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趋
势不断加速,而会计作为国际交易中通用的经济语言,逐渐突破了时
空限制,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快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步伐,
使我国的会计工作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会计领域需要研究的一个重
大课题。
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所谓会计国际化,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为了客观经济发展需
要,各个国家在制定会计制度中注重采用国际通行标准和惯例,实现
各国间会计工作的相互协调统一。会计惯例和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国际
化的重要内容,是指某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中把本国的会计
工作惯例和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和准则接轨。会计国际化一般有三个
阶段:沟通阶段,参考各国会计惯例异同,促进相互间学习交流;协
调阶段,比较会计惯例异同,取消分歧、减少差异,增强会计信息可
比性;统一阶段,严格执行国际统一会计标准,使会计工作融入国际
化。
2、会计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国际化流动,突出表现在大型跨国公司
的财务报告上,大部分跨国公司选择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IAS/IFRS)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或是主动向其靠拢。二是会计工
作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化传播,在会计工作准则、法规和制度制定中,
会计工作结构、内容、方法和程序逐渐趋于适应国际惯例。三是国际
贸易增多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比如合并会计报表、外币折算、外币
交易会计、国际税收等工作加速了会计国际化进程。四是会计职业呈
现国际化趋势,根据需求导向,会计人员管理和工作组织体制逐渐采
用国际惯例,在会计机构设置、工作人员管理模式、民间组织设置等
方面逐渐与国际惯例趋同,在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层次设置、教学目标
定位、课程安排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五是会计组
织体系国际化,随着国际会计工作交流沟通频繁,会计发展国际论坛
等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世界各国共同商讨国际会计工作事务,加快了
会计国际化进程。
二、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对策措施
1、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我国会计准则,包括金融工具、企所得税
和坏账准备等方面都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距,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
很有必要。一是我国市场国际化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
际市场中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企业不可避免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
企业客观、真实的公布相关会计信息。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境外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扩大,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债权人和投
资者提供真实、可比的会计信息,资本市场发展也成为推动我国会计
国际化的主要动力。三是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实行跨国经
营必须了解母公司、子公司所在国家的会计工作政策,并加强财务状
况和经营业绩把握,特别是跨国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
需要了解在国际会计惯例下企业的会计信息及利润分配等事务。四是
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需要。不同会计准则下财务资料不一样,投资者要
作出投资决策,就需要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如果会计准则
不一致,就会使投资者无法比较,不利于我国吸引投资。
2、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会计工作和教育国际化。我国不能片面
追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结合我国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
加强会计国际化步伐的同时,深刻认识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性,循序
渐进地推进改革,避免会计信息的混乱或失控。会计工作队伍是会计
国际化的基础,而会计教育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前提,要将国际会
计准则作为高校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加强会计工作人员、注册
会计师等人才的后续教育,使其迅速学习了解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制
度,并辅助进行会计和审计理念教育,提升工作水平。同时,加强注
册会计师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了解,通过业务沟通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
的职业技能,使我国会计工作步入会计教育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
会计服务国际化的良性循环。
二是遵循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国际会计工作需求。会计国际化具
有双向性,我们既要遵循国际会计惯例开展工作,又要积极推介我国
的会计工作经验、研究成果和做法,加强与其他国家会计工作者的交
流沟通,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际会计组织在制定会计工作准则
时考虑我国的做法和建议。从我国现实状况看,会计准则国际化相对
容易,会计实务国际化任务艰巨,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还不
健全,会计实务工作离国际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会计信息失实
或不符合国际标准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经济预警机制的建立,加
大了经济运行和金融危机风险。同时,要加强对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
健全会计标准、执行机制,通过加强会计行业监管、完善标准体系、
整顿市场环境和规范企业行为,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消除与国际会计标准体系的差异。资本
市场发展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前提,要健全我国资本市场法律法规、财
税政策和制度体系,特别是制定损失准备和税前抵扣等制度,促进企
业不良资产的消化进程,调动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调整完善
上市公司相关政策法规,改变片面考核盈亏利润率等少数指标的倾向,
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和公司法人治
理结构,适时修订完善会计工作准则,注重与法律法规体系的对接,
逐渐消除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国际化是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形式是多
种多样的,要在明确会计工作国际化必要性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
加快我国会计工作国际化进程,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1
(11).
[2]彭海鸥.浅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
理论坛中国科技信息,2005(9).
[3]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J].会计研究,2001(9).
[4]吕丽.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障碍及对策[J].会计实务,
2006(4).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5年32期
作者: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