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101平法钢筋讲座

G101平法钢筋讲座


44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基础梁箍筋
基础主梁 基础次梁
基础主梁,在支座 内要放置箍筋
45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基础主梁箍筋
基础主梁要再分主次
《04G101-3》 第6页
46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基础梁箍筋
19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悬挑端
跨内外有高差: 悬挑端顶面高于框架梁
•c/(hc-50)<=1/6时,上部纵筋缓弯折贯 通延伸 •c/(hc-50)>1/6时:
–悬挑端钢筋直锚: max(Lae,0.5hc+5d)+5d –悬挑端钢筋弯锚:(hc-c)+15d,框架梁钢 筋按端支座锚固
20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屋面悬挑梁
21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屋面悬挑梁
屋面框架梁柱端部节点按标准设计照 做。悬挑端不考虑参与吸收地震能量, 具体处理方式是将悬挑端整体降低50 至100,这样其上部纵筋可以锚得进去, 降低部分有现浇混凝土板补起。悬挑 梁的钢筋按纯悬挑梁处理。
600
Lae=34d=680
7Φ25 2/5 7200
8Φ25 3/5 7200
3600+7200*3-600+2*max(300+5*25,0.4*680)+15*25
2Φ25
7200-600+2*max(680,300+5*25)
2Φ25
7200-600+max(680,300+5*25)+ max(300+5*25,0.4*680)+15*25
支座负筋替代板顶筋分布筋
66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板底筋与板顶筋的区别
锚固长度不同 板底筋:>5d且到支座中心线 板顶筋:Lae 连接方式不同 板底筋:按板块分别计算 板顶筋:可以通长计算
67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板底筋与板顶筋的区别
基础梁JL要再分主次
《06G101-6》 第22页
47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箍筋
箍筋长度 主流计算公式:周长+2*1.9d+2*max(10d,75)
1.9d的来源 GB50204-2002 弯钩计算 5.3.1 箍筋弯钩计算 5.3.2
中心线
300*700梁,¢8箍筋长度=((300-50+4*2)+(70050+2*4))*2+2*11.9d
伸出基础非 连接区高度 基础内长度
基础插 筋
弯折长度
74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中间层纵筋
中间层纵筋=层高-本层非 连接区高度+伸入上层的非 连接区高度 层高
本层非连接区
75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上层非连 接区
地下室柱非连接区
下部非连接区 上部非连接区
非框架梁
上部筋: 弯锚:>=0.4La+15d
18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挑端
跨内外无高差 框架梁上部筋直通延伸 跨内外有高差: 悬挑端顶面低于框架梁
• c/(hc-50)<=1/6时,上部纵筋缓弯折贯通 • c/(hc-50)>1/6时:悬挑端钢筋直锚 max(Lae,0.5hc+5d),框架梁钢筋按端支座 锚固
钢筋骨架
板底筋 板顶筋 支座负筋
52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传统施工图
53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平法施工图
54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平法施工图
平法施工图明确提出了板块的概念
55
钢筋骨架
56
支座负筋与同向板顶筋重叠
Ln/3
Ln/4
第一排 全部为 通长筋
40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支座钢筋贯通小跨
41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支座两边配筋不同 支座两边配筋不同(直径或根数不同):
弯锚:Max(0.4Lae,0.5hc+5d)+15d
直锚:max(0.5hc+5d,Lae)
14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Lae的含义?
问:弯锚总长度是否还要满足Lae? 答:laE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 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 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 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15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侧部钢筋
侧部构造筋分跨计算还是通长计算 侧部构件筋的锚固与搭接 拉筋的计算
28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侧部构造钢筋
集中标注的侧部构造筋是通长计算 还是分跨计算
29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隔一布一
57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负筋分布与同向板顶筋重叠
板顶筋替代分布筋
58
板顶筋替代负筋分布筋
59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板底筋
长度 按板块锚固,锚固长度=>5d且到支座中 心线(不区分端支座中间支座) 根数 放射形钢筋的度量定位尺寸 起步距离(1/2间距)
33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非框架梁
下部钢筋的弯锚构造? 总锚长度>=12d
34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下部纵筋中间支座锚固
中间支座
35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下部钢筋
KL1(2) 300*700 2Φ20 ;4Φ25 ¢10@100/200 5Φ25 3600 7Φ25 2/5 7200 5Φ25
48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箍筋
多肢箍拼装方式
49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箍筋
上下部纵筋根数不同的小箍计算方法
50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G101平法钢筋计算专题讲座
墙构件
板构件
04G101-4
柱构件
梁构件
51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端支座直锚
直锚: max (Lae ,0.5hc+5d)
16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屋面框架梁
配筋率 梁上部纵筋配筋率=(梁上部全部纵 筋的截面积/梁有效截面积)*100%
梁有效截面积=b*h0(上部为一排筋时, h0=h-35,两排筋时h0=h-60)
17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42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KL 300*700,请计算箍筋根数=
300 300 ¢10@100/200
42

300 300
1400
6000
1400
加密区根数=(1400-50)/100+1=14.5=15 非加密区根数=(5400-1400*2)/200-1=12
箍筋 箍筋根数 次梁宽度范围内主梁箍筋照设
71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G101平法钢筋计算专题讲座
墙构件
板构件
柱构件
梁构件
72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柱构件钢筋骨架
纵筋 箍筋
73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基础插筋
插筋=弯折长度+基础内长度+基础顶非连接区长度
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25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26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特殊的连接方式
绑扎连接:计算搭接长度 机械连接与焊接:计算接头个数 搭接焊(单面焊、双面焊): 计算搭接长度(10d/5d) 计算接头个数
27
63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放射形钢筋的度量位置
64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板顶筋
长度 净长+锚固+连接(钢筋足够长时能通 则通) 相邻两块板配筋不同时:配置较大的 钢筋伸入邻跨跨中连接
65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3DMA
G101平法钢筋计算专题讲座
提 纲
1.
2. 3.
导 言
梁、板构件
柱、墙构件 3DMA钢筋软件介绍
4.
2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G101平法钢筋计算专题讲座
墙构件
柱构件
板构件
梁构件
3
By 彭 波 © 2007 Corpor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