在 -15C〜40C环境温度及粉尘油雾环境下可靠使用。

•采用进口高精度轴承和转子高精度动平衡工艺,确保电动机运行在最高转速范围内稳

定可靠、振动小、噪声低。 •具有高转矩惯量比,快速响应能力强。

-部分电动机采用F级绝缘结构,寿命长,性能价格比高。

5、刀台:(不做改动,保留现有方式)

LD4型系列电动刀架工作原理及特点

LD4系列立式电动刀架采用蜗杆副传动,上下齿盘啮合定位, 螺 杆锁紧无触点霍尔元件发信的工作原理。具有转位快,定 位精度高,刚性好的优点。是普遍采用的经济型产品 6、主轴保留现有的控制方式及驱动系统。

7、其它:

根据技术新、质量品质好、价格低、配件容易购买、品牌国内知名、市场占有率大、 性价比好的原则,来确定改造产品技术选型: 更换机床低压电器, 从新设计机床控制电路, 从新选型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 开关、按钮等,所有低压电器用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 (三)控制功能: 轴控制功能: •控制轴数: 5轴(X、Y、Z) •连动轴数:5轴 •公/英制转换 EIA/ISO 自动识别 •存储型螺距误差补偿 操作功能 •手轮进给 (选配件)

•手轮进给倍率:x 1,x 10, x 100 ,x 1000 (可设定) •程序中断再启动

进给功能 •每转进给 •自动加减速

具体参数如下:CA6140/50 轴名 额定功率 额定/最高转速(rpm) 额定扭矩/最大扭矩(Nm )

X(130STJ-M075D) 1.88KW 2000/3000 X(130STJ-M150B) 2.3KW 1500/2000 Z(175STJ-M300B) 4.7KW 1500/2000 Z轴增加1:3行星减速机

7.5N.M 15N.M 30N.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