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lli li i
……………………………………………….一…G
…EO
…TE
…CH
.N
.一IC
…AL
…E
…NG
…INE
…ER
…IN
…G W
…O
…RL
…D
…VO
…L.1
…i
…N0
..4
.
岩体节理大小估算
殷先松 柳晓春 房艳国
(1.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地质公司2.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摘要节理大小主要指节理空间延伸范围,对于圆盘节理模型,节理大小可以用圆盘直径表示。节理大
小是节理三维网络模拟的重要参数,其取值是否合理关系到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节理与
露头面的交切关系出发,推导露头节理观测迹长和圆盘节理直径相互关系,提出了计算节理大小
的新方法 最后,以三峡库区某区域节理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该方法获得该区岩体节理大小分
布,为岩体力学和渗流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
关键词 节理大小节理迹长圆盘节理直径
节理是岩体中的裂隙,是岩体中发育最广的・
种构造0大量存在于岩体中的节理,其几何特征,女I:1
方位、间距、形状、密度和大小等,对岩体的力学和水
力学特性有重大影响。岩体特性的研究也必须研究
节理大小。节理大小主要指节理空间延伸范围的大
小,是岩体三维节理网络模拟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对于节理泊松圆盘模型,节理大小可以通过圆盘直
径表示。通过在天然露头、开挖面和钻孔等的节理
测量,我们可以采集大量的节理数据,包括节理间
距、方位、迹长和开度等。但是节理在岩体中的空间
延伸,即节理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必须在一定的假设
条件下,由一维或二维参数推导获得。国内外学者
等都对节理迹长、节理大小关系等进行过深入研究。
1节理空间几何模型
为了简化节理空间分布模型和描述参数,我们
做了如下假设:1)节理是互相平行、无厚度圆盘,
忽略节理面的弯曲和起伏;2)圆盘节理中心的体
积密度服从泊松分布;3)圆盘节理直径的分布与
节理的产状分布和位置相互独立。在以上假设条件
下,节理观测迹长和圆盘直径关系的模型很容易建
立(图1)。
直径为a的节理为典型节理,Js 和Js”两平面与
面平行,距离为V=acostz/2。如果圆盘节理圆心位
于Js 和Js 面,典型节理刚好与Js面接触。如果典型
节理与Js面相交形成节理迹线,那么典型节理圆心
位于Js 和Js”面之间_o因此,与5面相交形成典型节
理迹线(迹线中点)数量和位于盒子中的典型节理
数量相等。Js、Js 和Js 面为单位面积,盒子的体积为
[收稿E3期]2007—12—17
42 图l 圆盘节理空间几何模型示意图
V=acOSO/,所包含的节理数量为 ,口cos ,Nv为节理
体密度。盒子中典型节理的数量为:
N acos 0)da (1)
,(a)为圆盘直径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0) 表示
圆盘直径为a的节理所占百分比。对节理直径进行
积分,即为横截面上节理迹线中点的面密度 ,
r∞ =l N acoso/f(0)d0 (2)
Ju
(1)式除以(2)式,得: ,一 ;
(3)
J0 a)da
表示典型节理与横截面相交产生的迹线数量在节理
面密度中所占的比重。典型节理与横截面相交产生
的迹线(圆盘的弦)的概率密度,用 (a)表示,
, 、 h(0): f4) 配
式中u 表示节理直径平均值。
图2描述了圆盘节理与节理观测迹长的交切关
系。节理的迹线Z、节理直径 和节理中点到迹线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岩土工程界 第 卷 第4期 、
距离之何的相互关 一 f51 )__3T
a 4h 5 4UaE )= :
ft" +(∽
: 一 ( ) 斗
由于假设节理中点在岩体中自由分布,因此圆
盘节理圆心到迹线的距离 从0到a/2,以2dh/a
的密度均匀分布。(3)式表示的典型节理中,表示
距离露头 的节理可用(6)式表示。
P: 口) : 口)dadh
“n “ “
= 州口 dl E(I ): (a3):
ljM (11)
(12)
根据Baecher…q:Barton 和Warburton[3]等人
研究,以节理直径对数正态分布研究E(口)、E (a )
和E(a )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容易得到
0
1匆a)dadf (6) 。:
~ , 、 , 、 , 、、 / 、、 / ~、、、一一一一_,,,,
图2 节理观测迹长和圆盘直径关系
对上式积分,即对产生迹线f圆盘直径进行积分,得
———1 r 口)da
【 a)dadl:一ldl^
(7)
表示迹长1的迹线占迹线总长的比重,(8)式表示迹
长为1的概率密度函数。
g㈤= 1
(8)
2圆盘节理直径确定
根据概率研究,如果f( )为概率密度函数,可
得
E(1 )=f f )dx
J一∞
E(、ln):1 + dlf
U 30 J2
z (9) 31T [( f) +( f) ] (13)
1536,rr ̄( ) ( 1) +(1536 一l6384)( f)
3实例分析 31T2[(/xf) +( ) ]
(114)
节理计算数据为三峡库区某区域地表节理调查
数据。节理调查数据包括节理基本几何参数,如位
置、产状、迹长和隙宽等。本文统计分析了75个露
头的节理观测迹长分布,同时运用圆形窗口法 』_,
利用Matlab编制计算程序,反演生成采样露头的节
理迹线分布图,然后以不同半径和位置的圆形取样
窗口计算露头节理数据,确定区域节理迹长分布。
对于节理观测迹长分布和节理迹长分布 ,对数
正态函数能有效拟合其概率分布,如式(15)。计算
节理观测迹长和节理迹长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以便
计算圆盘直径分布。假设圆盘节理直径对数正态分
布,研究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各参数值。节理观测迹
长、节理迹长和圆盘节理直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
及分布函数各参数值如表1所示 图3展示了节理
观测迹长、节理算迹长和圆盘节理直径的分布函数。
y:
表1 节理观测迹长、节理迹长和圆盘节理直径的
平均值、标准差和参数值 (15)
= 等E(an+l,)(、10)4结论
+ ={ 誉 : 囊 芝詈一 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一一………一….….…………一…一…. 曼 三! R…LD……VOL…..11…
图3节理观测迹长、节理迹长和圆盘节理直径的分布函数
头面的交切关系出发,推导露头观测节理迹线长度
和圆盘节理直径相互关系,简化节理大小的计算方
法。将节理大小计算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中,获得
岩体节理三维特征定量化参数,为岩体力学和渗流
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Baecher,G.B.et a1.,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Rock Properties
and Sampling,Proc.18th U.S.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1977.
[2]Barton C.M.Analysis 0f joint traces.Proc.19th u.S.Symp.0n
Rock Mechanics,Nevada,PP.38—41a(1978).
[3] Warburton,P.M.,A Ster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Joint Trace
Da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
ences,17:305—316,1980
[4]杨春和,包宏涛,王贵宾,等.岩体节理平均迹长和迹线中点面
密度估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12):2475—
2480.
[5]王贵宾,杨春和,包宏涛,等.岩体节理平均迹长估计[J].岩石
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12):2589—2592.
第一作者通讯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江大路30号长江岩土工
程总公司(武汉)地质公司 邮编:430000
(上接第41页)
整人 口结构、提高防灾减灾投入,国家对这类地区宜
加大扶持力度。
3结论与讨论
(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程度总体水平较
高,各县(市、区)地质灾害易损度存在明显差异。
易损性较高的地区应强化防灾意识,提高灾害的监
测预警水平,落实防治地质灾害的各项非工程措施
和工程措施,切实减低本地的灾害易损性。
(2)本文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实际数据为依
据,进行了灾害易损性评价,所得量化数据可作为相
关研究和决策的参考,所得区划成果对于库区的防
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由于采用的评价指标数量较少、评价方法
也较简单以及数据样本容量较小,因此所得评价结
果难免有不足之处,个别地区的易损性可能与实际
有出入。要准确、全面地反映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
损性程度,需进一步对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进行深
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新立.区域水灾风险评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5.
[2] Blakic Cannon P.T,Davis,WisnerB.At Risk:Natural Hazard ̄,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M].London:Routledge,
1994.
[3]郭跃.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灾害学,2005,20
(4):92~95.
[4]陈进,黄薇,程卫帅.风险分析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M].武
汉:长江出版社,2006.
[5] 唐川,张军,周春花,等.城市泥石流易损性评价[J].灾害学,
2005,20(2):11~12.
[6] 刘希林,莫多闻.泥石流易损度评价[J].地理研究,2002,21
(5):569—570. ’
[7] 樊运晓,罗云,陈庆寿.承载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中的量化方法
探讨[J].灾害学,2000,15(2):78~79.
[8]蒋勇军,况明生,匡鸿海,等.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
区划一以重庆市为例[J].灾害学,2001,16(3):60~61.
第一作者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地学楼119室
邮编:
41008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