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

计——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

z: 个性化校园设计 ,。 : ——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 Personalization campus design > Campus Planning Design of New School Area of WHUT 

Z 毫 汤 鹏 Iang Peng 

中国分类号TU2443 文赫标识码B 文章缔号1003—739 2006)12-0166—03 / 摘要以大学规划设计为买例,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 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高校建 在物质技术手段日趋发达.文化观念日箍趋同的背景下 

二= 了在总体布局上应尊重地域环境特征设也迎来了个新的高潮。高校校同或并校拓展、或原 在设引中需强调保护及尊重环境因素中的自然地形地貌

创造安全、恒捷的交通组织,在环境设 址扩大规模、或择新址新建立分校.甚至以置换的方式 如山体丘陵、湿地、湖泊、河流、冲沟等。自然因素及 

< 计上空问景观应特色鲜明,充满人文关 弃老校另建新校。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即属于新址新 局音I5的地理环境是校园个性化重要构成要素 在目前建 怀并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空I'q 建的模式,但新址上存在部分保留建筑(国I)。 设c 由于工期紧 在基建场地内快速“二通一平’’破坏 : 关键词 大学校园规划个性化场所 自然地形地貌的做法固然能加快¨r期但使天然的个性 、 

精神 1 布局——两区一轴五片 化校园构成要素遭到破坏的做法应予以摈弃

1 1两区 在动态变通组织上,应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其方式 0 Abst ract Thi s pape r rega rd s ‘ 一 可分为半面方向和垂直方向两种般情况下町考虑平 

“ 。 0 tY plann Jng and design as 基地中部的陡坎为分界线东部为生活区,西部为 面分流的方式.如香港教育学院,建筑群以人字形的人 

the instance,discusses that the 教学区(图2)行轴线展开,车行道环绕在外实现步行空间的设计理 

Z 0Yout 8hou rd re sPect十he 念。特殊情况,如山地或用地紧张,可考虑垂直方向上 《 env-rcnmenta—charoctemt—c。 一轴(网。’ 蓦 : 墓理竿 墨 岳 二差差盖; == ≯ 

eglon ln the total a rrangement, 教学区的中北部正对校园主大门形成一条东西向的 行通过大台阶引导至二层以E。华夏学院考虑到卜下课 ≯ createthe s。feeorwenienttraffic 景观主轴线。通过绿化花坛、水景和各式开敞空间等景 瞬间人流较多

教学中心区以步行交通为主,避免机动 :了 

3 team,the space view is distinct in 观元素强化主轴线作为校固礼仪性的景观大道,同时 车辆的干扰。静态交通方面.对停车场的位置和容量进 

conformity with the cha racte ristic 延伸至生活区作为校园主要的步行李间。在主轴线的 行统一规划。 

intheenvironmental designin order 西端布置钟塔作为主轴线的对景.成为整个校园的标 校园的功能分区与城市紧密相通,良好的校园功能 

toformthefull of humane ca reand 忐亦为整个周边地区的标志之 . 分区应该是开放式的格局,使校园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 

maMd a1。zed campus space 与其共生.影响着整体城市环境;同时更加彰显校园独特 

Key Words Campus planning,… ∞个 Jndividua[ized Place spirit 生活区的运动片和居住片 相剥于火车的噪声影响校园又像城市一样.其内部的每个功能分区既要相 

中环线的汽车噪声影响较小,规划将需要安静氛围的学 互独 保1}E ̄E作效率的最大化 工作质量最优化;又要 生宿舍区安排在生活区的南部,学生宿舍SgJL ̄d布置运 相互联系,保证资源共享,信息畅通。学生应是校园的 动中心 运动中心的西面现状为陡坎,高差达IOm左右, “主人”良好的规划应为学生从宿舍去教学楼、罔书馆 规划利用其天然高差做运动场的看台,看台的坡度缓解 体育场、学生活动中心等提供安全便捷的途径 了现状陡坎带来的视觉压抑感。看台底部设运动器材室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认为哲学研究应从对外部世界的 和管理用房等。 研究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ra倡导理性思维的可靠性转 教学区分为二片:由北向南依次为图书馆片、行政教 向重视人的内在心理体验和非理性的直觉,南对普通人 具 学综合片、艺术和实验中心综合片 其中行政教学综合 性的研究转向对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的强调 在人文 体 片为现状保留的近40 000m 的一组建筑,该建筑经过内 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注重人的素质教育 强调以 规 部结构改造后可以作为行政及教学之用;图书馆安排在 人为中心的本体论.认为教育不仅足在教室内课堂上完 行政教学建筑的北面,两栋重要的建筑分列校园景观主 成的,校园中的氟围及环境对人的熏陶应作为教育的延 划 轴线的两侧,罔书馆的西面是开敞的校同主广场,形成 伸。在此理念的引导下,现代校园设计不再将现代主义的 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图4) 功能分区作为设计中的不二法则,将学生的校园生活简 华夏学院规划远期的功能结构基本不变,在近期 单抽象为“教室、运动场、生活区”的三点一线,在规划 学生宿舍片的西面、现状中建三局铣鸡山基地内规划 中更为强调对校园复合空间的创造,对学校社区化氛同 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第二食堂.作为学生宿舍片的扩 的营造.对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重视;在建筑单体上更为 充(图5)。 重视流动空间.共享空间的塑造 在教室单元上,华夏学 2环境交i匝一人文关lIm 化特色 馘' 阱形的 

一…… 。_ 铜警 、 3、建筑材料均不尽相同 校园趋向 … 。’ M 

邮 编430074 城市化.尊重并反映所在城市的地域性及空间肌理,使 校园的绿化条件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收穑日期 2006 04 12 校园空问能够更为有机地融人城市空间。尤为强调的是 而绿色的“自然生态”又是校园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166虐蛋务建筑第24卷 ]2/2006 图1校园鸟瞰 圈2校园总平面 蜓量务建筑第24卷 ]2/2006 167 图3景观轴 分。一个 生态环境(植被、地形 地貌、气候、生 物)完全格格不八的校同. 定不会令使用者感到愉 悦,不会为他们带来身心健康.本身的适应胜也会很 差相反,与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产物将会具备 种生命的活力。人们常蜕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正是 具摄了这样一种自组织性和适应性的产物 绿化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为华夏学院师生提供 适宜交流、学习、休憩的环境、宜人的绿色校同环境。 利用t切可以绿化的场地进行立体绿化种植 同时要 考虑植物物种多样性 植物布置应遵循四季景色各 异,季相变化明显的原则(图6 J1 华夏学院用地肆地土壤条件较差.不太适宜植物 生长.属于先灭不足型、灌水和草地的培养,应考虑 外来覆土;乔木应选取与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功 勿肓目引进树种,生长慢且成活率低。 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人文精神特色的载体,是 打造“文化生态”的重要手段,“文化生态”不是简单 的表层刻字、竖碑,更多的是隐形的精神境界,校园 环境有无促进人们产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是否促进 人们的交往与研讨,是否处处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它肘于校周规划机理提出很高的 要求。 华夏学亮的一个小品、一尊雕塑、一草一木、一 石一凳都是展现 文化生态”的细胞。景观设计建设 上应有所寓意,平铺直述自然不及隐意藏词更能打动 人。在1:7常校园的使用中.这些赋予深层含义的点滴, 如园丁一般打动每个欣赏它的人。随风潜入夜,润物 168虐里靠.建筑第24卷 ]2/2006 绷无声 4校园建筑——和谐而富有特色 校园的建筑群体应废是一个整体 应该有统一 调的建筑风格,其建筑色彩应相互协调,有相近似的 建筑符号,切勿各自为政 同时校尉各廛建筑又有各 自自身特点,规划提出建筑堤 应该注意的问题 以 指导建筑方案设计。 教育建筑醴计应创造复合建筑特征,强调建筑内 外空间的关系.提供适用的设施。目的是为师生提供 宽松的信息交流平台。 建筑柑互同合所形成的共享区域.是利用率最高 的交流地.也是联系室内外之间的‘灰宅间”,起到过 渡、连接的作用。不但可以供师生交流谈天,还是学 习研究的好地 ,这里可以碰擦出知识的火花和奇妙 的灵感 在建筑周围的大小广场 地处 是集会、操演的 空间,电是师生相互交流的空间 此处的景观建设应 复合人们交流的特点。适度的开阔地为集会创造了条 件 周边的休宦 处嗣簇在一起,便于人们聊天、小聚。 对建筑规划的控制 一厅面可以统一整个校园 建设的风格 同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创造一系列富有文化气息的空间及场所的同时 创 造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 更是我们所追求的 大学 校园中的建筑已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建筑了,它 会成为该学校或一段历史的标志 就像提到北京 大学 人们自然地联想到校同内原燕京大学的博雅 图4图书馆 图5学生活动中心 图6校内绿地景观 塔(水塔)和未名湖,以及“五四” 代的北京城: 在来束,反观今天所采用当代科技手段和时代规划 设计建设的高校校园 也让未来的人们看到了令天 我们改革开放,艰苦奋斗的历程 

结语 武汉理 大学华夏学院的规划是无数个校园(或 群体规划)-II的个,也 午比起其他规划 只是一个 很平凡的规划但是对下这个地形、这个学校.对1二 来来的每一个学生或教师,都是唯一的。而密集型的 校园,个性化的园地制宜.场所空间的塑造都成为其 独特的一面。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在量大、陕速的火城市高校改、扩建过程中, 如何把握好我国当代高校建设妁走向,如何创造 新的有人文氛同的个性校园 是历史留给我们的 必然课题= ■ (注此后教学搂与宿舍相继建成,谊校目已初步 形成规模,并于2(104年9月开始招生 如今,校舍在 经过近两年的使用中,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得 到了棱方及师生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I f美l凯文-林奇城市意向方益萍,何晚军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2n¨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