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及带来的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2.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一、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①____________与稳步发展阶段。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加速了②__________向城市的集中。 (2)工业化加速了③______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④__________提供了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大批农民进城⑤__________,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⑥__________规模的扩大,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工业化加速了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__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的⑨______________,缩小了⑩__________。 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问题:⑪____________;城镇和工业⑫__________;⑬__________严重;产业结构⑭__________等。 2.妥善解决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⑮__________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夯实基础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①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②基本上实现了乡村工业化 ③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④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查点2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考查点3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考查点4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原因 4.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设规模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方法技巧练 如何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到2012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③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 000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 1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 7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8 000万人次;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 2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 2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 (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
(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方法技巧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整治措施时,可借助下列关联图思考: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中心城区交通拥挤严重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中心城区职能趋向合理 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三来一补”是指( ) A.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4~5题。 4.本世纪初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5.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据此回答6~7题。
6.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7.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综合题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11日,北京市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天津市社科院等机构联合发布《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示意图 甲 乙 丙 材料三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 270平方千米,拥有153千米的海岸线。它将聚各项优势,立足天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区和生态宜居海滨城市。 “湛江钢铁”是广东实现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它选址在湛江东海岛,东海岛面积286平方千米,该处拥有建设国内最好的深水港条件,可同时通航两对30万吨级以上的货轮和50万吨级的油轮。 材料四 天津滨海新区和湛江东海岛示意图
丁 滨海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示意图 戊 湛江东海岛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空格: 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比较大的是________;产业结构比例最合理的是________;区域经济位居首位的是________。 ②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是________;土地资源最稀缺的是________;最具有吸引外资能力的是________。 ③从下列城市化的四种模式中,选择合适的填在横线上:京津冀________;长三角________;珠三角________。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2)长三角区域经济今后发展应立足自身条件,以建设上海大都市为龙头,努力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试分析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有利区位条件。 (3)“湛江钢铁”属于________型的工业布局,它所需铁矿石可能来自_____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而湛江东海岛却打造成广东的钢铁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区域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知识清单 ①夯实基础阶段 ②非农产业 ③人口 ④大量劳动力⑤务工经商 ⑥城市人口 ⑦人的观念 ⑧生活方式 ⑨传统生活方式 ⑩城乡差距 ⑪大量占用耕地 ⑫过度密集 ⑬环境污染 ⑭层次偏低 ⑮可持续发展 基础达标练
1.B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夯实基础阶段,二是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发展迅速,而在稳步发展阶段工业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 2.D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D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属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C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方法技巧练 (1)大量耕地被占用、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资料①中“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说明其针对的是“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一问题;资料②中的数据主要针对水污染治理,说明其针对的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问题;资料③中的交通线路建设规划,针对的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一问题。第(2)题,归纳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时,可按照对症下药的思路进行。 综合提升 1.D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出现新的大型商场和卫星城市,大量工业部门迁出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职能趋向合理,中心城区交通拥挤情况图中不能反映出来。] 2.B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 3.A [珠三角初期的“三来一补”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早期贸易形式。主要有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4.A 5.A 6.C 7.D [图中横坐标是城市化水平,纵坐标为工业化水平,在图中①~③阶段(1800年到1948年之间),很明显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进行;③~⑤阶段(1948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