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观张闻天故居有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有感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1
参观张闻天故居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参观张闻天故居有感
俞小平
2019年5月8日,我参加了虹口区
凉一居委党总支组织的参观张闻天故
居、参观故居中陈列的介绍张闻天革命
一生展览的活动。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光明磊落却又充
满了曲折磨难的一生,让我肃然起敬,
让我唏嘘不已,更让我陷入沉思。
张闻天故居位于东海之滨的南汇祝
桥。从故居一正两厢房庭院的建筑看,
张的祖上是户殷实的农户人家。1917年,
青年张闻天心怀救国救民、一心追求真
理的大志,离家求学。期间,结识了志
同道合的同学共产党人沈泽民,在沈的
帮助介绍下,张闻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2
于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
命道路,成为了一个职业革命家,不久
还担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工
作。从此张闻天就尽心尽力的为革命工
作,竭尽全力的寻求中国革命的真理,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新中国成立后,又为社会主义的建
设事业努力工作。其中,在1934年红军
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和在1959年新
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举行的庐山会
议上,张闻天都为找到中国革命和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历史性贡献。
在长征途中,张闻天从中央红军正
反两方面的战争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毛泽
东军事主张的正确性,看清了博古、李
德军事指挥的严重错误,在中央红军面
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果断提出:“看来
我们是领导不了啦,还是要让毛泽东出
来!”正是有了张闻天的这句话,才有了
接下来的遵义会议,才有了毛泽东在遵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3
义会议上的东山再起,并在实际上掌握
了对中央红军的指挥权。
正如当年的老红军,1978年后曾担
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的耿飚说
的,在当时的党内环境下,没有其他任
何人敢这样的说话,因为任何敢说与党
中央意见不同话的人都会遭到严酷的打
击。而正是因身居党内第二号领导地位
的张闻天说了这样的话,才有了遵义会
议。可以说,没有张闻天,就没有当年
的遵义会议,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红军长
征胜利,中国革命将会陷入更为曲折险
峻的困境。而张闻天的坦然承认错误,
坦然承认和接受他人的真理主张,也展
示了张闻天大公无私、唯真理是从的光
明磊落的宽广胸怀。而正是这种光明磊
落的宽广胸怀,赢得了遵义会议所有与
会者的信任,故在遵义会议上张闻天被
推举为党中央的总书记,并一直担任此
职多年,与毛泽东良好合作,使中国革
命从此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而在1959年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4
国共产党刚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又胜利的完成了
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
正情绪高涨的开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
设。但以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许多人
包括党内领导层有点被胜利冲昏了头
脑,因此不讲客观实际而只顾主观愿望
的过激言行到处出现,“大跃进”,“人民
公社”,群众性的“大炼钢铁”,“亩产万斤
粮”,吃饭不付钱的“公共食堂”,“十五年
赶上英国”等等,不切实际的做法、说法
到处泛滥。似乎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
只有想不到的,而没有任何做不到的。
这种严重脱离客观实际、违背客观规律
的做法,其结果当然只能是适得其反,
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面对严酷的
实际结局,只得有所退缩调整,所以就
有了1959年的庐山会议,让中央领导层
一起来总结经验。但决策者并没因此而
真正冷静下来,从客观现实出发,冷静
的审视这几年的经验教训,一切从中国
社会的实际出发,从而得出对中国社会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5
主义事业现状的正确判断,找到建设中
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而是还未调查
研究就先入为主的为庐山会议的议题预
先定下了结论: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这
样人为定下的结论显然与客观实际不
符,所以引起了党内一些头脑较冷静的
人不同看法。
首先是彭德怀站出来以给毛泽东个
人写信的方式,以大量的事实依据提醒
毛泽东应实事求是的做事,不能操之过
急的太左。毛泽东把信件内容公开,并
要求庐山会议的参加者都发表看法。张
闻天此时担任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外交部
第一副部长,从事外交工作,对于内政
问题尽可以不发表意见。但出于对党和
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张闻天还是尽自
己对国内实际情况的所知,对社会主义
建设中出现的种种过激做法提出了批
评,并支持彭德怀的意见。但结果是令
人遗憾和痛心的,这些冷静、正确和好
心的意见非但没得到肯定接受,反而被
错误的定性为反党阴谋活动。张闻天被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6
罢免了一切职务,并被幽禁起来。尽管
如此,处在逆境中的张闻天还是尽一切
可能的继续探寻着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
业的正确道路,写下了《党内斗争要正
确进行》、《正确建立党和国家的关系》
等论文,为后人最终找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理论、道路和方针政策,贡献了
宝贵的思想参考意见。
张闻天以自己一生追求真理的无私
无畏的精神和行为,为后人树立实事求
是的精神,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思想,为破除“两个凡是”的迷信,
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张闻天生前虽没得
到公正的对待,甚至死后他爱人送的花
圈挽联上也只写了“献给老张同志”,连
真实的名字都没能写上,但历史是公正
的,是非曲直最终会得到公正的评判,
事实真相最终会得到客观的还原。粉碎
“四人帮”后,1979年党中央为张闻天平
反昭雪,张闻天必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
中,声闻于天。
历史发展虽不可避免的总会出现类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7
似曾经的曲折,但历史毕竟是要向前发
展的。暂时的曲折必然无改历史前进的
方向,但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也许也难以
避免。(完)
俞小平
2019年5月14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