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吸引力创新-管理学论文

论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吸引力创新-管理学论文

第 1 页
论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吸引力创新-管理学论文
文章提出了旅游吸引力三层次和目的地发展
创新的三阶段假说,并以此为全文论证的逻辑起点,认为旅游景
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种“制度创新”是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竞
争的必然结果,目的地旅游发展应该从旅游产业的概念回归到旅
游经济的层面上来,对于目的地旅游吸引物资源也应该完成从资
源性管理向资产性管理的跳跃。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
文里有大量的有关旅游方面的资讯,敬请期待。
论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吸引力创新
一、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层次
从效用的角度看,旅游者之所以会离开自己常住地到目的地旅
游,是因为该消费者觉得从特定目的地进行闲暇消费能够得到比
常住地以及其他备选目的地更多更优效用。也就是说,该特定目
的地对该消费者具有吸引力。现在各旅游目的地已经越来越意识
到,目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依托是旅游景区(点),而旅游景
区(点)的核心依托是旅游吸引物。
由于旅游吸引力具有针对性、主体性、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它是
一个具有消费者指向的动态概念,同时它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旅游吸引力的综合性表现在它的层次构成上:体吸引力、辅助吸
引力以及最终形成的整体吸引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可
以认为,旅游地资源是目的地用于发展旅游业所必需的基础资源,
第 2 页

旅游吸引物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还应包括其他的资源
禀赋。
旅游吸引物产生的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
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景区(点)自然是“第一产品”,
①而旅游地的其他设施及服务虽然不是旅游者访问目的地的
主要因素,但作为“第二产品”,它们将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
历,因此当两地旅游吸引物存在替代关系时,服务质量优劣、设施
完善程度、交通便捷程度将会对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产生重大影
响,从而使交通、旅游设施及服务作为辅助吸引力的依托,与旅游
吸引物共同构成旅游地的整体吸引力的来源,但这些是辅助而非
基本吸引因素,所以它们不构成旅游吸引物。
二、基于吸引力模型的目的地创新
(一)处理好基本吸引力与辅助吸引力之间关系
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尽管旅游吸引物引发的吸引力是基本的,如
果基本吸引力足够强的话将弱化辅助吸引力的负面影响,但是基
本吸引力同样也将因辅助吸引力的增强而增强,因辅助吸引力的
削弱而削弱。这隐含着现实的警告,如果一味地强调旅游吸引物
方面的优势,过分夸大资源的独特性(尤其是积极希望发展旅游
经济的地方政府),陷入“泛资源论”的陷阱,将使大量市场需求
小、资源价值品位低的旅游吸引物被开发,从而既影响目的地资
金使用效率。而且由于现阶段旅游供给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完善,
这种“遍地开花”的情形又将对市场竞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 3 页

进一步使旅游经济规模的扩大成了一种无效放大,无助于旅游经
济内在素质的提升,从这个角度看,现阶段的“旅游支柱产业热”
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1]。
(二)从“六要素”回归到整体目的地上来
旅游经济的发展从“六要素”实现到目的地整体意义上的“路径
回归”,隐含的推断就是在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仅应
该注重旅游产业的规划,还应该注重旅游外部相关环境和产业的
联动规划,目的地发展的不仅应该是旅游产业,而且应从旅游经
济的整体层面上进行全盘考虑,包括对非正式部门以及衍生出的
旅游就业问题的全盘考虑。
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入境优先、观光切入的线路旅游基
本“路径”上的。这种路径是特殊发展环境下和发展目的下的必
然结果,在这种路径下可以以企业为中心构建旅游经济体系,而
且在任何市场经济中,企业都是重要的,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
但是现在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基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旅
游经济发展框架就不应该以旅游企业为核心来构建,而应该以旅
游者活动客源地——目的地(即O—D)模式为路径构建的基础,重
新回到以目的地为基础的路径上来,强调“大旅游”理念,突出发
展目的地整体的旅游吸引力。
在强调目的地生态可持续与经济可持续的同时,还应该强调社区
的可持续,通过对当地社区原住民的技术
第 4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