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与重整有什么区
别
这两者没有实质的联系也就没有实质的区别了。退市是上
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
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
司。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并有复杂的退市
的程序。重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重要内
容。
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与重整有什么区别
这两者没有实质的联系也就没有实质的区别了。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
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
公司。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并有复杂的退市的程
序。
重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重要内容。是指债
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
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
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即对该企业进
行重新整顿、调整。即不对无偿付能力债务人的财产进行立即清
算,而是在法院主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组计
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
同时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的制度。
上市公司司法重整会退市吗
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事由一般是“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
规”或“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具体涉案事项、违法违规的严重程
度并不知晓。“被立案调查的公司肯定是危险群体,但是否构成
重大违法,还需要有关部门最后判定。”投行人士说。前述投行
人士指出,部分公司的违法违规事项被舆论高度聚焦,影响比较
恶劣,此类公司被强制退市的危险系数会更高。
退市制度要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退市制度主要分为自愿退市与强制退市两种,后者旨在针对
经营业绩不合格或者有发行欺诈、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上市公
司。显然,实行强制退市、剔除害群之马,在目前上市公司造假
成风的A股市场中无疑更有意义。但在建立中国的退市制度时,
必须注重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使得中小股东可以获得补偿,而
不是成为牺牲品。所以,退市制度能够做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
关键,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刚性退市:刚性退市必须首先是程序性退市,杜绝走
人情的现象,也必须结束目前两期警告的制度安排。毕竟,警告
两次后上市公司都会进行公关活动,如此一来,警告制度就变成
了变相的提醒制度。
其次,杜绝买壳:买壳上市的现象实质根植于中国发行制度
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买壳交易的存在赋予上市公司规避退市的
制度激励,更使得企业“钻空子”逃避退市。
再次,严惩恶者:这是保障退市制度运行的重中之重,在勒
令退市的同时,必须对作恶者处以严惩,对投资者进行补偿,具
体而言就是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中介机构等的监管与惩处。
仅以香港洪良国际案为例,大股东要求以股票回购的方式补偿股
民,共计10.3亿元,而中介机构被罚2500万元,保荐代表人被
罚150万元、并且永远罚出场外。
只有做到了刚性退市、杜绝买壳、严惩恶者的退市制度才能
“蛇打七寸”,触及到上市公司的痛处,最终实现保护投资者的目
的。
上市公司如果主动退市的话,一般是在保证公司在破产前最
大限度的挽回,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主动退市意味着能够讲
很多机会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是被动退市,被证监会警告或
者要求的话,局面掌控不好将会有一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